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地老虎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2017-09-28 12:11扎依古丽·达吾列提吾丽夏提·吐尔逊别克
新农村 2017年20期
关键词:阿勒泰地区辛硫磷玉米地

扎依古丽·达吾列提+吾丽夏提·吐尔逊别克

引言

阿勒泰地区玉米地老虎虫害的发生较为频繁,且防治方法单一,防治效果较差,达不到实现农田地老虎种群的持续治理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增收致富。本文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农田地老虎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等相关的生活习性,提出综合防治建议。

1 危害症状

地老虎俗称土蚕、切极虫,阿勒泰地区主要是以小地老虎、黄地老虎为主要品种。地老虎主要危害玉米、甜菜、薯类及各种蔬菜,同时也是复播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虫。其主要咬食植株近土表的柔嫩组织,轻则缺苗断垄,重则毁种。地老虎为害从幼虫开始,往往呈以下规律:1~2龄幼虫主要危害玉米的生长点和心叶,可在叶面上形成大面积孔眼;3龄以后幼虫钻入地下危害根茎部,可切断作物幼茎,造成缺苗、断垄,对玉米产量影响较为严重。

2 发生规律

阿勒泰地区玉米地老虎每年发生1~2次,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化蛹,5月份羽化,然后成虫在夜间活动,叶背面、土块、草棒上为其主要产卵地。成虫有趋光性,在干旱少雨地区发生情况严重。幼虫会在白天栖在幼苗附近土表下面然后夜间活动,有假死性。

3 综合防治技术

3.1 农业防治

秋耕冬灌,春翻耙耱时可直接杀死幼虫;选择恰当时期早播,可有效错开幼虫的危害时期;定期清理田间杂草,防止成虫产卵;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消灭虫卵。

3.2 化学防治

3.2.1药剂拌种

50%辛硫磷乳剂或48%毒死碑乳油0.5㎏/666.7m2等药剂拌种。

3.2.2叶面喷药

用90%晶体敌百虫500倍液喷施在幼苗上防治2至3龄幼虫;每亩用2.5%敌杀死乳油30~40毫升,加水75Kg喷洒;用50%辛硫磷乳油40~100g兑水40㎏喷施。

3.3 物理防治

3.3.1撒施毒土

每亩用2.5%敌毒粉2~3㎏与底肥混合均匀播种时施入地下,起到驱虫保苗的作用;或用3%克百威3000~5000g兑3~5㎏细土撒施;或5%特丁硫磷2.4~3㎏/666.7m2撒施;或3%绿地丛清2.7~3.6㎏/666.7m2撒施。

3.3.2撒施毒饵

出苗后2~3叶时依据田间破坏情况,将嫩苜蓿切碎,加上适量油查在噴上200倍的50%辛硫磷乳油,拌均,傍晚撒于田块进行诱杀。

3.3.3诱杀法

可利用成虫趋化性,使用糖醋液诱杀成虫,成分如下: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敌百虫1份调匀,在成虫发生期设置,均有诱杀效果。某些发酵变酸的食物,如甘薯、胡萝卜、烂水果等加入适量药剂,也可诱杀成虫。endprint

猜你喜欢
阿勒泰地区辛硫磷玉米地
《玉米地》
玉米地里长火山
钆金属有机框架的制备及用于吸附辛硫磷的研究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民俗文化的研究
桑螟幼虫对辛硫磷抗性调查
阿勒泰地区1961-2007年夏季平均最高气温及高温日数变化特征
阿勒泰地区冬季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玉米地
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对桑螟的防效试验
几种桑园杀虫剂对桑螟和桑尺蠖的选择性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