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关系

2017-09-27 17:04曹艳婷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4期
关键词:生命学校发展

曹艳婷

【摘要】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教育活动是由教育者、教师和教育影响三个要素构成。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物质存在和运动形式,它具有有限性和无限性。普罗泰拉有一个著名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的尺度”

【关键字】教育有限性 无限性 社会

· 【中图分类号】G40-02

学校教育是学生在专门的场所接受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并在教育的过程中唤醒人的潜质,并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学校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给予人一生的影响是无限的。

一、教育的有限性与无限性

(一)人生命的有限性与思想的无限性

人是双重生命的存在,即使作为生物体的自然性生命,又具有人所独特的精神性生命。这种有限性是指:生命的有限性;生命的不可控制性;生命的不可逆性;生命的社会依赖性。人只有在社会中才可能有生命的价值。 人的生命只有匆匆的七八十年,我们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年限最多也是30年,所以说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在学校所学习的知识也是有限的。但是,我们所学习的知识是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经验,是沉淀了的文化,我们阅读名人名著。例如马克思,他已经逝世多年,但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让人常读常新,总能给人以启发,2008年他被评为千年思想家,足以说明他的思想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并且不断的影响下去。还有我们教育学领域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他生于17世纪,主要的著作是《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他这些著作里面的很多观点对我们21世纪的教育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名人的思想对人类的影响是无限的。

(二)学校教育的有限性与文化再生产的无限性

对人而言,学校教育只是个体生命历程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并非全部环节,他在学校中受教育的时间非常有限。就学校的一堂课而言,无论对教育目标设置的多么理想,对教学内容选择得多么美好,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多么奏效,教学时间也是个常数。与时间一样,个体开展教育活动的空间无疑是有限的,所以说学校教育是有限的。而学生在学校里面学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日常的行为规范的标准,学生把价值观、人生观从外部的行为内化为自己的行动,这些观念对学生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学生懂得如何成为理想的自己,,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如何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用自己在学校中习得的知识生产出更多的知识出来,从而再生产了文化,使我们的文化更加多元。这种再生产出来的文化可以一直传递下去,传递的时间是无限的,所以说教育再生产出来的文化具有无限性。

二、教育有限性和无限性的关系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而我们的教育也如同一致。教育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是相互依存的,教育的有限性的存在以教育无限性的存在为条件,一旦不存在教育的无限性,也就无所谓的教育有限性了。近些年来发生一些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人格扭曲,给教育界、社会敲醒了警钟。浙江金华的中学生徐力弑母,北京的14岁男孩残忍地杀害同学的妹妹,某大学女学生向老师泼开水等事件,说明我们的学校教育是有限的,有缺陷,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同理,教育无限性存在也以教育的有限性存在为前提。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告诉学生其次教育的有限性与无限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教育的有限性和教育的无限性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教育无限性,原本是教育的有限性的也可以转化为教育的无限性,原本是教育的无限性也可以转化为教育的有限性。

三、合理对待教育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教育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同一性是指教育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相互依存与相互转化。我们应该平等对待二者,承认二者均有存在的现实性和合理性。教育的有限性与教育无限性之间相互对立斗争是不可避免的,只有矛盾双方的相互对立和相互斗争,打破原有条件的界限,才使一个事物转化为其他的事物,不断地向前发展。例如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自1981年起,我国共出版了三版《守则》 ,我们对某段时期内对学生做出行为规范的要求,这是有限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要不断的去修改,这是无限的。正是由于以前的规范不适合现在人的发展要求,产生了矛盾才促使我们去改进。我们要利用教育的无限性与教育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斗争、促进教育的发展,使教育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就是使个人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社会化是人通过学校的教育,获得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在社会上生存。而在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力,在个人的整个社会化发展过程中,教育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接受教育、获得知识的过程,教育的不断发展,是为了使个人更具社会适应性,使个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教育的作用下,个人为了自身的发展,不断地去适应社会的变化,而教育在一适应过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通过教育使个人懂得如何发展自己,如何去适应社会变迁,教育使个人更具社会适应性。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够更好地促进二者的共同进步。个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社會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必然对个人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这就要求个人不断提升自我,不断的接受先进教育,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可见,学校教育在知识层面上的传授是有限的,能使人获得现有的新知识,同时它又在培育创新型人才,激发人的潜能,塑造人的个性上的作用是无限的。

参考书目: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54

[2]田春利.论基于生命有限性的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12-16

[3]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

0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命学校发展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学校推介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