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元雪
中图分类号:G633.3
在语文教学中,现代文阅读理解与作文两大块成为两大难点。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好多年了,新课改提倡读写结合。从前,有的学校将这两块分开,甚至是分别由两位语文老师教。一个教语基,一个教作文。这就使得一个有机体被分开了。哪部分想动起来都很难。这几年,尝试读写结合的方法进行语文教学,也积累了点滴的拙见。
一、 鼓励学生阅读名著。
1、 讲道理,动员学生开始阅读行动。
读名著是给阅读理解之树从根上施肥、浇水。学生喜欢读作文选、读现代文阅读的卷子上的文章,读后做题。他们觉得这样来得快,有实效。可那就是手里拿个小喷壶,给树的叶子喷水。想让大树枝繁叶茂,这种做法不解决问题。
很多家长也不理解这个问题,认为读一本两本好书,不能提高成绩,不能学会写作文。我觉得那是急于求成、是功利心在作怪。
一篇文章对学生的影响和一部作品对学生的影响那是截然不同的。一篇文章的阅读,让学生走近了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而一部作品则可能让学生走近了一个社会,走近了另一个世界。读名著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名著里面的营养太丰富了,如同给学生吃牛肉、喝牛奶。
给学生和家长讲清楚道理,反复劝说、鼓励。鼓励家长去买名著,鼓励学生拿起名著。开始阅读行动。
2、 上名著导读课诱发读名著的兴趣。
听过名著导读课,可是又有多少老师给学生上这样的课呢?甚至是走进初中快一学期了,学生还不知道名著是什么。记得我曾听同事讲《亮剑》中的精彩片段,我当时就产生了一睹为快的想法。导读用一课时,总觉得没时间,可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十分必要。
3、 交流读名著的感受
交流过程,会让学生有成就感。也充分感受到读书给人带来的快乐,读书给人以智慧,读书让人有了谈资。彼此勾起阅读的兴趣。锻炼了表达能力。说的过程也是将阅读、思考、总结、创作谈话稿、表达综合其来展示的过程。对于写作大有助益。
二、 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意识。
在阅读中学习写作,这个理念不只是老师清楚,也要让学生明白。从小学就开始讲,到初中还要讲。直到学生明白。我刚接了个初三的一个班的语文课,我发现,很多学生还停留在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上。
学生苦于不会写作文。我感觉他们这三年来的语文课算是白听了。肯能理解能力有所提高,但完全没有在读写结合方面得到益处。学生如果没有那份意识,老师喊破喉咙也枉然啊!明确读写结合的目的很重要。学生是这个学习过程的主体,一定要让他们带上明确的目的去学语文,在阅读中学习写作。
三、将读写结合用到实践中
我无数次劝自己的学生,学会一点儿用一点儿。比如现代文阅读理解题里有一个题型是赏析。通常,我们赏析的是词语的运用、修辞方法的运用、情感的表达等等。那么,我们赏析到动词运用的准确,就要在写作实践中去选择、锤炼动词,力求一字传神。我们赏析到修辞方法的妙处,就要在作文后反观自己的文章,其中用了几句修辞、几种修辞,有没有达到最佳表达效果。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读写结合。
四、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思想
作文贵在表达自我,把自己的想法、感悟告诉别人。可学生的作文往往是因为没有思想,或者是思想没有深度而难获得高分。那么,我们领着学生阅读时,就要随时引领学生边读边思、边感悟,比如,阅读《孔乙己》中的肖像描写,边读边思,每一句描写都透露出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点?再如,鲁迅四次写众人的哄笑,有怎样的用意?当我们去揣度作者的思想时,自己的思想也得到了砥砺。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没有思想或思想没有深度,绝写不出好文章!
五、读生活这本大书
读写结合,不只读书,还要去读生活这本大书。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劝导学生,用作家的眼光去关注自己的生活。热爱生活的人,会感召来阳光。自然会体验到温情。作家也是常人,我們也有和他们一样的属于自己的生活。为什么我们的笔下没有生活呢?可能是我们还没有用心去读生活这本大书。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读这本书时也也要读思结合。用心去感悟啊!
六、读写结合,贵在行动
读书,读生活。贵在行动起来,拿起笔来。写写自己读到了什么,写写自己感悟到了什么。写着写着,从阅读中学到的、积累的东西,自然会得到运用。写着写着,练笔的字数越来越多,量变自然推动质变。
毕淑敏说,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读书使人优美。我说,阅读贵在与写作相结合。这样就会实现阅读与写作双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