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王小婷
生态范例:一个村庄的坚守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王小婷
大山深处的文斗村长期以来“栽树、护树、卖树、栽树”循环发展、保护生态的优良习俗,已根植在文斗人的血脉深处。
2017年,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全国第一批绿色村庄中,锦屏县文斗村位列其中。大山深处的文斗村长期以来“栽树、护树、卖树、栽树”循环发展、保护生态的优良习俗,已根植在文斗人的血脉深处。
秋高气爽,近日记者在古树林立的文斗村村口,见到了锦屏县原人事局局长、党组书记姜高松老先生。现年83岁的姜高松自1994年退休后,就有了另外一个身份:文斗村义务讲解员。
“文斗村保留了30多个树种、700多株巨大苍翠的古树,其中不乏国家重点保护的红豆杉、银杏、楠木等。”谈及文斗村的古树,姜高松如数家珍。据他介绍,文斗村在明清时期木业兴盛,于是,繁盛的林业贸易活动被写成林业契约。在文斗村内,95%的农户家中都还珍藏着清代林业契约文书,有3万多件。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称为是我国乃至世界现今保存最完整、最系统、最集中的林业契约文书。
文斗村村民姜庭庆向记者展示了他家的林业契约文书。已经氧化、轻薄泛黄的纸张被姜庭庆用报纸细心地包裹着。细细展开,这些文书均用汉字书写而成,文字从右向左均为竖列。文书中有当事人、中人或凭中人,但当事人都不盖手印、签字,只有中人或凭中人签名。
据姜高松介绍,签订契约的当事主体双方都讲究诚信,如果一次失信于人,有可能会在村社内没有颜面,会受到众人谴责或惩罚,甚至失去入住权,所以人们在林业生计中一般都会遵守承诺,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
这些契约文书分林地买卖、佃山造林、青山买卖、林业分配、山林管护、山林纠纷调处、山林登记、乡规民约等,时间从18世纪后期,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时间跨度约300年。
姜庭庆老人说,林业契约形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观念,这种观念指导林农自觉遵守诚信,履行契约文书主体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这样一来,以林业契约为基础的营林机制,不仅促进了木材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维护了自然生态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锦屏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杨秀廷告诉记者,仅姜庭庆一户人家就保存了400多份契约文书,热心、朴实的姜庭庆已将大部分契约文书捐献给了锦屏县档案馆。
按照载体不同,文斗村林业契约文书分为纸、石碑、木板、布等。石碑和木板通常记载一定范围内人群应该知晓的规约类文书,以碑文形式存列于“村头寨尾”等特定场所,让村民知晓和遵循,共同遵守,世代相传。
从文斗村的村口拾级而上,在村寨入门处有块立于清乾隆三十八年仲冬月的“六禁碑”,刻有碑文:
一禁:不俱远近杉木,吾等所靠,不许大人小孩砍削,如违罚 十两。
一禁:各甲之阶分落,日后颓坏者自己修补,不遵者罚 五两,与众修补,留传后世子孙遵照。
一禁:四至油山,不许乱伐乱捡,如违罚 五两。
一禁:今后龙之阶,不许放六畜践踏,如违罚 三两修补。
一禁:不许赶瘟猪牛进寨,恐有不法之徒宰杀、不遵禁者,送官治罪。
一禁:逐年放鸭,不许众妇女挖阶前后左右锄膳,如违罚 三两。
同时,在“六禁碑”旁,还立有一块乾隆五十年的环保碑,碑文专门对文斗村寨附近的林木管理做了具体规定:此本寨护寨木,蓄禁,不许后代砍伐,存以壮丽山川。
在文斗村内,95%的农户家中珍藏着清代林业契约文书,有3万多件。图为文斗村村民珍藏的契约文书。(锦屏县委宣传部供图)
“是‘环保古碑’使文斗村内外的参天古树荫蔽至今。”姜高松说,这些“禁条”、规约后来逐渐成为文斗村的村规民约,这对文斗村的村民有极强的约束力,对文斗村的生态保护产生了十分明显的效果。对此,杨秀廷感叹:“‘六禁碑’和‘环保碑’是当之无愧的生态保护碑、环境保护碑。”
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文斗村村民养成了强烈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记者看到,在文斗村寨四周,凡手腕粗以下的小树都打有标示,警示村民保护小树。
此外,姜高松介绍,早在清乾隆年间就有文献记录文斗村“娶一个媳妇、修一段路,生一个孩子、栽一棵树”的规定。文斗村有孩子出生,家人就会种一颗常绿树,让树与孩子一起成长,希望孩子像树一样健康长青。“村子里随处可见一些大树的根部,贴满了褪色的红纸,树脚下有残留的香纸。”姜高松说,有的父母会帮自己的孩子认树做“干爹”“干妈”,以祈求平安。
在文斗村民看来,树木、环境、生态等自然物、自然力是具有生命、意志和伟大能力的对象,近山拜山、爱树祭树,对树木的求告可以消灾降福,风调雨顺,人畜平安。
姜高松说,2000年,曾有一位广东客商来到文斗村,出资100万购买20棵红豆杉,然而,村民却坚决拒绝了。“我们不能为了眼前利益做出有损子孙后代的事,就是出1000万,我们也不能卖!”说话时,姜高松的眼睛里透着坚定。
2001年,文斗村开始修公路,但为了保护红豆杉,村民弃直取弯,绕过红豆杉。因为绕了道,以至到2010年,文斗村的公路才真正修通。
2004年,文斗村自发建立了绿化基金,由村党支部、村民委牵头出台了新举措:栽一颗银杏树、红豆杉、香樟树,奖励50元。这一激励举措,使文斗村周围多了900多棵珍贵树种。
2008年春节期间,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罕见的低温、雨雪凝冻极端天气,文斗村的古树也受到冰雪威胁。为了保护古树,不让树木受损,文斗村民们在古树旁搭起木架子,青年男子爬上木架,用木棒击打冰雪,为树减轻压力。同时,用稻草给树保暖,御寒。在文斗村村民的积极保护下,文斗村700多株古树免于受损。
平时在生活、生产中,村民会给孩子讲解生态保护的内容。学校也会给孩子们讲解村里的碑文和一些契约文书的内容,在这种熏陶下,文斗村的孩子从小就会养成爱护树木的习惯。
2015年9月,在总结以往村规民约的基础上,文斗村《村民自治合约》对生态保护进行了规定,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实施严格追责和惩罚。
《村民自治合约》明确规定,要保护生态,保护家园。严禁砍伐,严禁进山烧炭,严禁在树上乱刻乱画等,对违约行为收取50元至1万元数额不等的违约金。
长期以来,文斗村民通过村规民约养成了强烈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全村民众广泛参与生态保护。
虽然绿色契约的形式变了,但文斗村人的林业坚守不变,如今的文斗村依然山清水秀、古树林立。
(责任编辑 / 袁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