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清
汪曾祺与高邮区域文化
○赵德清
2017年,是汪曾祺先生逝世20周年。王干曾说过:汪曾祺在20世纪的文学评价谱系中,是40年代的文学新人,80年代的优秀作家,90年代的大腕级作家。21世纪,对作品的评价方式从“社会影响”逐渐转向“作品本身”,人们终于承认汪曾祺——20世纪的“一代文学大师”。
汪曾祺一生的作品,可以说并不太多,其中又有很大部分是以其故乡高邮为背景。研究汪曾祺,高邮是绕不过去的一个重要环节。高邮是以什么样的文化氛围孕育出“一代文学大师”汪曾祺,“一代文学大师”汪曾祺对高邮区域文化又产生了哪些影响?这是本文试图解剖的一个课题。
考察一个区域的人文环境,不得不先考察一下地理环境。高邮位于江之左、淮之南,上控苏皖,下引江淮,水陆要地,兵家必争,商贾云集。江淮平原的一大特色,就是大小湖泊众多,河荡纵横,生态秀美,物产富饶。这里,运河古道贯通全境,依河傍湖,河湖交错,北魏《水经注》称樊梁湖,北齐《魏书》称津湖,南宋杨万里作《过新开湖》……一直到明朝洪武年间,这片湖泊才正式定称“高邮湖”,是为中国第六大淡水湖、江苏第三大淡水湖。清人宝鋆留下“三十六湖秋水阔,苍烟一点指高邮”的诗句。直至民国时期,民间还保留着“新开湖、姜里湖、甓社湖、七里湖、平阿尖、珠湖、武安湖、张良湖、塘下湖、鹅儿白湖、石臼湖”等名称。正如汪曾祺在《我的家乡》中写道:“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路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高邮得河湖之利,更是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早在七千多年前即始种植人工培育的水稻,1993年龙虬庄遗址的发现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及至春秋战国,运河古道邗沟联通南北,公元前223年秦始皇于此“筑高台、置邮亭”,“高邮”自此得名,史称“江左名区、广陵首邑”。千百年来,湖河激荡,吴楚文化交融,高邮历代名人辈出,宋至清代共有进士203人、举人428人,婉约派词宗秦少游、训诂大师王氏父子、散曲大家王磐、一代枭雄吴三桂、科学精英孙云铸、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等等不一而足。文学文艺方面最为人称道的是,高邮人常常骄傲地说上一句“古有秦少游、今有汪曾祺”。而汪曾祺回家乡时,对夸赞他的人常常说上一句“秦少游第一,高邮鸭蛋第二,本人第三”。
高邮区域文化的兴起,重要的历史时期当数“两宋”。研究学者概括为“设军筑城,格局初奠,人文勃兴”。北宋开宝四年(971年)置高邮军,直属京师,诏文称:“惟彼高邮,古称大邑。舟车交会,水陆要冲。宜建军名,以雄地望。”知军高凝佑始筑高邮城池,城垣外形接近正方,周长10里3l6步,高2.5丈,面阔1.5丈,四围皆有壕堑,具有军事城镇整体规划建设的特点。南宋与金划淮河为界,高邮战略地位提高,建炎四年(1130年)升高邮军为承州。著名抗金将领岳飞、韩世忠、张浚先后率军在高邮抗金,韩世忠曾命提举董旼营缮高邮城墙。淳熙十二年(1185年),郡守范嗣蠡建四门城楼(东门曰武宁门、楼曰捍海楼,南门曰望云门、楼曰藩江楼,西门曰建义门、楼曰通泗楼,北门曰制胜门,楼曰屏淮楼),南北开二水门引运河水通市河,形成“城中城外四通水,堤南堤北万垂杨”(杨万里诗句)的独特景观。嘉定七年(1214年),在四面城门外增设库城(瓮城),并因城址高垲而得名“盂城”。两宋时期的高邮城市经济和市政建设发展迅速,建有衙署、文庙和明伦堂等行政礼制建筑,皇华驿和高沙馆等邮驿建筑,泰山庙(东岳行宫)、天王寺、乾明寺、放生寺等庙宇,并于元佑初年(1086年)由朝廷拨款建设占地数百亩的官方园林“众乐园”。南北门大街(今中山路)兼作驿道,与其西侧平行相伴的市河共同形成城区交通和商业中轴线,沿线民居市肆稠密。其中,北门外为运盐河(通江苏沿海的淮南各盐场)与运河的交汇之处,也是皇华驿和泰山庙(宋金分治时代表北岳泰山)的所在地,官仓、税务、宗教设施和居民最为密集。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扬州制置使毕侯为保护城北门外的繁华市井而筑土城,称为新城。政治地位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了两宋高邮的人文勃兴,扩建儒学学宫180间,设立武学,创建淮海书院,崇儒重教形成风气。两宋时期的高邮籍进士有47人,六十余部传世著作,以御史中丞、龙图阁学士孙觉为引领,以婉约词宗秦少游为旗帜,乔竦、乔执中、陈造等名士辈出。欧阳修、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杨万里等文坛巨擘先后莅临高邮,与地方名士频繁交往,诗词唱和。元丰七年(1084年)十一月,苏轼与秦观、孙觉、王巩在高邮城东泰山庙载酒论文,留下“四贤雅集”的文坛佳话,泰山庙也因此得名“文游台”。
两宋时期基本奠定了今日高邮的城市格局与文化传统,至今仍然保存有始自北宋的市河和城河水系、城墙墙基(城东南奎楼一段)、街巷体系,以及文游台等名胜古迹和大批宋代铜钱等出土文物。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使高邮成为世界遗产城市。高邮作为大运河沿线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存的城市,在大运河沿线58处遗产点中,高邮有3处,其中盂城驿、高邮明清运河故道是高邮独有的,淮扬运河主线纵贯高邮南北共43.6公里。2016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高邮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全国第130座、江苏省第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高邮作为江淮文化的一个代表,其运河文化、邮驿文化、市井文化、风俗文化都具有独特的风味,成为汪曾祺魂牵梦绕的心灵故乡、创作源泉。
“一个人,本身就是一部历史。”纵观汪曾祺一生,在他身上可以看到旧社会传统文化的积淀,而令人深思而着迷的则是在从旧社会迈向新社会中烙下的时代印记。可以说,他在旧文化向新文化转换中,不断寻找自我,不断创造自我。回到高邮的汪曾祺,不仅找寻到了久违的童年记忆、家乡记忆、亲情记忆,还从这些记忆中发掘出他的人间关怀、人间真情、人间小温。上世纪80年代初,汪曾祺以《受戒》《大淖纪事》等一系列家乡高邮为背景的散文、小说,给中国文学以一种崭新的方式,树立起一座时代里程碑。汪曾祺生前三次回高邮,都是以其浓烈的游子归乡的心情,毫无保留地向家乡人展示他的思考、他的热情、他的赤诚。
生于小城,长在乱世。民国九年(1920年),汪曾祺出生于江苏高邮。汪家渊源颇深。汪本姬姓,文王之后。得姓始祖为颍川汪侯。汪曾祺家一支来自歙县。汉龙骧将军汪文和因避战乱,渡江南迁至歙县,是为徽州汪氏一世祖。清初,第84世汪起凤迁居高邮,到汪曾祺为第89世。汪曾祺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他的祖父汪嘉勋是清朝末年的拔贡,从小就督促他握笔描红,背古文。到了小学五年级,祖父亲自给他讲《论语》,叫他多练毛笔字。祖父说:“你要耐心,把基础打好了,够你受用一辈子。”汪老说:“我13岁那年写了一篇八股文,祖父见了叹息道:‘如果在清朝,你完全可以中一个秀才。’祖父见我有了长进,就送我几本名贵的碑帖和一方紫色端砚。”汪曾祺说及父亲汪菊生也很自豪:“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图章初宗浙派,中年后治汉印。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无一不通。”旧时的生活在时代变迁之下,总是支离破碎。汪曾祺虽然家资富足,家学深厚,但在历史变局之中,也不得不弱冠离家,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远走昆明,求学西南。从此,一入江湖身不由己,乃至1981年方得第一次归乡,时隔42年,物非人非,但老高邮的风土人情在汪曾祺笔下栩栩如生,篇篇经典,广为流传。由此可见,高邮这方水土、人物、文化,对汪曾祺的影响之深。进而,许许多多喜欢阅读汪曾祺作品的人,都要千方百计来到高邮大街小巷走一走。
归乡心切,爱乡情浓。新时期伊始,汪曾祺文名大振之时,在外流离四十多年的游子,满怀对家人的愧疚,满怀对故里的依恋,最想的是回到家乡高邮看一看。1981年10月10日至11月17日、1986年10月27日至28日、1991年9月29日至10月7日三次回高邮,汪曾祺都得到了家乡政府的礼遇,更得到了家乡人民的欢迎。汪曾祺第一次回乡,意义最大。这标志着文学的回归、人性的回归,让尚且封闭的小城高邮生机盎然,也是汪曾祺对高邮文化事业促进最大的一次。这一次回乡,他不顾疲劳连日给家乡文学青年讲课三次:10月12日下午到高邮师范,中心内容谈语言。汪曾祺一讲就是3个小时,没有讲稿,仅一杯茶,一支烟,全凭记忆,侃侃而谈;信口背诵,滔滔不绝,令学生们惊叹不已。10月13日下午到高邮县中学。他以校友的身份回顾过去,介绍了自己漫长的学习、创作经历,语重心长地勉励中学生们抓紧中学阶段打好扎实基础,以便将来报效祖国。10月14日下午到百花书场。主办者敞开大门,希望能将二三百个座位的小会场坐满,谁知还不到开讲时间,陆陆续续竟来了五六百人,其中差不多有一半是汪曾祺的街坊邻居。汪曾祺见到这么多乡亲冲他而来,激动得连连拱手向大家致意,乐得乡亲们直拍巴掌,小小会场里气氛和谐、融洽。这三次讲课,可以说是对高邮人的一次文学启蒙,影响极其深远。3年后,汪曾祺在《故乡水》中说:“我这次回乡,除了探望亲友,给家乡的文学青年讲讲课,主要的目的是了解了解家乡水利治理的情况。”他甚至想写一篇高邮水利的大文章,以此来表达对家乡的一份回报。在《他乡寄意》中,汪曾祺说:“我参观了江都水利枢纽,对那些现代化的机械一无所知,只觉得很壮观。但是我知道,从此以后,运河水大,可以泄出,水少,可以从长江把水调进来,不但旱涝无虞,而且使多少万人的生命得到了保障,呜呼,厥功伟矣!”汪曾祺第二次回故乡,主要任务是评审新编《高邮县志》初稿。与新编《高邮县志》的骨干、部分分志主笔及文学青年见面时,他充分肯定了大家从五千多万字资料中披沙拣金地整理成近五百万字资料稿,又用一年多时间纂成一百四十余万字初稿的成就,并就厚今薄古、谋篇布局、彰显特色等问题发表了精彩的评审意见。汪曾祺最后一次回故乡,在市丝绸厂参加“春蚕杯”文学竞赛发奖仪式。汪曾祺在发奖仪式的讲话中说:“高邮文风在历史上很盛,源远流长,出了婉约派词宗秦观,至今文学史还没有给予正确的公允的评价;散曲家王磐也是高邮人,他写的曲子押中原韵,是纯正的北京话,很可能当时的高邮话接近北京话。热诚地希望高邮的文学青年勤奋写作,再出秦观、王磐。”他还即席吟诗一首:
国士秦郎此故乡,西楼乐府曲中王。
江山代有才人出,不负神州甓社光。
1997年5月16日,汪曾祺在北京病逝,高邮市人民政府,派专人去京送别。一年后,高邮市人民政府在高邮著名风景区文游台内建立汪曾祺文学馆。20年后,2017年5月16日,高邮市人民政府举行纪念汪曾祺逝世20周年系列活动,其中一项就是启动建设汪曾祺纪念馆。
正如著名评论家王干所说:汪曾祺是慢热型作家。很多作家生前显赫,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被人遗忘,但是,汪曾祺的价值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增值。如今人们发现,汪曾祺连接了曾经断裂的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建国后出现的作家,在文脉上曾有过刻意和“五四”文学划清界限的现象,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出现过一道鸿沟。汪曾祺是填平这道鸿沟的人,不仅因为他的写作跨越了两个时代,更因为他不像其他作家那样在两个时代写出不同的文章来。
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汪曾祺先后三次回高邮,受到家乡政府和人民热情接待。1986年4月底,高邮文联成立,汪曾祺被聘为县文联唯一的名誉主席。三十多年来,高邮众多青年在汪曾祺的启蒙下,稚嫩的文艺种子不断萌芽、生发、成长,关爱生活、关注人性、关怀人生,文学文艺创作氛围不断浓厚。同时,随着汪曾祺文学文艺成就影响的日益深远,越来越多的人不由自主地喜欢上阅读汪曾祺作品,即便汪曾祺逝世20年了,而研究汪曾祺、研读汪曾祺作品却正方兴未艾。2017年,是汪曾祺作品出版的大年,一股“汪曾祺热”悄然而至。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出版社出版的汪曾祺著作和研究专著就有五十种以上。由扬州市广陵出版社出版的《回望汪曾祺》丛书第二辑9本中,《高邮人写汪曾祺》这本书显得尤为特别,作者均为高邮人。这本书的编者王树兴,也是高邮人。他的文学之路,不得不讲段故事。
上世纪80年代,高邮造纸厂职工王树兴在一本文学期刊上读到汪曾祺的散文《故乡的食物》。在“炒米和焦屑”篇里,有这么一段文字: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之具。”看到文章中有四个“□”,王树兴以为汪老别有深意,就找了原文来看。在《板桥家书》中,王树兴才知道“□□□□”是“暖老温贫”四字。年轻的王树兴一时兴起,也不管不顾地就给汪老写了一封信,请教汪老留“□”是不是有深意。汪曾祺给他回信,说是自己忘记了。后来这篇文章被收入到书中时,还特地将“暖老温贫”四个字加了上去。汪曾祺于1992年10月25日在《文汇报》上写的一篇短文《对读者的感谢》,其中就提到此事。
这段故事,对王树兴的影响巨大。王树兴在《汪曾祺给我的一封信》中说道:“此事过去了好多年,给我的印象仍然非常深刻。这是一个文学大家,对一个文学青年的认真,对自己作品的认真。”在汪曾祺的鼓励和影响下,王树兴从高邮造纸厂一名普通职工,毅然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经过30年的不懈追求,现如今已经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学员,出版《国戏》《裙带关系》《咏而归》等长篇小说三部,并有国外翻译出版和电影改编,中短篇小说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多家选刊转载。王树兴的故事是高邮众多文学文艺爱好者的一个缩影。到2016年底,高邮本地的作家、书法家、摄影家等各类文艺创作协会会员,国家级会员达36人、省级会员达129人。这在一个小县城是少有的。
“一个人与一座城、一座城与一个人”,就是那么的奇妙。2015年,高邮广泛征集城市精神,最终“崇文尚德、求实创新”入选定稿,成为高邮人文化气质的“名片”。秦汉以来,两千两百多载春华秋实,邮驿传九州,运河映唐塔,城市日益繁华,文风日益兴盛,家家户户都以子女知书达礼、学有所得为荣,尊师重教氛围十分浓厚。历朝历代,高邮文人名士辈出,文游台四贤雅集,魁星阁书声朗朗,从秦少游、王氏父子到汪曾祺、吴登云等杰出人士,无不使高邮人民引以为豪。尤其是文学文艺方面,高邮人喜爱十分广泛,既以“古有秦少游、今有汪曾祺”为豪,也不排斥喜爱其他一切文学文艺有成就的大家名人。每年,全国各地都有像追星一样的“汪迷”来到高邮“朝圣”,更让人们赞叹不已。近年来新技术革命迅猛,通信技术日益发达,特别是微信技术开启自媒体时代,交流方式更加便捷,一批批“汪迷”们通过微信群聚集到一起。2016年10月7日,高邮文学爱好者通过手机微信朋友圈自发建立“汪迷文学文艺爱好群”,5天时间迅速满额500人;10月26日,以收录交流汪迷文章为主的微信公众号“汪迷部落”开通。其后,高邮“汪迷群”与上海、北京、扬州等地“汪迷群”建立联系,并分设出“文化旅游”“美食”“影视音乐书画”三个专题群,入群人数上千人,汪迷分布遍及世界各地。通过微信“汪迷群”和“汪迷部落”公众号,世界各地汪曾祺文学爱好者互相交流日益加强,“汪迷部落”公众号每天推送四篇以上汪迷交流文章,单篇阅读量突破一万人,“2016年度汪迷文章人气奖”评选活动1.5万人参与,至2017年6月17日“汪迷部落”关注量达3377人,每周阅读量近十万人次。汪曾祺有一句话:“文学要有益于世道人心。”这是他整个文学创作的核心价值观,即对世道、对人心要有益。他的文学作品讲的都是普通人的故事,让读者感同身受。在“有益于世道人心”的感召下,各地汪迷们越聚越多,“汪迷部落”正成为汪迷们的精神家园,高邮的文化氛围也愈发纯正浓郁。这就是汪曾祺的魅力所在。
赵德清,1972年生,江苏高邮人,机关干部。闲暇之时,不忘高邮师范文学启蒙之路,推崇乡贤汪曾祺文学成就,近年偶涉小说散文创作,组建“一汪情深”微信汪迷群,开通“汪迷部落”微信公众号,致力民间群体文学启蒙与普及,倡导“有益于世道人心”的文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