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飞 张丽
摘要:语文是教育中的重点课程,承载着丰富的中国文化,从不同层面锻炼学生的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会涉及写作、阅读等问题,其中阅读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章鉴赏能力,加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能丰富学生的文化视角,拓宽学生的视野,从中获取有益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
中国分类号:G633.33
阅读是构成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师的辅导,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览大量书籍或文章后,学生的文学造诣会不断提升,文字功底也会大大提高,对学生写作、分析语文知识等具有辅助作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存在滞后性,阅读教学流于形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分析,了解到优化和创新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1、阅读环境存在问题
通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分析,语文教学中对阅读教学不够重视,在阅读教学方面涉及的内容很少,且由于对阅读的不重视,学校图书馆中图书的种类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影响着学生阅读兴趣的增强。受到阅读环境的影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受到限制,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会越来越淡,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1]。
2、阅读教学模式传统
目前,初中阅读教学中存在着阅读教学模式过于传统的问题,大都是由教师布置阅读任务,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低下,且往往教师只是布置任务,对任务的评价和反馈能力方面有所欠缺,不注重对学生阅读成果的回收,制约着阅读教学模式的开展。
3、教师的辅导力度弱
初中是语文学习的关键阶段,且正处于学生学习能力、记忆能力最强的时期,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的有效辅导具有必要性[2]。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教师的能力有限,存在着辅导力度不够的现象,无法及时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最终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备受打击。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
1、创设阅读情境,营造良好氛围
为了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可以通过创设阅读情境,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环境,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提高其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对学生文化视角和知识点的丰富具有积极意义。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背影》时,教师可以针对朱自清的生平进行简介,并根据《背影》这篇经典文章引申出《春》和《荷塘月色》,在让学生阅读《春》时,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效果来营造朱自清所描绘的春之景,同时播放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引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体现。
2、提倡小组合作,实现共同进步
为了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且每个小组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能力不相上下,以保证分组的公平性与合理性。在阅读文章时,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读课文的形式,让小组的学生共同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3]。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晏子使楚》时,教师先将课文的译文呈现给學生,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晏子是一个机智勇敢、不卑不亢的人物,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也有利于对文言文的学习,辅助学生解读和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由于能力和时间有限,对学生的辅导能力不够,不能及时解决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会使问题越积越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改善此类状况,应将现代化的媒体技术应用到媒体教学中,可以将微信、微博、QQ作为交流的平台和载体,尤其是对于课外阅读来说,师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互动来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既能节约时间,也不会受到位置的限制,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更具高效性。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精卫填海》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故事片《精卫填海》,来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然后引出《愚公移山》,让学生进行文章的预习,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Rang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同时,学生的思维相对活跃,会产生各样的问题,可以通过微信、QQ等实现师生的互动,以优化阅读教学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选择缺乏合理性,教学存在滞后性,对阅读教学质量产生消极影响。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对初中生语文课程的学习具有必要性。为了进一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应从小组合作式教学、情境创设教学、生活化教学、媒体教学等方面着手,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接触不同题材的阅读文本,从中吸收积极元素,有利于丰富学生的人格,迎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曾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08:108-109.
[2]潘海生.浅谈如何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8:80.
[3]白兰英.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求知导刊,2015,03:1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