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古诗词情感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7-09-28 16:33熊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6期
关键词:策略

熊焰

摘要:古诗词是祖国的传统文化精粹,初中教材中的古诗词具有非常高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也是中考语文试卷中的重点考试项目。古诗词鉴赏的首要任务就是对诗人思想情感的赏析。本文主要从辨别诗词的类型、把握意象、研究词句、了解背景、发挥想象、吟诵共鸣六方面介绍初中古诗词鉴赏的方法,从而拓展古诗词情感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 情感赏析 策略

【分类号】G633.3

《毛诗·关雎序》(节选) 中指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生动说明古诗词是用形象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因此,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感情,应该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从整体上弄懂古诗,领悟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针对学生的阅读目标中提出的“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古诗赏析题,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是古诗词鉴赏题中的首要任务,这也是让众多考生感到头疼的题型,常常有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觉。因此,笔者结合多年的诗歌教学经验,从辨别诗词的类型、把握意象、研究词句、了解背景、发挥想象、吟诵共鸣等六方面介绍了有效的策略,拓展学生学习思路,從而让学生有所获益。

一、辨别诗词的类型

在古诗词赏析的过程中,首先要对诗词的类型有一定的判断。人教版初中课文的古诗词有六、七十首之多,诗词类型按内容主要分为:咏物言志、山水田园、民生爱国、依依送别、边塞征战、思乡怀远、爱情思妇、人生哲理等几种类型,其中不乏有几种类型交叉的。辨别出诗歌的类型,为有效把握古诗的情感提供了方向。辨别诗词类型一定要留心诗题,诗题对于辨别诗词的类型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例如,从《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怀”字,我们可以判别出这首诗应该是属于怀古类型的诗,诗人的目的是借古讽今。再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以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类诗题中都有“送”、“赠”等字眼,通常表达的就是对友人的关心与思念,辨别出诗是送别类的,在赏析的时候就可以从诗人的离别愁绪方面进行领悟。而《观书有感》就可以从“有感”辨别是有关读书感受的哲理诗。其次,可以从诗词描写的对象和内容辨别诗词类型。例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题中含有“送”字、“归”字,可以看出是送别诗。诗文中又描写了边塞特有的雪早雪寒和将士们的艰辛生活。那么,学生就从这些文字信息可以辨别出这是边塞诗也是送别诗,可以理解雪天送别依依不舍的深情。

二、把握意象

意象一词,最早是在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诗格》中出现的。近代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意境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他认为意境的好坏是一首诗词是否成功的重要判断因素之一。诗人一般会用一些景或物来表达情感,这种表达情感的景或者物就是意象。把握好诗中的意象,对于诗词情感的赏析非常有帮助。在古诗词中,诗人一般用杨柳来表示惜别,圆月、婵娟表示思乡,残月表示家人分离,落叶表示失意,梅花表示铮铮傲骨,菊花表示高洁、隐逸,归雁表示思乡之情;鸟语花香、山水草木、田园风光等都是山水田园诗常用的意象;大漠、边城、长城、雪山、朔风等都是边塞诗常用的意象。鉴赏诗词情感的过程中,要仔细体味意象所代表的含义,根据诗词中出现的意象来把握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例如,在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客路”、“行舟”表现了遥远漫长的旅途、“乡书”、“归雁”这组意象又表现了思乡,全诗表达一个身在江南的游子思念洛阳故里的思想感情。又例如:元代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在这首诗中,诗人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一些自然景物,描绘了可以一幅深秋晚景图,诗中的景物无一不是伤感的意象,荒凉凄清,烘托了游子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

三、研究词句

诗往往都是诗人抒发内心情感的产物,抓住这些关键的词句字眼,就等于打开了诗歌情感赏析的钥匙。

直抒胸臆是诗人表达内心情感常用的方式。在赏析古诗词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把握到诗词中那些能够表达诗人情感的词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例如:赵师秀的《约客》中“闲敲棋子落灯花”,这个“闲”字就形象地写出诗人等待友人,从白天下雨到夜晚点灯,时间之长,久等不至的无聊、落寞心情。还有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个“愁”字,形象地表明了作者对友人前途的关心,送别友人的那种愁绪一展无疑。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最爱”二字轻松把握了诗人“爱西湖”,“爱春天”的感情。

但是,因为特殊的时代和身份,诗人也会借助历史人物和典故这些特殊的词句委婉含蓄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刘禹锡借助“闻笛赋”和“烂柯人”这两个典故表现自己被贬谪二十多年之后返乡恍如隔世的悲凉之情,而广东卷的这道中考题《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笔者引导学生抓住注解“天狼”的解释,通过研究典故,就领悟了诗人渴望杀敌、抵御外侮的豪情壮志。

四、了解背景

在初中古诗词鉴赏中,了解背景也是拓展古诗情感教学的一个突破口。诗词的背景包括文题,小序,作者生平经历。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生活与时代的产物,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

如中考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自经丧乱少睡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个“乱”就是唐朝的“安史之乱”,诗人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作品被称为“诗史”,就是现实唐朝的浓缩版。所以,一个爱国诗人的诗篇当然会忧国忧民,心忧天下了。endprint

又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例如他写的《送陈同甫赋状词以寄之》,首句“醉里挑灯看剑”一句便可以领会诗人古稀之年还在回忆军旅生活,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未句“可怜白发生”又抒发了他报国无门的抑郁和愤愤不平之情。全词情感格调从豪放激昂转为抑郁伤感,情感脉络清晰明了。

在2011年广东省中考试题中:“王维的《竹里馆》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这首诗语言平淡,三个动作“坐、弹、啸”,三个画面是“幽篁、深林、 明月”,学生看不懂诗人的心情,甚至学生抓住这个“独”字认为王维是孤独,心情是愁苦的。但是笔者指导学生了解诗人的背景:王维是盛唐著名诗人,受王昌龄提携,官至尚书右丞,后人称王右丞。中年以后,他隐居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笑傲林泉、宁静脱俗的山居生活。所以,我们从王维的诗中,多可以感受到山水田园诗的清新淡远,情趣的超凡脱俗。王维的诗既有老庄的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也有佛家的超凡脱俗,也有几分儒家的独善其身,乐山乐水的思想影响。短短几分钟的背景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活思想经历,学生也就明白《竹里馆》这首诗描绘出清新幽静的月夜,诗人一个人在月下林中弹琴的高雅超脱的情趣,王维的“独”是诗人真正享受独处,人独但不孤单的“独”,表现那种悠闲自得、宁静闲适的愉悦心情。对以后了解王维的《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种超脱的情趣就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 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随意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同山间老人谈谈笑笑,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这是一位真隐者达观的性格。诗味、情趣、哲理三者都兼备了。

通过老师指导学生了解名家背景经历,学生再读作品,就有了思想的深度,对李清照晚年丧夫之愁、对“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和“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就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对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怀才不遇的痛,在情感上引起了共鸣、对苏东坡济世乐观,潇洒达观的人文情怀就更有了欣赏。

五、发挥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当展开想象时,记忆中的表象由模糊变为清晰,由单薄变为厚重,新形象随着旧表象的改造而不断生成。

如果说想象是诗人创造艺术的生命力,是生活走向艺术的必由之路,那么想象自然也是鉴赏诗歌的必由之路。想象力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也非常重要,让诗歌呈现画面感,通过感知想象诗人所做所思,从而领悟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所想要传达的情感。例如李白的《花间独酌》中“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描写,将月、诗人、孤影三位融成一体,表面的热闹月下喝酒,其实是内心无比的凄凉,“无相亲”将天才李白的那分愁苦、孤单、不得意的思绪淋漓尽致表现出来。要将这种画面感呈现在读者面前,就需要丰富的想象力,随意的喝酒、随意的轻舞,在花丛中、在月影下,诗人的心情只能一一对月儿诉说,一个孤单愁苦的诗人形象就跃然纸上,有个学生得出“天才就是这样孤独的”的见解让我佩服不已。通过这样的指导,当学生学习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立即就能领悟李白诗酒人生中那份怀才不遇的愁苦。

另外,有些诗我们不能够凭借文字表面来领悟诗中的情感,需要用我们的想象力。例如曹操的《观沧海》,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面上是写日月的运行好象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也好象包孕于大海之内 ,这其实是曹操登高远望大海时所想象的虛景,他赞美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实际上,他以大海自比,借助大海表达出他做为政治家的情怀和渴望一统下的雄伟抱负。对于这类的诗词,需要动用我们丰富的想象力,来挖掘出这些诗句中所表达出来的内涵,让情感的理解更充分一些。

六、吟诵共鸣

古诗文的语言是作者千锤百炼后才写入诗歌的,在浓缩或跳跃性词句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人生哲理、思辨色彩。指导学生吟诵是古诗文传递和共鸣情感的极好手段,古诗文本身具有形之于声的特性,较之于其它文学形式更适宜朗读和背诵。

如《诗经》,音节明快和谐,单音节词发音响亮,双声叠韵词韵致和谐,读起来语气流畅、琅琅上口。《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读起来音韵和谐上口,如天籁之音协调。

叶圣陶说“文章要美读,激昂处还它激昂,委婉处还它委婉。”朗读能使文字飞扬起来,如行云流水,使画面灵动铺展绚丽鲜活起来。让那如痴如醉的心灵与作者共鸣,在朗读吟诵中体味,感受诗人的情绪,陶冶情操。通过外在形式的强调,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把储存的信息符号还原成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才能使作品中的情景跃出纸面,诗歌的内在意蕴才能得到很好的表现。

笔者在长期古诗词的情感教学中,尝试运用以上策略指导学生领悟诗词的情感,帮助学生找准思考的方向,让学生有话可说,在教学中大有所获。教学是个动态,不断更新的过程,把握初中古诗词的情感,也需要我们教者寻找不同的切入点,通过各种方法读懂诗歌内容,拉近学生和古诗,拉近学生和诗人的距离,让学生感同身受,更透彻领悟诗人的情感,从而促进诗歌阅读课堂的有效性,更好领悟中国诗词丰富的内涵,使学生的感情也得到升华,形成积极的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也正是本文写作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赵有明.握住感悟古诗词情感的钥匙[J].语文世界,2014,(z2):38

[2]周春红.例谈如何赏析古代诗词的情感[J].新课程学习,2010,(07):178

[3]陶静娟.抓住中考诗词鉴赏的情感缰绳[J].语文教学通讯,2014, (11):71

[4]《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endprint

猜你喜欢
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大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凸显对比策略 促进数学思考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