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曲东杰
听行业大咖剖析“精酿啤酒”发展之路
记者: 曲东杰
陶安军中国啤酒酿造行业的老兵,从啤酒酿造、发酵、包装生产线的操作到工业技术的研究、工程建设设计到德国技术、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在这个行业他一直没有离开,从业经验超过32年,是绝对的行业大咖。本刊曾经报道过20世纪90年代所谓“精酿啤酒”的故事,今天可以听行业大咖给予“精酿啤酒”的建议。
九十年代“精酿啤酒”从业者90%折戟沉沙,而且那前辈们多是啤酒酿造专业人士出身,不像当今时代多数从业者非啤酒酿造专业出身,目前风生水起的“精酿啤酒”应该注意哪些发展问题?
陶安军认为:其一,20世纪九十年代大多数人的失败对啤酒文化重视不够的原因造成的,可能只是把“精酿啤酒”作为一种高消费场所的商品。当时“精酿啤酒”的销售价格超出了时代消费水平来说有点高。其二,当时“精酿啤酒”从业者可能只有利润,没有看到了内涵,作为产业发展如果不用战略眼光去考虑他的内涵,他的发展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当代“精酿啤酒”的这次浪潮是由一些非专业人士来推动的,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们的切入点是“精酿啤酒”文化。20世纪90年代的人和我们当代年轻人的理念完全不一样,他们有一些群体追求的是个性的需求,像有些海归人士,他们的切入点可能就是所谓的“精酿啤酒”文化。当代人的消费理念发展到了从单一产品的享受,上升到享受高品质的啤酒文化。啤酒技术装备与当年比,也有重大的突破。而且从业人员对西方的啤酒装备和啤酒文化的理解比较深。
但是现在不乏有很多人把它作为一种创业的工具,那么他的目标最后可能就是盈利。如果说把盈利放到第一,有可能就忽视了啤酒的品质。如果用用低价原料酿造所谓的“精酿啤酒”,这必定会使行业走偏。特别是不具备业内背景从文化切入的群体,因为他们对酿酒的内涵并不是很熟悉。如果只是为了所谓的个性化而追求个性化,有些从业者就会忽视作为食品工业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律。比如安全、卫生,这些最基本的要求和标准。如果基本的卫生、安全问题做不到,如何谈得上啤酒口感的好坏?但目前“精酿啤酒”的不少从业人员,由于他的工艺技术不是很健全,很多卫生指标不达标,酿出来的啤酒喝了会拉肚子、啤酒发酸,只要一品就知道他的卫生没有控制好,像这样的具体问题如果控制不好,结局可能还是和九十年代一样。
按照我们国家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规定,禁止在商业经营场所内使用压力容器,从事有关的微生物方面的工作需要相应的资质。你觉得现在所谓的“精酿啤酒”自酿人,是否具备酿酒资质?身份是否合法吗?应该如何解决相应问题?
陶安军认为:压力容器的问题是隐藏了的安全性问题。但是压力容器它有三个标准,是不是压力容器有三个标准。那么这三个标准里面其中之一,就是容积只有一立方,那不算。现在做“精酿啤酒”的发酵罐基本上都是低于一个立方的,这就不符合压力容器要求的标准,应该达不到算压力容器的范畴,这是可以规避的,你不要搞太大;其二就是工作压力,啤酒现在基本上是一公斤,问题还不大。另外一个标准就是你的介质是不是有毒?酒本身是没有毒的,但是二氧化碳这种气体,你说它有毒它也有,但是我们又可以喝到肚子里面去。这个在界定上可能有些含糊,在啤酒这个产品里面,你说它有毒,那为什么我们能喝呢?你说它没有毒,那么浓度大,在屋里面排放不掉,可能会使人窒息,这就是个问题。但是由于容积小于一立方米,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关于微生物的控制,由于个人酿造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一定要控制好卫生指标让其要达到规定标准。比如说国家原来的食品安全标准里面就有一条,大肠杆菌含量要低于多少,一般是每毫升不超过三个,这硬指标。但是我国家来对于酒产品在法规上还不明确。从餐饮角度上讲他们必定还是在打擦边球。现在很多自酿者是以餐饮的形式去办,可能正是打了这个擦边球。站在国家的层面上应该加以正确规范但不能把它搞死,可是也不能没有相应的标准要求。
大啤酒酿造商目前对精酿还没有过多的重视,如果大啤酒集团要做精酿啤酒,对目前这些所谓的自酿“精酿啤酒”从业者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会出现什么样的市场竞争格局?
陶安军认为:个人精酿可能一般都是以酒吧的形式出现,因为他取得不了QS认证,他不可能在市场上大规模的生产,智能在本店生产,本店销售。这个的规模不会很大,但是有一点如果这种场所过多,肯定会对大厂的高端啤酒市场有影响,消费者如果真喜欢上这种自酿的新鲜口感,势必会对大厂不利。目前这个问题已经引起百威啤酒的高度重视,百威在中国已成立了精酿事业部。
那么对于大厂来酒吧这个项目,他们也想过要干,可能很多企业经过深思熟虑,感觉管理上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怕做不到位。因为如果管理那么多酒吧店面还需要培养相应的专业人员,有需要和餐饮挂钩,可能超出专业啤酒酿造商的范畴了,这个是大厂的瓶颈。但是如果说作为杀菌远行的这种精酿,比如说瓶装或者用包装容器灌装的“精酿啤酒”,大厂的优势是要比啤酒屋要高得多。
另外个人的啤酒屋的存在是因为它带有文化,有这种元素在里面。如果说大厂要把工业化啤酒推到文化层面上,它需要重新要做很多工作。但是啤酒工业,如果仅仅以大工业来看这个问题,不上升到文化层面这对整个啤酒行业是有不利影响的。比如德国慕尼黑,之所以德国啤酒为什么做得好,有那么大的魅力成为全世界人的追捧,就是因为它的啤酒文化内涵和底蕴十足,这是我们中国几大啤酒集团应该补上的功课。如果你不在文化上下功夫,啤酒节只彰显一些宣传性的内容,没有像德国慕尼黑啤酒节那样,富含相应的啤酒文化元素来彰显它啤酒的内涵,就不可能把全世界啤酒爱好者的眼光吸引过来。
中国的大型啤酒酿造商和行业组织机构,应该如何培养中国啤酒文化,让啤酒文化服务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陶安军认为:大型工业化啤酒酿造商也必须要像啤酒屋一样重视文化。但是,重视文化,这里面有一个障碍存在,国内有规模和一定影响的啤酒节也有几个,分别归属于不同的啤酒集团,几大集团谁都认为自己实力雄厚,不愿意合力共同创办更有影响力的啤酒节,一个国家的产业文化是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共同合力培育的,如果各自为战不利于中国啤酒产业文化发展。
德国的慕尼黑国际啤酒节,它每次都有四五百家啤酒酿造商来参加,包括大大小小的企业。他们愿意为代表德国形象共同合作一起合力去打造这个品牌。那现在我们的几大集团,他们是各自抱有不同的看法,没有看到一次几大集团合力共同创办的中国啤酒节,这个现象会阻碍中国啤酒文化的发展。另外,我们国内几大集团搞的啤酒节,只有形式没有内涵。因为什么呢?一个产业发展到文化层面是需要历史积淀的,不是今天重视啤酒产业文化,明天就造就出相应文化,这不可能。德国慕尼黑啤酒节是把古老的一些东西传承下来的。比如在这个节日上,他们会穿着民族服装,因为这个是巴伐利亚州当地的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大家都穿着古典盛装,包括整个环境的衬托。从古希腊发展到德国,最后在德国形成了啤酒文化,它有将近一千年的积淀。个文化底蕴是积淀出来的,它有很多实的东西可以用元素表达,还有一些内涵,虚的东西。而中国由于历史原因,啤酒也就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积淀出成型啤酒文化的时间还不够,而且大家对啤酒文化的内涵还不够重视,只是在形式上有所重视。
纯手工酿造的啤酒与采用自动化控制酿造出的啤酒,哪一种酒体会更稳定?
陶安军认为:但从稳定性指标考虑,肯定是工业化啤酒稳定。现在有人称手工酿造的啤酒为“精酿啤酒”,这种精酿称谓肯定是不对的,为什么?如果说精酿,工业自动化酿造出来的啤酒才能称为精酿,因为它每一个指标都是可控的。正负偏差可以做到0.2,而国家的规定0.5。手工酿造的啤酒是不可能达到这个标准的。经过对比手工啤酒精在哪里?依照指标评定只能称其为特色啤酒。工业化生产的啤酒,由于它的销售半径比较大,质保需要一年,所以它必须要经过巴氏杀菌的处理,同时患要考虑因到市场批量问题,大工业化生产不可能估计到每一个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因为大厂做不到。而手工啤酒的优势就是能够彰显自己的个性,因为它规模小手工酿造工艺可以灵活调整,能够做出彰显个性的啤酒,它不应该被称为“精酿啤酒”,准确的概念应该是特色啤酒。所以特色啤酒的“特”,你一定还要遵循食品发展的基本规律。你不能太过奇特,奇特的话可能只适合个性人。它也必须遵循食品科学的内在规律。
目前业内刮起了一股“精酿啤酒”啤酒酿造设备流行大风,未来这些所谓的精酿小设备会有何种发展前途?
陶安军认为:肯定会优胜劣汰,一个产业刚兴起的时候,会有很多企业蜂拥而至。一个产品一般要历经四个期,就是诞生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这是经济学里的一个规律,一个数学模型。
那么当你这个产业刚兴起的时候,它属于上升期的时候,会有很多人进入。行业发展到什么时期、用什么标准判断?要看涉入这行的企业进入数和退出数的差额,很容易分辨出增长还是下降,也很容易察觉出这个产业属于哪个发展周期。比如行业发展高峰期,意味着进来的人和出去的人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如果是增长期,那就意味着有很多企业进来的,有很多人从事这个行业,现在行业的表象就是如此,有那么多人在从事精酿。所以说当行业都发展起来的时候,进来的人多,退出去的人少。等行业发展到竞争状态的时段,态势形成以后,很多企业会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它都会遵循这个规律,有竞争就会有人被淘汰,有人生存下来。C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