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敏健++闫晶晶
摘 要:本文在总结BIM理念的基础上,对高职教学中引入BIM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同时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基础工程施工》课程为载体,举例展现了BIM在高职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关键词: BIM 高职教学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TU-4
自2002年提出BIM(建筑信息模型)以来[1],BIM技术在全球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我国,BIM作为一门新的技术,关注度很高,从近几年的各类BIM大赛、高峰论坛、标准建设就可见一斑。如果将BIM应用到高职教学中来,那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清楚认识BIM。
一、 BIM认识的误区
很多人在见到用BIM软件所建的漂亮的模型的时候,就误认为BIM就只是用来建模的。反问一下,如果BIM只是用来建模的,那么CAD也有三维功能,更有效果更好的3D造型软件,为什么独独大力发展BIM,所以肯定三维不是BIM的技术关键。如果花大价钱用BIM仅建一个模型,而不知道建完之后怎么用,那用BIM就是一种浪费,完全没有发挥出BIM的价值。
二、BIM技术应用在高职教学中的优势与限制
目前,关于BIM技术在高职土建类课程中的应用的文章比较多。主张在高职院校大力发展BIM的观点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BIM软件(如revit)能进行建筑的三维模拟演示,在讲解建筑的平面、剖面时能
进行三维观察,学生能更直观的认识建筑的相关功能、技术要求[2]。
(2)BIM能模拟实际的建筑工程建设行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既安全又能直观认识施工现场的实践平台[3]。
(3)BIM是提高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技术之一,而BIM人才的匮乏,特别是有经验的BIM人才的缺乏,已成为限制BIM发展的瓶颈[4]。
对现阶段的BIM文章进行梳理,不难得出,BIM在高职土建类专业的应用研究理论比较多,教学实践应用比较少。BIM技术为我们带来了解决教学问题的新的思路与方法,那么如何真正得将建筑信息模型运用到教学中去是值得讨论的一个问题。在高职教学中引入BIM技术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我们要理智的认识:
(1)将BIM技术引入高职教学课程体系中,学校首要要保证经费的投入。目前主流的BIM软件对电脑硬件的要求较高,一般的教学用电脑安装BIM软件后,软件运行速度非常慢,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这就需要学校重新对教学用电脑进行升级。同时,国内大部分的BIM软件比较昂贵,这就要求学校的前期投入要多。而且,很多民办高职院校经费紧张,这本身就限制了BIM在教学中的引入。
(2)目前传统的利用CAD的施工管理流程已经根深蒂固,若想大部分工程人员接受BIM这个新工具,并且切实应用,仍有很大困难。首先目前CAD的工作模式仍然有很大的优势,不可能完全被BIM取代;二是BIM的使用效益也不可能马上见效,很多收益是隐形的。这应该也是BIM技术发展了这么多年,但是成果不多的原因之一。如果高职院校在大力发展BIM 的同时而忽略传统的的建筑设计施工模式,则培养出来的BIM人才也是不合格的。
(3)现阶段真正成熟的BIM人才还很少,很多人对BIM只是存在于了解层面。对于高职教师本身,接触土建类工程少,对BIM的了解就更少,虽然有很多培训,但是只停留在会软件操作的层面,到真正的理解并熟练运用仍有很大差距。因此,教师行业中的BIM人才更是匮乏。
(4)BIM系列软件的优势不仅仅是在其三维演示功能,更重要的是能利用BIM的三维模型进行施工的分析,提高施工效率。而现阶段高职教学中所提倡的更多的是学习如何建模,而忽略了BIM本身的内涵意义。
三、BIM技术在《基础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举例
虽然大家都知道高职教育的特点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教学时把握“理论必须,够用为度”,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很多老师还是停留在本科教学的模式,理论讲得多,实践练的少。知识点在课程教学中的定位,本文认为课程教学的目的不在于一定是把教材中的知识点全部讲完,而在于把工程实践中实用的知识点、技能点讲细讲透,学生掌握能用。这就需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合理的整合教学内容,将工程实践中必须的技术知识转换成课堂中的各个知识点,让学生学以致用。
根据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工程施工》课程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并以三维软件为教学辅助工具,在高职教学中进行了探索。
(1)三维辅助软件的选型
对目前市面上的三维软件进行了比选,根据教学的实际条件,所选用的辅助三维软件有以下特点:
1)软件对电脑配置要求低,软件本身只有40多兆,方便随身携带;
2)软件操作简单,易学易用;
3)软件模拟展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及钢筋排布符合土建类相关规范及11G101图集的要求;
4)软件能360°展示结构构件特点,易于学生将二维图纸转换成实体模型;
5)三维软件有学习版,教学用电脑自带还原功能,教师教学中可随装随用,不受限制。
(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工程施工》课程的内容整合及三维模型应用举例
《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根据岗位技能需求,分成了5个教学情景和一个课程导入。5个教学情景分别为独立基础施工、条形基础施工、筏形基础施工、灌注桩基础施工、预制桩基础施工。每个教学情景又根据结构的施工工序分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如学习情景一—独立基础施工分为10个教学任务,分别为任务1独立基础施工图的识读,任务2独立基础构造会审,任务3独立基础人机料计划编制,任务4独立基础的定位放线等,具体内容见下表。
四、结语
BIM,作为过渡期的一种新技术,若要成功的运用到高职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领导重视、教师会用。调研中发现BIM人才的缺乏已成为限制BIM技术发展的一大瓶頸,因此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将BIM技术理念引入课程体系并进行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本文对BIM引入高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基础工程施工》课程中引入BIM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尝试,希望能对后续的课程改革(加入BIM技术)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杨东旭.基于BIM技术的施工可视化应用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7。
[2] 孙煜.BIM三维动画演示技术在高职高专建筑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3(32): 241。
[3] 田江永.BIM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探索[J].科技资讯,2014(22):172-174.
[4] 赵雪锋,李炎锋,王慧琛.建筑工程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人才培养改革,2014(297):53-54.
作者介绍:
卢敏健,男,1985.06,结构工程专业,硕士,讲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