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乐东
摘要: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进步,在现今的语文教学中,语文能力的培养与语文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基于此,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传统的语文教学并不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结果导致学生思维活跃程度不高,分析能力也得不到提高。所以为了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本文必须对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3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语文教学不仅要给予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1.1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改的深入为语文教学改革增加了活力,同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新课改要求教师将自主能力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这一目标要求认真渗透与贯彻到位。
1.2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自身的需要
自主学习能力是保障学生能够进一步提升的重要能力,也是体现语文学习高效性的重要基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自身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1.3自主学习能力是语文学习的保障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和高效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它是有效开展师生互动的重要基础,也是活跃学生思维和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有效措施。强化自主能力的培养,能够推动语文教学活动深入开展,对教学成效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2.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措施
2.1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
为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逐步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能力,并且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预习不仅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项准备工作,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老师在上课之前要引导学生做好预习,把自己不懂的知识和想要学习到的知识记录下来,从而提高课堂自主学习效率。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只有把课前预习做好了,学生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这样在上课的时候,才不会无的放矢,浪费课堂时间。学生在预习中自己钻研发现的问题和老师发现的问题有很大的差别,这些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且确实是学生自有的问题。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这一类问题就会非常感兴趣,非常想要知道为什么,老师只要简单引导,学生就可以自主进行学习。
2.2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问题
通过研究发现,学习效果较好的学生一般都善于发现问题。在教育界有这么一个公式,发现一个问题在很多时候甚至会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应该建立在反复对文本的阅读之上,然后在课堂上通过思考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或是对文本的独到的見解,这是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习的具体体现。美国教育家苏那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做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是多么的重要,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自由的时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是非常重要的。
2.3启发点拨
在自学讨论后或自学讨论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在自学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艺术性的启发诱导,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启发式教学是教育界始终推崇的教学方法,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常常把“问答式”当成“启发式”,容易在课堂上向学生问个不停:“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等,提出的问题难度小,思考的含量少,学生有问必答,热热闹闹,这实际上还是“注入式”的教学,不能算是“启发式”。要在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时,去开导他,想说却说不出口时去启发他,教师这样的点拨会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启发、点拨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2.4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方式都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和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相比,存在的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重视“教”却不重视引导。一些老师觉得课堂的时间非常的少,害怕完不成教学的任务,在上课铃声一响,就一刻不停地进行新知识的教授,完全不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如果没有时间的保证,学生根本不可能开展自主学习,更不可能对新知识进行自己独特的思考。
2.5在课堂学习中自主总结
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自主整理与总结具有特色的高效学习技巧方法,并将自己的看家本领分享出来,从而为全班语文学习成效的提升积蓄后劲,这样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举措。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技巧,如课文背诵中的“框架关键词记忆法”,将所要记忆的文章分为几个层次与结构,每一点都确定一个关键词,背诵的时候在脑海中体现关键词,就可以形成整个文章背诵的清晰记忆,大大降低了背诵的难度。
2.6建立合理的评价方法
任何方法和教学模式都需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老师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积极的鼓励,也是帮助学生改进自主学习方法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老师不仅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还要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个体变化及发展加以必要的重视。老师要尽量避免学生间的横向比较,并积极倡导学生自我的纵向比较,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不能简单地用学生掌握了多少文言文、掌握了多少写作地方法等标准来评定学生,应该以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展现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态度作为主要的评价根据。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教育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就必须创造出高效的课堂。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小君.浅析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4,35:32.
[2]吴海东.语文教学更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语文学刊,2011,18:120-121.
[3]许金玉.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资源,2014,08: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