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摘要:教师要尊重孩子,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在一切活动中适时、适当的提供材料去推动孩子用脑去思考、用手去探索。使自己成为孩子活动的参与者、活动材料的提供者,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通过自己在操作材料的活动中得以发展。
关健词:材料 技持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12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应利于引发和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因此教师在一切活动中,要通过材料来支持和推动幼儿探索,使材料具有多功能性,适合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通过自己操作材料中得以发展。
适时提供材料,引导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解答疑惑。
“鲸利用声纳系统,很快的发现了前方的鱼群,迅速的接近了鱼群,饱餐了一顿……”孩子们的被电视中精彩的画面和惊心动魄的情境深深的吸引着。
“鲸的牙齿好厉害,又尖又利。”“是的,不过鲨鱼更厉害,它的牙齿更尖更利。”“……”昊泽和郑剑宇大声地争论着。原来,他们对电视中鲸和鲨鱼,二者之间谁的牙齿更锋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在班内产生了两个对立派。孩子们纷纷跑来问我:“老师你说谁厉害”?第二天,我在桌子上放了幾根锯条和铁钉,以及几块小木片,并在一旁放着有关鲨鱼和鲸的牙齿的不同资料。文煌和同伴看见后马上参与了研究,他们用锯条在木片上锯,用铁钉往板上钻洞,翻阅资料。晓崴告诉我:“老师,鲨鱼的牙齿更多,而且还象锯齿一样,它每两个星期还有新的牙齿长出来换掉损坏的牙齿。鲸的牙齿更少,而且没有锯齿。”幼儿迁移刚才已有的知识,得出了自己的答案,幼儿对自己探索知识,感到无比快乐,在师生互动中,我们共同解决了“疑惑”。
因此,教师要认真观察幼儿的需要,及时提供充分的材料,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去操作,让儿童运用已有的经验去解决问题,从而有效的自我建构知识。在研究鱼的牙齿的活动中,孩子们学会如何去探究,如何去解决问题。
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发挥材料的作用,推动幼儿探索。
孩子们在研究中的问题越来越多,争论得也越来越激烈。游戏时间幼儿把自己打扮成各种各样的鱼,“鲨鱼”来了,幼儿有的躲在桌子下面,有的躲在窗帘后面,龙贤找来了上美工课铺桌子用的塑料布把自己包住,趴在地上……游戏完我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要躲在桌子下面,椅子背后呢?”“这样不会被发现”“这样可以保护自已” ……“那么鱼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呢?”幼儿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了。
范嘉宇等几个小朋友把“鱼类”的录像带找出来看完后说:“千针本全身长满了尖刺保护自己……”昊泽找到了一本“海洋动物”的书说:“纹壳鱼是潜入洞穴中,黑牛之舌鱼是把自己藏在沙中。”嘉凯找来了动物保护色的资料说:石鲽鱼可以随着沙地的颜色而改变自己的颜色。第二天黄博源又从家里带来了网上下载的资料,“锯剥鱼长得象河豚所以别的鱼也不敢来攻击它了……”
在这种合作和研究式的学习中,教师做为隐性的指导者,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适时提供材料,发挥材料的指导作用,引导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并使他们对感兴趣的问题的研究不断得到推进。
运用材料去暗示幼儿,推动活动的进行
教师可运用无声的语言――材料去暗示幼儿,让幼儿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动手操作、探索研究,从而在获得的经验中形成自己对事物的认识。
1.提供多元化材料,引发幼儿创造性的表现。
提供各种材料,尤其要提供低结构化的材料,如,粮食、石子、泥、沙、纽扣、树叶、纸类、等废旧材料等。这些材料能鼓励幼儿用这些低结构材料灵活多样地表现,并能支持他们融合不同的表征手法。如:在“蜗牛”主题中,幼儿用花螺壳、皱纹纸、毛线等制作了蜗牛旅行,用树叶、橡皮泥、纽扣等制作了蜗牛产卵。
2.提供同一材料时应提供不同型号的材料,引发幼儿探索行为
在“我们的住宅楼”的主题中幼儿在制作游乐设施时,老师提供制作旋转玩具的牛皮筯时,故意提供不同长短、粗细的牛皮筋。幼儿在探索中初步了解到要使玩具旋转起来可以运用牛皮筋的弹力,同时也得知,不同长短、粗细的牛皮筋,弹力不同,玩具旋转的时间长短也不同。
3.及时递增材料,延续幼儿的探索。
在“蜗牛”的主题中,缪淼在书中找到了有关饲养蜗牛的资料,于是就看着图示自己做起来了,许多幼儿也参与进来了,老师发现后第二天及时提供了各种瓶子、纸盒、泥土等,使孩子探索持续下去。
为孩子创设多样化的环境,满足孩子探索与学习的需要
在活动中,我们尽量提供开放的活动场地,我们将教室分割成几个空间。有的是全开放状态,既是独立的又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交往,如在资料区中幼儿可以随时进入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也可以将从家里带来的资料放在资料区中,供大家借阅。资料区帮助幼儿摆脱对老师的依赖,获得了探索、收集信息的能力。幼儿在封闭的区域里可以全神贯注地去探索,专心地研究自己的感兴趣的问题,而不受别人的干扰。在半封闭的区域里可以自由地顺利进入到其他区域中去学习、去了解、去探索。老师通过变动与更新材料对幼儿进行暗示,使孩子们在适应中逐步学会关心自己周围学习环境的变化并及时作出应答。多元的材料,多样化的选择,让孩子自己选出最适合自己的探索区域,决定自己想做的工作。
孩子是在与材料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学会学习的。多元的材料,多样的环境,让孩子们在操作中探索事物之间的关系,他们在与的旧经验的碰撞与融合中建构知识。做为老师,在活动中要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观察孩子、理解孩子、支持孩子,使我们的心灵与孩子的心灵交融,促进幼儿的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