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王幸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062-01
语法教学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难点。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研究发现,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能在几分钟内讲清一个知识点,比较适合语法教学。本文就微课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作用及设计语法微课的原则进行探讨。旨在通过微课这一新形式,更好的开展初中语法教学,提高语法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微课在语法教学中的作用
大部分初中生在小学时语法基础薄弱,加上初中每周英语课时比较有限,使初中教师很难有效开展语法教学。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初中生学好语法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对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他们对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和按需选择学习内容的需求(陈亚飞, 2016)。微课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优势主要通过微课自身的特点反映出来:
1. 微课有助于因材施教
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微课进行讲解,能够将学生作为主体,充分考虑自己班学生的学情,把学生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制作成微课。在课前根据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和新知识所需的衔接知识点设计制作好微课,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先看此微课,为新课做好准备,带着问题上课。每个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大不一样,那么课后的学习也显的尤为重要,如何能让“吃不饱”的孩子“有的吃”,“吃太饱”的孩子“能消化”就值得我们思考了。我们可以借助微课的形式设计符合孩子个性化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2. 微课有助于自主学习
微课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微课上传到网上,时间和地点可以选择,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学生便可以随时点播学习,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的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快慢。通过学生把握的程度进行反复、暂停播放,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主学习。
二、微课设计的原则
在微课开始之前,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十分熟悉,根据学生语法学习实际情况合理的制定微课视频,突出教学重难点,内容要简单明了有针对性,注重效率。
1. 结合课堂疑难进行微课视频的实用性设计
实用性是微课制作最实际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时必须保证微课中包含了教材内容,用以成功解决学生语法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现在完成时之后,总是感觉这种时态和一般过去时有某些相似,做题时总是混淆。那么如果我们有个微课刚好讲解的是这两种时态的联系和区别,那么对他就会很有用。这是因为学生先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某个难题,想利用微课来解疑,这时是有意注意在起作用。学生回家做校本遇到问题时,观看微课,能有效解决他的疑惑,提高做题正确率。
2. 把握学生水平进行微课内容重点性设计
在微课的设计中,教师成为教学资源的提供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与组织者以及疑难问题的解答者。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可以控制教学视频的进度、提出问题、与同伴交流,从而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微课的质量就至关重要了。教师要吃透要讲授的知识点,淡理论,重应用,一个微课只是几分钟,因此每节微课视频选择的语法知识应注意少而精,只讲述一个语法知识点,只解决一个问题,切忌贪多求全。设计内容以浅显,易懂为主,并且要视情况拓展一些有用信息,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去运用。
笔者讲授现在完成时这堂课时,设定了三块重点内容:(1)现在完成时态的句型,构成及用法。(2)现在完成时与一般过去时用法的区别。(3)过去分词,瞬间动词与延续性动词在现在完成时态中的运用。但当天的作业中就发现学生总是混淆现在完成时与一般过去时,笔者制作的微课就以现在完成时与一般过去时用法的区别为主要内容展开,同时设计一些选择题,填空题让学生训练正确运用该语法,事实证明效果良好。
3. 结合语法知识进行微课视频的趣味性设计
传统的语法教学都是教师讲一大堆语法规则,枯燥无味,学生则是死记硬背规则,这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乐趣和积极性。微课教学可以在语法讲解时候加入图片或者音频或者视频或者三维动画,以吸引的形式让学生主动求学。同时也需要我们老师费心思的,对于文字语言的使用要非常的考究,甚至有时候每句话都得反复的去打磨推敲。
例如在講解be going to 表示将来的时候,学生容易丢掉be 或to,或者后面的动词不知道用原形,所以我们可以拿一个我们熟悉的人来举例,这个人有拖拉磨蹭的习惯,The boy always says, Im going to do sth tomorrow. But he never does. 所以我们给他取个有趣的名字叫做“Mr. be going to do”,然后通过图片等多种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让学生造句,如:Im going to brush the shoes tomorrow.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很快熟记了be going to do 结构。
参考文献:
[1]陈亚飞 “基于微课视野下的人教版《英语》教材教学探究”,《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6年第1期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