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云》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的影响

2017-09-27 23:21冯利辉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5期
关键词:城邦农庄柏拉图

冯利辉

【中图分类号】K1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291-01

公元前403年,雅典民主派推翻了以克里底亚为代表的三十僭主政权,恢复了民主制。但是,三十僭主的残暴统治留下的是一个混乱的雅典。为了稳定民心,民主派颁布了政治大赦令,对公元前415年渎神案以来的政治犯实行宽大政策。为了重整社会秩序,雅典当政者们开始重新修订法律。但是,公元前399年,雅典突然向苏格拉底发难,指控他不信城邦的神灵和败坏青年,并最终判处苏格拉底死刑。在一些西方学者笔下,这一事件的悲剧性仅次于耶稣殉难。耶稣的殉难主要归咎于昏庸独断的罗马总督,而导致苏格拉底被判死刑的却是以民主见称的雅典城邦。苏格拉底并没有真正的犯罪,而只是“思想犯罪”,何以就被“民主”的雅典法庭判处死刑呢?学者们历来争议颇多,但主要是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苏格拉底应该被判死刑,他的死是由于其本身的偏见造成的,不应责怪雅典的民主制;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雅典不应该处死苏格拉底,雅典的民主制存在缺陷。[1]笔者在查阅了柏拉图和色诺芬等相关著作后,发现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云》和指控苏格拉底的罪名有很大的关系。

控告者指控苏格拉底不信城邦诸神并且引进了新的神,证据之一就是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云》。我们首先来看看这部喜剧的具体情况。

《云》剧主要写的是一个富有的农庄主在战争期间贫困潦倒,全家流入雅典城内,儿子染上赛马赌博等恶习,使他负债累累。因此他到苏格拉底的“思想所”去求学,以学到一番颠倒是非黑白的论辩本领来逃避债务摆脱困境。苏格拉底觉得农庄主太笨了,不愿意教他。农庄主就派他的儿子来向苏格拉底学习,最后农庄主的儿子学会了颠倒是非黑白的诡辩术,说退了那些前来要债的人,可是他的儿子却步入了歧途,殴打父亲,道德堕落了。农庄主悔恨不已,一把火烧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所”。阿里斯托芬围绕着农庄主和儿子求学的过程及结果,将苏格拉底描绘成玩弄诡辩的智者、有无神论倾向的自然哲学家和禁欲主义道德家,竭尽所能讽刺挖苦“苏格拉底”及其“思想所”。剧中当农庄主进行入学仪式时,苏格拉底手舞足蹈呼唤三位神:无垠无涯的“气”,光明灿烂的“以太”和庄严神圣的“云”。苏格拉底还告诉农庄主:新神“漩涡”作为自然的动力已经取代宙斯为王,它驱动云风雷雨运行。[2]这种怪异的思想和行为惹得观看喜剧的民众大笑,但是它留下的恶果也是剧作者及苏格拉底没有想到的。

据说《云》剧上演时苏格拉底上场时,观众席上的苏格拉底本人还站起来当众亮相,由此可见,苏格拉底对该剧的嘲谑并不在意。但是《云》剧的演出效果却加深了公众舆论对他的误解和偏见,剧中苏格拉底信的新神以及他颠倒是非黑白的“思想所”,给雅典普通民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晚年苏格拉底被审判时,控告者以此剧为证据,说明他不信城邦诸神,引进了新的神。雅典民众的偏见在此时起了一定的作用,加上控告者的煽动和苏格拉底平时怪异的思想行为,民众是很可能相信苏格拉底确实不信城邦神而引进了他自己的神。阿里斯托芬刻画此喜剧形象的时候,本意不是如此,只是借苏格拉底为幌子而针砭时弊,而苏格拉底的相貌丑陋,平时行动乖张,经常赤脚穿街走巷找人辩论的形象比较适合当喜剧角色,可是《云》剧却成为控告苏格拉底的舆论基础。

因此,苏格拉底在《申辩篇》中为自己辩白时,首先就针对这可怕的公众舆论进行辩解。“他们说,有个聪明人名叫苏格拉底,他既懂天文,又对地上的一切事物加以钻研,还能使较弱的论证变得能够击败较强的论证。……因为那些听到这些谎言的人会假定研究这些事情的人一定是个无神论者。此外,这些原告人数很多,他们对我的控告已经有很多年了。”[3]苏格拉底指出这些“凶恶的原告”把这些偏见告诉青少年时,没有人替他辩护,致使现在很多青年人对他的误解难以消除。而现在他也找不到“原告”来进行申辩,因为控告他的人太多太分散了。 “我必须试着在我可以说话的短暂时间里,消除多年来在你们心中留下的虚假印象。但愿最后我能够达到这样的结果,先生们,因为这样的结果对你们、对我都有益;但愿我的申辩是成功的,但我想这很难,我相当明白我的任务的性质。”[4]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苏格拉底自己也非常明白,他在雅典并不受欢迎,而要消除这多年的舆论“偏见”很不容易。

苏格拉底对不信城邦诸神进行了坚决否认,他说:“没有人能够指出我不向宙斯、赫拉以及他们一类的神献祭而反倒向新神献祭,也没有人能够指出我指着什么别的神起誓或提到什么别的神的名字。”[5]这是苏格拉底正面的否認不信城邦神,而对于他有没有引进新的神却没有进行辩解。然而当时的雅典民众对于苏格拉底平时经常说到的“神的声音”、“神谕”有很深刻的印象,那么为什么就只有苏格拉底听到了神的指示呢?那会不会是苏格拉底自己的神呢?如果有谁煽动了这种偏见的公众情绪,那么审判的结果就可能会受到影响。

指控苏格拉底的另一项罪名“败坏青年”在《云》剧中也有体现。剧中苏格拉底教育农庄主的儿子“非正义因”——使年轻人不愿进学堂,滋长淫靡之风,不敬神,成天在市场游荡,专事奸诈的诡辩;还使青少年形体扭曲发育不全,懒怠娇惰沉沦堕落等。剧本虽然不针对苏格拉底,但这种如何教导青年使坏的剧情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是深刻的。而在实际生活中,苏格拉底经常找一些著名的政治家、诗人或者工匠进行辩论,检验他们是不是比他聪明。结果发现那些炫耀自己无所不知的人,只是在某些领域里有智慧,而他们还不承认自己在其他领域里无知。因此苏格拉底认为他们都没有他聪明,因为他知道自己无知。这就是苏格拉底信奉的“自知我无知”才是智慧。可是,这样的观点使那些经常与他辩论的人恼羞成怒,或者被苏格拉底辩得哑口无言。青年人看到这种情景后觉得很有趣,愿意跟随他学习辩论术。因此有很多青年人追随他,倾听他同别人论驳,并且仿效他去同别人辩论,非难他人自以为是其实根本无知。青年人仿效他的这种做法,无疑会使人们觉得苏格拉底教坏了他们,因为这种辩论法常常使得别人很恼火。公众心中本来存有的偏见与这种实际情况相结合,就会指责苏格拉底给青年灌输了错误观点。

参考文献

[1]I.斯东:《苏格拉底的审判》,三联书店1998年版;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前者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苏格拉底被处死的原因,指出苏格拉底的被处死是罪有应得;后者则多方批评雅典的民主政治,认为雅典的暴民政治应当为苏格拉底的死亡负责。

[2]参见阿里斯托芬:《云、马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23页;近代学者的讨论见汪子嵩等著:《希腊哲学史》(2),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7-358页。

[3](古希腊)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申辩篇》,18B-C。

[4](古希腊)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申辩篇》,19A。

[5](古希腊)色诺芬著,吴永泉译:《回忆苏格拉底》,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一卷,第一章,第十一节。

猜你喜欢
城邦农庄柏拉图
农庄
玉米人农庄
古代雅典经济责任审计探微
学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城邦与公民思想及启示
论《理想国》中的城邦正义
农庄里的羊圈
柏拉图之椅
让大脑绕个弯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