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浪
【中图分类号】G424.1
从教15年了,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总感觉课堂教学不够高效,学生掌握知识总不得法,于是顺应目前全国上下课改潮流,我经过三年来自己不断摸索和探究,一直在努力寻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现将我的一点小小的探究赘述如下:
我个人认为学生学习知识(主要是书本知识)应归结为三个环节:
一、预习生成环节——课前自学
1、自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为主,并完成教材和学案上自学部分(时间充裕的学生可以完成学案)。
2、自学目标:(了解基本知识点,能简单运用本节知识解答相关题目)
理清本节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自学方式:
①、学生自学(学生通过预习教材或查阅资料书弄清教材上的基本知识点);
②、教师引导自学(特别难理解的知识,老师可以在自学辅导时间给予学生点拨,让学生学起来更有自信心)。
4、自学检测:
①、检查学生是否完成自学部分;
②、上课5分钟内学生是否能本节知识梳理一遍;
③、组员相互讨论分析本节知识。
二、互助学习环节——师生、生生互动
1、教学意图: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2、教学方式:
由学习组长带领本组同学进行分析、讨论、讲解(10——15分钟);然后由老师询问同学们哪些问题已懂,哪些问题还需要老师或同学补充讲解;针对学生不懂的问题,由各学习小组推荐同学上讲台讲解或同学们主动上讲台展示自己。
3、教师角色:
①、学生讨论时,教师下讲台巡视,指点学生或参与各组讨论;
②、在学生的讲解过程中教师进行补充和强调,重点知识需要学生记下来的就要求学生记笔记。
三、习得环节——掌握知识,灵活运用知识
1、训练检评
①、检测目标:
检测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
②、检测内容:
3道题目以内,5分钟内可以完成(对大多数学生而言);
③、检测方式:
定时检测,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完后,学生评讲或组员互评。
2、效果评价:
①、评价目标: 要求学生:
A、清楚基础知识(95%以上的学生知晓基础知识);
B、明白解题方法(70%以上的学生明白解题方法);
C、掌握重难点知识(50%以上的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
②、评讲方式:教师组织信息反馈,学习组长上报组员学习情况。
③、评价活动:问题诊断、问题讲评、问题答疑、落实互帮互助。
当然,对以上三个环节我们应该有一个较为详细的评价方式:
1、预习生成环节中的“课前自学”:
<对学生而言>:
A、是否自学 ;B、是否对重点知识勾、画、圈、点; C、是否了解本节基础知识。
<对教师而言>:
A、布置内容是否合理 ; B、教师是否辅导学生自学 ;C、教师是否针对学生自學情况进行第二次备课
2、互助学习环节中“对学、群学”:
<对学生而言>:
A、学生讲解是否到位,语言精练,思路清晰;
B、学生互帮互助是否落实,对学是否到位;
C、学生是否掌握本节基本知识,是否能将知识融会贯通。
<对教师而言>:
A、教师是否抓住教学重点和难点;
B、教师是否巡视课堂并指点学生,参与学生讨论;
C、教师是否在补充和强调,并点评到位,语言精练,思路清晰,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3、习得环节中的“反馈和总结”:
<对学生而言>:
A、本节知识是否掌握,是否能将知识灵活运用;
B、当堂检测是否达标,是否能解决跟本节知识相关的题目;
C、课后作业完成是否较好,总结反思是否到位。
<对教师而言>:
A、教师是否对学生的学案进行第二次批阅并对自己教学的得失进行反思总结;
B、教师是否对学生学困生进行辅导,对优生进行培养(即是否做到培优辅差);
C、教师是否根据学生学习反馈和总结进行第三次备课。
1、新授课具体操作程序:
(1)、给学生指明【学习目标】(大约2分钟)
<目的>: 使学生知道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标准:
①、“了解”或“知记”,即对具体内容的模仿和回忆;
②、“理解”,即领会知识的意义,包括揭示、转译、变式、判断、直接推论等;
③、“简单运用”,即把学过的内容直接用于新的情境中解决问题。
<操作流程>: ①、板书课题 ②、阐述学习目标
(2)自学指导:引导学生完成书中内容
<目的>: 使学生明确:
自学内容: 课本第几页到第几页;
自学时间: 大约5——10分钟;
自学方式: 边看书边完成【自学检测】,理解并熟记概念;
检测方式:
①、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②、要求学生默写或抽学生复述概念,运用概念分析【自学检测】中题目。
<操作流程>:
①、教师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endprint
②、指明自学内容。
<注意>:
①、教师及时表扬自学得快、效果较好的学生,端正学生的自学态度,但语言简洁,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②、抽查的学生以中下生为主,因为他们的错误具有代表性;
③、教师巡视时,要充分了解学生自学中暴露的问题。
④、教师对于重要概念需强调到位,必要时板书在黑板上。
(3)师生共同进行
(一)、自学检测(大约3——5分钟)
检查学生是否了解本节概念;是否完成【自学检测】部分。
(二)、课堂能力展示(大约15——20分钟)
<目的>:
①、师生共同进一步深入探究本节知识;
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师生、生生合作学习能力。
方式一:学生个体展示。
<操作流程>:
①、学生自学例题,寻找规律;
②、理解例题的解题方法步骤;
③、学生分析例题,讲解例题,教师补充和强调(教师语言精炼);
④、师生共同思考与例题类似的题目的解法。
方式二、小组合作交流
<操作流程>:
①、先分小组内讨论,由学习组长带领本组同学讨论分析,可借助划分的小黑板(时间10——15分鐘)。
②、小组讨论完后,教师询问全班同学,是否还有没掌握的知识或题目,如果有,教师以奖励的方式激励个别学生上讲台讲解,此时老师加以强调、补充。
(4)、【训练测评】(3——8分钟)
<题目形式>: 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题量>:3——5道
<注意>:
①、题目由易到难,涉及本节重点知识;
②、检查方式: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有针对性请同学报答案,教师将答案板书在黑板上相应的位置,或点名请学生板演。
(5)、学习小结(3——5分钟)
<方式>:学生总结自己所学知识;或教师归纳概括本节知识。
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大胆地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观摩和探讨,我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它指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去实践和探索,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学,使学生对数学增强了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