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复初期台湾文学面貌概观

2017-09-27 10:50杨雨晨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9期

杨雨晨

内容摘要:光复初期台湾文学上承日据时代的文学思潮,下启后来台湾新文学的茁壮与繁荣。我们从主流严肃文学中的散文、小说、诗歌及戏剧四种文学体裁可以一窥这个时期台湾文学的面貌。

关键词:光复初期 台湾文学 严肃文学

光复初期的台湾新文学中严肃文学成为文学发展的主要脉络,在此时期现代性还没有广泛蔓延,文学环境也不稳定,人们没有闲心闲情去创作与欣赏通俗文学,也没有余心余力去致力于开凿纯文学的园地,严肃文学对于人们认识现实、干预现实的要求而言,就成为最适合的表现形态。那么,成为主流的严肃文学在各种不同的文学体裁上是怎样体现的?

一、光复初期的散文

光复初期的作家们重建文学创作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散文。散文,尤其指关注社会问题与文学自身问题的杂文,成为我们认识光复初期台湾文学最常用的途径。作家们在不同的报刊上发声,除了杨逵外,台湾本土的作家们也积极建言,如战前即已露头角的吴浊流《针对日语废除的管见》(1946)、张文环《关于台湾文学》(1946)、龙瑛宗《从台南到台北》(1947)、叶石涛《一九四一年以后的台湾文学》(1948)等,光复后出现的新秀如赖明弘《重建祖国之日》(1947)、王莫愁《彷徨的台湾文学》(1948)等。赴台的大陆作家们也抱着极大的热忱纷纷投入其中,如“二二八事件”之前的许寿裳、台静农等人对鲁迅及其作品中五四精神的介绍与发扬,而后在“桥”副刊论争中抒发见地的歌雷、骆驼英等人对新文学发展方向的献策等。这都使得光复初期的杂文蓬勃兴发,显示出思想的碰撞与交流,也使杂文为促进文学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二、光复初期的小说

光复初期也有很多作家投入到小说创作之中。除吴浊流、龙瑛宗等作家的创作之外,一些文坛新秀写出了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其中令人瞩目的是几篇刊登在“桥”副刊上的短篇小说。依据林瑞明的研究,“桥”副刊所刊出的省级作家的小说有《苦瓜》(蔡德本)、《美子与猪》(黄昆彬)、《叛徒》(邱妈寅)、《高铭戟》(叶瑞榕)、《女扒手》(王溪清)、《拾煤屑的小孩》(謝哲智)、《三月的妈祖》(叶石涛)等较突出。在光复初期所出现的小说中,吴浊流的中篇小说《波茨坦科长》是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小说讲的是汉奸特工科长范汉智在抗日战争之后,抓住机会摇身一变成了“接收大员”,利用这个身份对政府当局和整个社会“行骗”,从中获利以填补自己的金钱欲望。小说一方面以其妻玉兰的想法表现出对这个人的批判,另一方面也通过其言行让读者自己体会到范汉智的贪得无厌。小说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独具匠心,使它成为一部讽刺佳作。

三、光复初期的诗歌

在光复初期,成立于1942年的“银铃会”是台湾唯一的诗社,其社刊《缘草》也是唯一的诗刊。以1945年为界点,“银铃会”可分为两个时期。前一时期是成立期,“台中一中的学生张彦勋、朱实和许世情三人因对新诗有兴趣,乃于1942年发起成立‘银铃会,并将习作新诗,以油印的方式出刊,命名为《缘草》。”后一时期是发展期,林亨泰、詹冰、萧金堆等人加入,成员们努力跨越语言的障碍,为光复初期的文坛弥补诗歌的缺失,而从《缘草》改名《潮流》也能看出,此时期的“银铃会”诗人注目外部世界,关心社会现实。直至1949年4月,这股“潮流”在“四六事件”后被迫终止。在第二阶段中,比较突出的有詹冰和林亨泰。詹冰是一位知性诗人,诗歌创作以新诗为主,代表作有《液体的早晨》、《太阳、蝴蝶、花》、《实验室》等。他在诗歌写作上的开创性从此时一直延续到“笠”时期,例如其诗《自画像》,就是台湾图像诗的发轫之作。而林亨泰诗作颇丰,既作诗,亦发表文学评论,代表作有《书籍》、《虐待》、《二倍距离》等。他的创作中满载对社会的复杂认知,传统、现代与乡土在其诗作中皆有显现。

四、光复初期的戏剧

在戏剧重建方面,据彭瑞金《台湾新文学运动40年》介绍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及组织,例如张文环、王玉泉等人结合宋非我、江金章组成“圣烽演剧研究会”演出《壁》、《罗汉赴会》等;王育德在台南组织“戏剧研究会”自编、自导、自演独幕剧《幻影》;黄昆彬编有独幕剧《乡愁》;张武曲、杨文彬等人组织“台湾艺术剧社”公开演出,戏剧重建所演出的剧种除了新剧还包括歌仔戏等。于1946年上演的二幕话剧《壁》真实反映了光复后台湾劳工阶层的困境,这表明了在戏剧创作中台湾作家直视台湾激烈的社会矛盾的现实,以及关注民众生存问题的创作态度。“二二八事件”后,戏剧的热潮遭逢冰雹。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