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蕊+陈军
内容摘要:随着中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随之而来的是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如何推动地方高校教育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已经成为众多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许多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学科设置上,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在素质结构方面存在偏差,本文通过剖析地方高校网络舆情分析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及成因,探讨复合应用型专业舆情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及实践路径。
关键词:地方高校 舆情 人才培养 困境 出路
一、地方高校网络舆情人才培养困境及成因
1.舆情专业建设与地方社会和经济需求脱节
在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地方高校以其人才储备、智力资源、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优势,成为地方经济發展中的引领力量。而区域经济的不断转型、地方产业的不断升级,使得地方政企业对创新型、高层次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网络舆情专业就属于一门新兴的专业,尤其在网络时代,对媒体和舆论的把握,直接关系着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所以,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对具备专业的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应对和引导能力的人才需求是很广泛的。而一些地方高校虽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培养目标,但并未将网络舆情的实践能力培养列入到课程体系构建中,导致专业建设与地方政企业的实际需求脱节,无法填补在网络舆情人才上的短缺和失衡,有些高校即便是开设了舆情类课程,也基本是以传统的新闻传播学课程为主,辅助一些简单的网络信息管理与舆情理论类课程,缺少系统性、完整性和特色性。
与传统主流专业相比,网络舆情专业属于边缘型专业,缺乏相应的刚性师资队伍、稳定的实践设备、充足的科研发展资金及完备的实践基地,而这些专业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支持,除非取得一定的教学科研成果才会得到决策层的政策支持,但网络舆情团队建设及成果的取得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若一蹴而就,很容易使人才培养机制呈现功利化倾向。
2.地方高校社会服务意识不强
许多地方高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把握不准,如地方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对于网络舆情信息监测与预警、舆情分析与管理等方面的服务需求把握不明确,导致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设置上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地方高校网络舆情社会服务意识不强的原因有三:第一,地方政府未能配备完善的高校服务社会的政策环境;地方高校与当地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的配套制度未能及时供给;地方财政支持政策力度不够;校政企合作宣传政策宣传强度不足;合作成果奖励评估机制不太健全等,这些都制约着地方高校在进行地方舆情服务时的能力发展。第二,网络舆情属于新兴专业,大部分地方高校在其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组建和人才培养机制上还属于探索阶段,社会服务多注重短期经济效益,缺乏长远规划,使得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服务之间未能形成稳定的供求关系。第三,许多地方企业总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对本地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及科研水平持质疑态度,不愿接受本地高校提供的网络舆情技术支持,也不愿引进地方院校培养的网络舆情人才,却盲目追求重点院校与科研机构,高价购买网络舆情服务及外聘技术人才。
3. 新兴专业配套发展经费相对短缺
高校科研教研配套经费的来源主要是依靠政府拨款,但国家拨款政策主要向985、211等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偏倚,地方高校所获经费比例较低。此外,申报科研项目也是高校配套经费来源之一,但对于网络舆情这类新兴专业来说,政府在划拨科研经费时也会倾斜于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这类的舆情研究院所,或是像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这些国内重点高校的项目,相对匮乏的课题经费只能勉强维持课题的结题或科研团队的培养,没有盈余的部分用来进行本科人才的培养和地方企事业单位的服务,而这又必然会反过来影响地方高校对毕业后可直接服务地方的网络舆情人才的培养。
4.网络舆情专业师资人才引进困难
网络舆情专业是一门融合了传播学、新闻学、舆论学、信息管理、软件科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性学科,而同时具备这些学科背景,又拥有丰富的数据监测、舆情分析、舆情管理实践经验的全面性人才非常稀缺,这些人才大多愿意留在国内知名的专业舆情研究院所或重点高校舆情实验室,地方高校要引进这些高层次复合型师资人才比较困难,只能将原有的传统专业教师进行培养转型,但这样就加剧了教师队伍结构的不平衡,一些特别专业的舆情类课程任课教师青黄不接。所以,面对这样的新兴专业,地方高校不仅师资总量不足,且顶尖的学术带头人比例偏低,严重影响了新专业教育质量的提高、科研教研工作的发展及服务地方的含金量。
二、地方高校网络舆情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
地方高校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具有深厚行业背景、学科专业设置单一、服务特定行业的重点高校,而是在该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并具有一定实力和特色的基础上,为寻求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强化应用性、凸现工程特色,具有浓郁人文精神的教学型现代大学。也就是说地方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更强调突出应用性,着力多学科融合催生特色专业;补短板、保长板,增加容积量。如网络舆情相关课程设置,不一定直接针对于传播学专业学生,制订出舆情人才培养所需的跨学科跨专业教学方案(如舆论学、传播学、统计学、公共管理学、网络分析工具和模型制作等),实现跨学科专业之间的资源共享。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社会转型阶段,容易滋生很多利益冲突和复杂矛盾,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低门槛进入,使得民众能在极快的时间内将矛盾冲突,以图片文字的方式上传到网络,网络平台的广泛传播性会在短时间内引发高关注度的网络舆情事件,如不能及时有效地疏导和应对,必然会对和谐社会的安定团结造成巨大影响。尤其是很多地方基层,由于缺乏专业的网络舆情预警和应对人才,在舆情危机来临时,无法应用有效的管理机制作为政府、社会、公众的沟通纽带,所以,地方高校的网络舆情人才培养和舆情素质教育对于整个地方社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endprint
三、地方高校网络舆情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路径
1.基础性的专业训练、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而建立的实践教育平台。秉承“宽口径、厚基础、强后劲”的人才培养理念,在教学过程设计中让学生能掌握舆情调查、监测、分析、引导的实践技能;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以社会所需要的核心竞争力为准绳,让学生直接进入真实的舆情工作流程,帮助学生在市场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2.适应性的通识教育、多元化的开放体系而建立的创新教育平台。可将网络舆情相关课程设置为通识类教育课程,任何学科专业的学生都可以选修。还可联合学工,组建微博联络团、校园网络舆情监测小组,负责院校内日常微博舆情信息及其它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与反馈工作。该平台的打造不仅使网络舆情教育成为常态,更创新性地将大学教育与校园管理合二为一,使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主动参与学校事务管理、表达自身利益诉求。
3.依托于高校舆情研究实验室、地方政企的精英教育平台。从在校本科生中甄选优秀学员组建精英小组,进入高校的舆情实验室见习,接受“双师型”的产业教授、业界专家的指导,并协同导师完成科研与项目任务,还可对同一个项目任务设置“团队激励机制”,优胜者将得到院方向地方政府企业推荐和定岗实习的机会。
4.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经过笔者的调查、摸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适应地方需求的舆情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地方高校网络舆情专业可设置八门专业核心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新媒体理论与实践、传播学基础、舆情概论、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网络舆情案例分析、数据挖掘理论与应用、危机公关与声誉管理。在舆情实训课程上,可设置静态网页设计与制作、XML基础、Java Script、CSS、舆情监控系统初级等。
参考文献
[1]刘艳娥.大数据时代网络新媒体专业整合传播人才培养的基本逻辑与基本定位研究[J].云梦学刊,2016,(3):137-141
[2]章国平.当前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困境与出路[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9,28(3):287-290.
[3]郭军,彭晓华.关于地方性多科性本科院校非师范专业建设的思考[J].娄底师专学报,2002,(4):82-84.
[4]于仲安,梁建伟.地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22):36-38.
[5]毋建军.基于舆情及资讯分析方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3(9):122-127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4B220);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软科学人才基金项目(2014BDH129);湖北工程学院校级社会科学项目(201528)]
(作者單位:湖北工程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