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主体间性角度下的《春晓》三种英译本对比分析

2017-09-27 16:14朱眉霖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9期

朱眉霖

内容摘要:主体间性是一个哲学概念,主要讨论相关主体之间的联系与交流。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译者主体间性主要关注不同时间与空间之间,译者和其他翻译主体,如原文文本,原文作者,读者,甚至翻译发起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综合考虑以上要素对翻译产生的影响。因此,本文从译者主体间性出发,对比分析了汉诗《春晓》的三个英译本,以期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诗文英译的发展。

关键词:译者主体间性 春晓 译本对比分析

1.引言

译者主体间性是翻译研究的热点之一。从对于主体性的研究转向对主体间性的研究亦是当代哲学的发展趋势,对于译者主体间性的研究亦是如此。但译者主体间性与西方哲学所研究的主体间性联系紧密但也不尽相同。中国古诗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学形式,其翻译研究自19世纪以来开始引起中外学者的关注,其翻译挑战性一直都是学者译者津津乐道的话题。而充分发挥译者主体间性对于中国古诗文的英译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将试从译者主体间性出发,对比分析孟浩然诗《春晓》的三个译本,以期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诗文英译的发展。

2.译者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源于20世纪西方哲学研究的一个范畴,主要研究一个主体如何与其他主体产生联系和交流,不同主体之间的地位是平等共生的,且应能够互相理解,对话,交流。主体间性这一概念可防止个人思想与实践滑入极端个人主义与边缘化的深渊,甚至阻止社会人伦的丧失。

与西方哲学所研究的主体间性类似,译者主体间性主要关注翻译主体之间的对话。翻译活动并非单纯的语言转换,而是不同翻译主体之间的对话交流。体现在翻译活动中,就意味着译者本身作为翻译主体之一,可能不仅需要考虑原文作者的文字风格,生平,写作目的,尝试与其进行对话与交流,可能还须尝试与译本读者进行对话,了解他们背景,预期,甚至品位,而且有些时候,翻译的目的,或来自出版商的要求也会成为另一个需要与之对话的翻译主体。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译者主体间性的发挥并非否认译者作为翻译主体之一的主体性,而是通过翻译主体间的充分交流,达到一种均衡,呈现最佳的译本,而非过度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或过于强调其他某个翻译主体的影响。

3. 译者主体间性角度下的春晓三英译本对比分析

3.1 春晓原文及其三个英译本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Version 1:

This morning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Not wake up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Xu Yuanchong)

Version 2:

How suddenly the morning comes in Spring!On every side you can hear the sweet birds sing.Last night amidst the storm-Ah, who can tell,

With wind and rain, how many blossoms fell?(John Turner)

Version 3:

Slumbering, I know not the spring dawn is peeping,

But everywhere the singing birds are cheeping.Last night I heard the rain dripping and wind weeping,How many petals are now on the ground sleeping? (Wu Juntao)

3.2 春晓简介

孟浩然雖诗风简洁,但其字里行间常充满对于简单人生的深刻阐释。春晓作于其隐居湖北鹿山期间。诗中描绘了作者于某个春日早间醒来,春光明媚鸟儿啼鸣,然而想到昨夜风雨,雨打花落,不免心生怜惜,因其本也为美好春景的一部分。作者并未直接描写春日景色,但寥寥几笔,生动道出了春日的盎然,也暗示夜雨,落花,鸟鸣,皆春日的一部分,虽心生爱怜之情,但生活从来都不是完美的,而这样的春日,恰恰是最真实美好的。

3.3译者主体间性角度下的春晓三英译本对比分析

3.3.1 译者与诗人间的对话

基于以上简介可以得知,虽然诗人对落花心生怜悯,但依然以对春日的怜爱为主,全诗表达了其对生机勃勃的春日赞美与享受,虽未直接描写春日美景,却于简洁的叙述之中生动传达了春日的美好,第一句便直入主题。

然而许渊冲译本通篇只表达了作者对于风雨与落花的哀思和怜悯,至少于字面意义来看,多哀叹之情,鸟鸣被处理成悲鸣,让人难以联想到雨过天晴与生机勃勃的春日,因此可说许译与诗人的对话有所不足。而相比之下,另外两个译本则相对更客观一些。比如Turner的译文中,将“啼”拟人处理为多暗示积极意义的动词“sing”,Wu处理为描绘鸟叫的动词“cheep”,而非许译中的“cry”。另外,在诗最后一句的处理上,许译处理为感叹句,另两个译本处理为相对柔和的疑问句,也更好地传达了诗人爱春惜春的美好感情。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如上所述,Turner和Wu译在与诗人充分对话的同时,也分别充分发挥了其作为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产出了效果良好的译本。

3.3.2译者与读者间的对话

中文古诗文的读者多并不熟悉中文古诗文的行文用词手法,因而对其艺术之美很难体会,这就使得译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也变得尤其重要。而以上三个译本当中最为不同的就是Wu译中拟人手法的使用,Wu通过别出心裁的动词选择,赋予了春晓,啼鸟,风雨,花瓣生命,流畅且达意地向读者传达了诗人爱春惜春,真情真景的情感表露,在这一点上,Wu与读者之间的对话与其他两个译本相比可说更胜一筹。endprint

比如诗第一句的处理中,Wu译使用了“peeping”这一表示偷觑的动词,暗示诗人昨夜好眠,白天不知不觉悄然来临,春日的慵懒与满足跃然纸上,相比之下许译中的作者是被鸟的哀鸣声吵醒,这才发觉雨打花落,不由哀叹;Turner虽也采用了“come”一词来表示天亮,客观达意,但“peep”显然更加具体雅致。另外在尾句“落花”的处理上,许译和Turner的译本都处理成客观达意的动词“fall”,而此处的处理上,Wu虽有自己的解读,但并未逾矩,其译本中沉睡(sleeping)的花瓣(petals)更佳地传达了春日风雨落花的诗意。所以可说Wu在与读者的对话中,既充分与诗人和读者进行了交流,考虑到诗人本身的诗作背景和读者的审美预期,也在译本中通过精妙的动词处理,充分且恰到好处地发挥了其作为译者对原文的解读,译者,诗人,读者之間交流充分,最终得出效果更胜一筹的译本。

4.结语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见,翻译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尤其是中国古诗文的翻译。译者主体间性的发挥对翻译各主体间的联系和交流,以及译本最终效果有着很大影响。译者如果能在与其他翻译主体充分交流的前提下,充分恰当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有助于避免有失偏颇的解读与翻译,最大限度地还原中国古诗文的意境,以进一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播,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间性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周莹 and 南方,走向成熟的译者主体性理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8(5):p.117-121.

[2]张轶哲 and 文军,主体间性在汉诗英译中的体现.外国语言文学研究, 2008.1:p.017.

[3]周俊博 and 吕红星,从“三美”角度对比分析《春晓》的四种英译.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11): p.223-224.

[4]武利军,从主体间性把握译者与文本的关系.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1):p.82-85.

[5]靳秀莹,主体间性与译者主体性.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p.62-63.

[6]许钧,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3. 35(4):p.290-295.

[7]唐桂馨,傅雷与罗曼·罗兰——译者与作者,跨文化视角下翻译主体间性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S2):p.198-201.

[8]胡少红,主体间性视域中的译者主体性反思.外语学刊,2014(01):p. 108-111.

[9]孙瑜,《浮士德》汉译者主体性及主体间性研究.2013,复旦大学.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