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路
提高体育教育的效果,使学生在课堂上即得到体育教育又培养能力,并通过课堂教学的积极锻炼来增强体质的不断健康发展,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技巧,对体育教学实现最佳方案,这正是当前中学学生体育课堂质量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呢?
1 明确要求,熟悉教材内容
教师要熟练掌握所教的技术动作,要熟知其动作要领;并能估计到学生练习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及能定出行之有效的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同时也是要掌握所技术动作与前、后课的教学内容,单元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要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任务、重点、难点,为解决重点、难点设计好辅助性练习内容,让学生顺利掌握重点,攻克难点;要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场地器材的实际,确定最佳的组织、教学方法。
2 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有效教学必需要致力于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友爱、平等、快乐、成功的享受。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一是发扬教学民主,优化教学组织。课堂上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形成师生“互动交流”。二是注重情感投入,加强师生情感沟通。教师如能在具有较高的教学素质的基础上,予以情感投入,努力采取与学生心理情感相接近或相容的态度和方法,形成与学生和谐共振的情感基调,那么良好的教学气氛自然会水到渠成。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分享思维、经验和知识,彼此交流情感、体验,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求得了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以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标。
降低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的心“磁化”过来,使他们乐学,并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所谓低起点指对部分完成练习有困难的学生放低要求,并适时的鼓励。例如,在跳高教学中,有学生不敢跳,可以放低高度,用橡皮线代替竹竿,还可以在下落的地方置一块海绵垫子,学生跳过了,不要忘了称赞他们“你真行,动作完成的不错。”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便形成合力,产生“磁化”效应,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共鸣。
3 要多归纳多总结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给予学生多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条理性和规律性。如在抛实心球教学中,有学生就是不及格,于是我就把他们集中过来,分别叫两位好差生出来投,叫他们自己比较,归纳。最后一起总结出只有一定的速度和高度才会有远度,球的空中路线是一条抛物线,而不是一条射线。问题解决了,前抛实心球的技术也提高了。
又如在太极拳的教学中,学生始终存在着重心高、身体不正、动作太软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在课前制定了一个运动处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把问题一一归纳出来,再把如何纠正学生们面前。动作改进了,课堂效率提高了。
4 要指导学生勤学苦练
由于学习困难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因此单调不变的教学模式易引起原本有注意时间就短的学生学习注意的分散。于是在平时的课中留有时间给学生自由组合、小组自创、小组练习、小组展示、自我评价和教师归纳等形式交替出现,这样调节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大量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事实表明:课堂活动形式多了,学生中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讲闲话等现象大大減少了。
5 多学科互动,促进有效教学
体育再不是一门单纯的学科,而是一门经过学科之间整合后形成的课程。教师如果缺乏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就不可能将这些知识技能成功地整合起来,也谈不上体育教学专业化了。因此,我们应跳出体育看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多角度重新审视它,赋予它新的内涵。只有这样,教学中才能融会贯通,相互渗透,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6 不断反思为推动力,促成体育课堂有效教学
老师的教学反思是对教学对象及过程合理性、科学性的回顾、审视、批判与提升的思考过程及努力。较之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中时有时无、较为随意的反思,有效体育课堂的反思应更为制度化、科学化、持续化,也更为全面与深入。体育教师需要通过自己、学生、同事、家长及其他社会反馈,通过理论解读、案例参照等多途径、多维度反思体育课堂教学,以不断增加有效教学的行为,不断推进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整体水平,提高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综合素质。
7 结束语
总之,随着新课改向纵深发展,提高中学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已经成了一个战略性问题,这就要求每一位体育教师处理好创新秘继承有关系,抛开形式主义的束缚和功利主义的诱惑,潜心钻研,勇于探索,最终有效的完成课堂课堂教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