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命中的三种重要意象

2017-09-28 15:05汲安庆
师道 2017年9期
关键词:春蚕意象

汲安庆

在这个世界上行走,很多人是靠信念越过生命的无数艰难的。

“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这是箪食瓢饮,仍不改其乐的颜渊的信念。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是屡遭失败,多次领受漠视,却仍然执着出海打渔的老人桑提亚哥的信念。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是罹患肝癌,生命之烛即将燃尽,还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腿有残疾,脾气暴怒无常的儿子的史铁生母亲的信念。

我也会用信念支撑自己——上述的信念就曾对我的生命发生过重要的影响,但是,更多的时候,是依凭一些看似虚幻的意象——没有深入的辨析、反刍和融合,而是直觉呈现,刹那间获得能量或智慧的启迪。这些意象于我,颇类古罗马神话中的大地母亲之于角力手安泰——安泰被人打倒在地后,反而能拥有更新、更强的能量。原来,他是海神波塞冬与大地女神盖娅的儿子,只要不时地在地母身上靠一靠,或者说他不离开大地母亲,就无人能打败他。这本是神话中才会发生的事情,在我身上竟然也会屡试不爽。

赤日炎炎似火烧,拖着堆积如山的稻把从田间挪向稻场,头晕目眩、汗如雨注,还未发育成熟的少年的身体似乎要倒毙,可是一想到影片中受伤的战士,鲜血染地,仍能匍匐前進的画面,立刻精神陡增,鼓足勇气,继续一步一步地逼近目的地。

堆积如山的作业、试卷,连篇累牍的表格、活动记录,层出不穷的会议、培训……但是,再怎么排山倒海的事务也休想淹没我阅读、思考和写作的激情,因为心灵的屏幕中早已深深镌刻了猎豹追捕猎物的画面:心无旁骛,全力以赴……

别人觉得很单调的体育锻炼,我二十多年来一直乐此不疲。慢跑时,可以一边默诵“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一边享受运动的舒缓与婉约;在单双杠上释放自己的膂力和灵动时,想到“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则又会觉得整个身体与黄叶一样迎风飞舞,格外的阳刚、劲拔。

不知道这是否属于幼稚的表征,但我的的确确、不折不扣地享受了这样做所带来的生命诗意和力量。

我幸福地珍惜着每一个进入我生命的意象,而对其中的三种——春蚕、沙漠玫瑰、马虻,尤为珍视。

生命中的春蚕意象,不纯是李商隐笔下情深意长,思念绵绵的那种,更是积铢累寸,化整为零的象征——嘴巴小得像针线脚,却能在转瞬间吃掉十几倍于己的大桑叶,“上山”吐丝期间,尤其如此。

获得这样的生命体验是初三复读那年。

很惭愧,复读之前,我除了语文学科外,其他学科一律乏善可陈。印象中是小学四年级的一堂课,数学老师问:“什么叫梯形?”我脱口而出:“像梯子一样的图形!”老师的脸立刻就阴了,她不认为我是忠于自己的思考,而是在刻意捣乱。一顿训斥加讽刺的言语暴风,引来同学一阵傻乎乎的哄笑。末了,她扬言要将这种荒唐的行径告诉父亲——后来,她也的确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这使得我以后再逢提问或难题,总是顽固地三缄其口。而数学成绩的一落千丈,还导致了日后对理化学习的杯弓蛇影,这三科成绩可以说是全线崩溃。

父亲是全村屈指可数的知识分子之一——读过高中,本可以辅导我的数学。可是,生性暴躁的他实在无法容忍愚钝如我的事实,辅导中每每伴随着极不耐烦的厉声训斥,这使得我更加强化了做哑巴的恶习:不是迫不得已,绝不会拿作业请他指点。不仅不敢请,还千方百计地瞒,这无疑使我的落后雪上加霜。

因为先前在村小就读——很奇怪,那里也设了初中一年级,从未开过英语课,初二进入乡中学就读,那里倒是开的,但是班里很多男生又极度排斥英语学习,经常将漂亮的女英语教师当堂气哭,所以中考时,试卷上我除了认识26个字母外,其他一片空白。

面对如此的根基要想实现学习的逆袭,谈何容易?

可是,我还是做到了!幸亏有了春蚕意象的助力。

父亲盯着我,极力压抑着一脸的愁苦问:“还想复读吗?”

我用力点了点头。倒不是突然间萌发了学习兴趣,而是出于对农忙生活的恐惧。要想改变那种奴隶般的苦役,读书跃农门是唯一的出路。

怎么跃呢?当时能想到的就是将初中三年的课本、复习资料全部找齐,然后按初一到初三的顺序逐节逐章地蚕食。对,春蚕意象就是那时候像救命的神一样很自然地出现在我脑海的。父亲年年养春蚕以贴补家用,我对它们再熟悉不过了。

除了砖头般厚的《中考数学复习大全》是由上海航天局工作的伯父寄来,数、理、化、政、英复习攻略之类的资料,全是我在县城新华书店左挑右选来的。至于后来看到同学更好的版本补买,成绩略有上升,再订阅《中学生数理化》《中学生英语》等杂志,买收音机收听英语节目,我都是毫不犹豫,且逐字消化的。感谢父亲,虽然家境拮据,但在学习的开销上,他从不吝啬。

很奇怪,以这种方式投入学习,以前觉得高不可攀,犹如天书的内容,我竟能读进去了,且读得越来越有兴味。听课,耳朵像蝙蝠一样在侦察,不放过任何一种声波;作业,以实战的心态做好每一题——绝不以想当然落笔,讲究步步有来历。加上每天的自学蚕食般地推进,第一学期才结束,我便将初中三年的课程内容悉数消化完毕,成功地实现了由学渣到学痴的转型。当时的教务主任周国泰老师向父亲断言:“安庆考师范,一点问题都没有!”这算是我中学时代听到的最震撼心魄的褒奖了。蓦然发现,昔日所谓的学习艰难,不过是一种心造的幻影罢了。以春蚕的形象投入学习,总会吐出自我的思想之丝,结出自我的智慧之果的!

春蚕意象给我的不仅仅是学习智慧的启迪,更有学习毅力的牧养。你无法想象一个曾经逃课成瘾,不是去电影院消磨,就是去粮管所后面的土丘上练习摔跤、斗鸡、疯跑的不良少年,竟然能在万家灯火俱灭的夜晚最后一个进宿舍——大雪没膝、暴雨如注的晚上都依然如故,在满天星斗的凌晨第一个起床——料峭的寒风让手足皲裂,营养的缺乏让舌头破裂、化脓,都无法阻挡读书、背书的热情。endprint

至今还记得,为了避开狭窄校园的人影绰绰,特地到毗邻校园的麦田埂上背英语课文的情形。正陶然于书中世界,忘情于无边绿色的包裹之际,突然被两个壮硕的村民一把薅住,像抓贼一样揪到校长室,一口咬定是我踩了他们的麦苗。尽管我竭力解释,但最终还是被拉到上千名师生面前示众——那时正逢升旗仪式。这在以往,我肯定会与他们拼个你死我活的。但那个十分耻辱的时刻,我竟有了容他、凭他、随他、尽他的淡然。短暂的面红耳赤之后,我迅速调整心态,脑海中开始播放起课文的内容:The bat did not know whose side he should take. He thought and thought, then decided he must try to be on the side of the winners ...

这是不是春蚕式的平夷和笃定呢?

成为老师后,我不止一次地折服于他人超强的记忆力,超快的阅读速度,比如清代作家沈复的妻子陈淑珍还在学话时,听一遍《琵琶行》便能背诵;钱钟书每周成摞成摞读书、还书,几乎横扫清华图书馆。遇到淹博通雅的朋友,如知名学者傅国涌先生,厦门湖里物理教研员陈宗成先生,几乎以每天一本的阅读速度向前推进,我还有过淡淡的失落和自卑。虽然小学时从鲁迅《给颜黎民的信》的课文中汲取了力量,發誓要像蜜蜂采花一样博览群书,懂事后也的确在不断践行,但是以摧枯拉朽之势进行浩瀚阅读的胜景,我从来没有达致。

不过,与春蚕意象同在,也还是扎扎实实地读了一些书,写了一些东西的。教初中两个班的语文,做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兼学校文学报主编,在月测、联考、统考、中考的轮番轰炸中,还能在五年内读完相关大学指定的文艺学、现当代文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博士入学考试参考书目,想到这些,我又颇感欣慰。更何况,在此期间,还笔耕不辍,几乎以每周一篇的写作速度,让自己的思考不断见诸报刊。尽管作品的“量”并不代表真正的学养,可阅读的深情、写作的沉醉、还有精品意识的追求,毕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充分地滋养了,这可以说扎实奠定了我后来享受学术研究的心态。

拥有沙漠玫瑰意象,是离乡闯荡后的事情了。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当然没错。待遇优渥、设施一流、人才济济、理念先进,似乎每天都能呼吸到新鲜的思想空气。但是,付出的努力也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尤其是主管领导的强势,容不得半点瑕疵。异见更是不能有了,个性只能在顺从的旗帜下约略施展,有时真有伴君如伴虎的感觉。

在这种“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窥伺的情况下,工作的压力可想而知。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在一篇散文中幸运地读到了沙漠玫瑰意象:平时,它因干旱、炎热,枯萎得仿佛已经死去。可是,一旦雨水来临,它会迅速舒展自己,绽放艳丽的容颜。忍耐、敏捷、美丽……这些美好的质素,它一个都不少。

沙漠玫瑰意象给我的启发是刻骨铭心的。第一,不管遇到什么艰难,都要学会面对;第二,不要畏惧艰难,艰难之中也蕴藏了无数的发展机遇;第三,再怎么艰难,绽放自己生命之花的理想都不能丧失。

有了这样的体认,我的精品意识更强烈了。

文本研读,不出新意决不罢休;教学设计,力争篇篇达到发表的水准——即使没有形诸文章,也要为未来的论文写作做翔实的原料准备;作业批改,上升到学习之道、人格磨砺、确证生命的高度。学校考核中,没有学生发表文章一项,可是一旦发现作文中的璞玉,我会排除一切干扰,指点学生精心雕琢,使之正式发表,做得津津有味。

将困难转化为教育资源的意识也更强了。中学任教期间,所带班级多为别人眼中的“烂班”,偷窃的、抽烟的、看黄片的、寻衅斗殴的,“奇葩”多多,令人望而生畏。对于带差班,说好听的是能者多劳,难听的就是马善被骑,人善被欺。但是,这些歧义对我已没有多少意义,我所关心的是:烂的根源在哪里?如何遏制烂的势头?优势发展的星星之火如何点燃?因了这些思考,以自我心像建设为核心的目标择定、规矩确立、榜样培育、心灵拷问、人格教育等一系列活动便不露声色地展开了。我的很多教育随笔正是在这种思想探寻的过程中诞生的。一些想看笑话的老师本以为我会在与“烂崽”的斗智斗勇中,将能量消耗殆尽,直至狼狈地败下阵来,不曾想我活得反而更加诗意而蓬勃。

远离家园那片熟稔的文化土壤,进入一个相对异质的环境,每个人一开始都会努力地为生存而战。不过,与别人不同的是,我是在老老实实地提升自己的实力,而别人则有不少还动用了“关系学”——竭力迎合、谄媚,直至最终拿下领导,使其成为实现自我目的的工具、同盟或保护伞,尽管也不乏惨败者。

一位校长在教师大会上就曾跋扈地威胁:“三条腿的驴找不到,两条腿的人多的是!”

想来,这或许就是加剧他人交际工具化的一个主要动因——扭曲个性,或完全奴化,或以退为进,异化为一种更加阴险、老到、强势的反征服人格。我很不屑于这种充满毒素的应世方式,我的血性体现在:做最好的自己,将校长的傲慢与狂妄打回去!这条路很艰辛、很漫长、甚至很危险,但我坚信这才是一条让灵魂更踏实、更美好、更有力量的奋斗之路。尤其是感到校长认定的“人才”完全亵渎了真正优秀教师形象的时候,我的反抗性更强烈了。

很神奇,这种反骨一旦滋长,原先求生、求稳的焦虑、紧张、不安一下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天下之大,一定有让真才实学得以施展的地方。再黑暗,也会有阳光照耀得到的一天。

怀着这样的信念,我雕塑美好心像的努力更自觉了。虽然一路走来,有不少朋友给我吹风:“注意享受生活。”“给多少钱,做多少事,别太拼。”直至当下在大学工作,依然有类似的提醒:“教学说得去就行,着力点一定要放在科研上。”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把每一项工作都当作提升自我的机遇,追求极致之美,让生命不断开花的冲动始终减灭不了。

这或许是一路走来,不断收获学生掌声的主要原因吧!endprint

在《西方教育史》中读到苏格拉底的马虻之喻——他说雅典是一匹巨大而臃肿的纯种马,需要马虻的叮咬才能恢复它的健康与活力,神派他到这个城市来就是让他执行马虻的职责,我真的有五脏俱新、耳聪目明之感。

以前,我的课堂也会有星星点点的批判之光,但不是很自觉。马虻意象的邂逅,让我对学生思维、人性深处的臃肿、溃烂更为敏感,批判一下子自觉起来。比如,明明是信奉鸵鸟策略或阿Q的精神胜利法,却打出“快乐也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的达观旗帜;明明是游戏男女同学之间的纯真情感,却自豪地宣称“祖国的花朵千千万,这个不行接着换”;明明是自残的逃课、应付、抄袭的愚蠢行径,却视之为个性、爷们儿的表现,乐此不疲……诸如此类的精神劣根,均会遭到我或结合课文、或联系相关事件、或利用主题演讲的不断叮咬,促其引起精神的疼痛而自省、自改、自强。

对学者、作家思想观念上的薄弱处、舛误处,也会叮咬。尽管不一定正确,但叮咬的意识颇为积极。于我,这是一种更好的对话方式、成长方式。《独木真的可以成林吗——质疑钱理群、潘新和教授的“立言以立人”说》《“脱裤子防炮击”语含调侃吗——与钱理群、孙绍振等教授商榷》《乐,还是不乐——就<醉翁亭记>的情感内质与西渡先生商榷》,包括很多不以争鸣为题的文章,多是在马虻意象的引领下诞生的。

在一次语文青年学者高端论坛上,一位学者很流利地引用了那句广为传颂的名言:“能忘掉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剩下的才是教育。”我当场毫不客气地指出:“这不是教育的荣耀,而是教育的耻辱。真正的教育,一定是能够化入骨髓,令学生终身难忘的。”

对自己思想的臃肿处、陈腐处、错漏处,我也会叮咬。文本解读中的“裸读”,教学设计的不断翻新,论文写作中的绝不重复……无一不是自我叮咬的体现。这种看似自虐的行径,让我受益良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中学到大学,倘若给足时间,我所讲的每一节课,都可以化为相对精致的文章或书中的某一章节。扎实行走,每日完成精神生命的拔节,我真的做到了。这谈不上是什么崇高的教育使命感、责任感,更多的是本于不断超越、心塑自我的渴望。我始终认为,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不追求和学生精神生命的同步发展,乃至优先发展、超速发展,是没有资格谈教育的,也就更谈不上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位很有科研实力的博士同学拒绝进入高校执教,而选择了去某省社科院,她的理由是:學生都是专业知识上的弱势者,和他们在一起不会有什么成长。可是,因为有了春蚕、沙漠玫瑰、马虻等意象的融入,我觉得天天都在成长。这是不是上天对我的一种别样恩赐呢?

读博期间,我在福州一所品牌高中带过一个月的课,现在任教的大学有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点,本科的录取线也超出同类的师范院校三四十分。但是,我无一例外地发现:因为应试教育的驯化,他们的思维方式多是恭顺的接纳、认同型,鲜有质疑和批判。在这样的情境下,我马虻式叮咬的教学方式令他们切实感到了一股清新的教育气息,仿佛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天地。

初中三年的语文课,我多是在走神、昏睡或看课外书中度过的。是您让我发现,原来语文课竟是如此的有趣、美好!谢谢您!(高中生 林好)

老师是我这么多年遇到的最让我感觉能学会很多想法的人! 很多老师照本宣科,而您教的是思想。好幸运的 !(本科生 汪福真)

大学里面有两种老师建议你读博:一种是整天吧唧吧唧拉家常说读博好处的老师,另一种则是用学问和行动征服你的老师。感谢汲老师,打开了我们思想的闸门!(硕士生 林亮)

……

拥有如许珍贵的褒奖,所有拼搏的苦累、艰辛和孤独都悉数化作了甘甜的回忆。也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将每一节课视为灵魂的节日,不断与优秀的自我相遇!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很庆幸选择了教育这一职业,在别人以为的清苦、单调、无聊的生活中,我收获着不为人知的绵绵不绝的充盈和幸福。

这一切,皆因有了与上述美好意象的相伴和融合!

(作者单位:大理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 黄佳锐endprint

猜你喜欢
春蚕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高中语文古诗词意象学习策略研究
英语读思言的隐喻意象与教学互见
渔歌子·咏春蚕
老年学诗乐
春蚕
春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