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之花盛开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当中

2017-09-27 01:26王亚男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德育音乐

王亚男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中重要课程之一,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思想品德教育和音乐教育两部分,根本目标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小学音乐教材中有很多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学习、尊敬长辈、互助互爱等方面的内容,目的就是要从多个方面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进行音乐知识传授的同时,不忽略品德方面的教育。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教育呢?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浅析以下几点教学见解。

关键词:小学音乐: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71

一、小学音乐中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音乐课程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文化是必要的。音樂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放松学生的心情,还是学生繁忙的生活学习中的一剂调味剂,能够带动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努力地培养学生的德育文化,做到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文化,充分挖掘音乐材料中蕴含的德育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例如:在探究歌曲《小红花》、《咱们从小讲礼貌》、《好孩子要诚实》中都有对德育的渗透,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歌曲演唱时,不仅要教会学生歌曲的曲调,还要深入地挖掘歌曲背后的含义。在《小红花》中,音乐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小红花,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在《咱们从小讲礼貌》的歌曲学习时,音乐教师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礼貌的民族,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认识到礼貌的重要性,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学生,一个有礼貌的学生也会得到别人的喜欢;《好孩子要诚实》教会了学生应养成诚实的好习惯,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通过挖掘音乐背后的故事,促进了学生德育内涵的发展。

二、乐曲欣赏与德育的联系

音乐欣赏教学是通过音乐特殊形式——歌曲、乐曲,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培养学生茁壮成长的过程,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那么音乐欣赏起到哪些功。它以其音响本身的美,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并在乐曲欣赏中容入爱劳动、爱集体、爱生活爱祖国等的德育教育,陶冶他们的情操。

比如,在组织学生欣赏歌曲《彩桥架到台湾岛》与《七子之歌》时,让学生知道台湾澳门的历史,这种母子情感染着学生,这情,是母子情、思恋情、思归情,通过歌曲的教唱和欣赏,他们听着、唱着、爱国之情由然而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以提升,道德情操随之升华。拉近了教材与学生的距离;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距离。因此不难看出,这节课让学生得到了充分的爱国教育。

三、在欣赏音乐中渗透德育

欣赏教学不单是放音乐给学生听,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应紧紧抓住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的意境,使其全身心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里。

比如,在欣赏《红星歌》这一课时,也可以结合电影《闪闪的红星》的剧情介绍,采用音乐故事的形式,边播放影片片段边讲述主人公——潘冬子的成长过程。让学生了解在战争年代,许多孩子小小年纪就已参加了革命,所以革命队伍中有许多"小八路",同时也涌现了很多小英雄,像"王二小""小海娃"等,让孩子们懂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课堂小结时,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怀念,同时勉励大家向革命前辈学习,做共产主义的接班人,使孩子们的道德情感得到升华,从而领悟到要努力学习、长大才能建设祖国的道理。

四、课外开展丰富的音乐活动,体现音乐教育多方面的育人职能

结合教材讲故事,把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趣闻轶事等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讲,会在学生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合教材做音乐游戏,如把各民族音乐用这个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来表现,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热爱。而集体舞表演更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进一步重视学校美育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体现音乐教育多方面的特殊育人功能,除坚持好正常音乐课堂教学外,还开展了“音乐兴趣班”、“音乐素质提高班”、“舞蹈班”等活动,学生自愿参加,编排一些节目,在“六一节”、“教师节”、“国庆节”、“元旦”等节日汇报演出,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音乐素质,还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性格、意志等各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五、渲染情景,激励学生热爱生活感情和民族自豪感

在欣赏我国的民族音乐和民歌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优美的动人的民族音乐旋律,使学生感到存在于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大量的音乐财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比如说《国歌》就是一首雄壮、高昂、激奋人心的歌曲,它鲜明的节奏和号角式的音调及催人奋进的音符,塑造了中国人民威武不屈,为争取自由解放而英勇奋战的音乐形象。过去它曾激励无数中华儿女、爱国志士,奔赴抗日前线。现阶段又以新的姿态与活力鼓舞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建设。在教学中,通过教师扣人心弦地讲述这首歌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并结合每周一升国旗仪式,仰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激动人心的场面,激起学生的满腔热情,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实施美育的一个主要途径,也是德育工作的一个渠道。德育无处不在,只有“润物细无声”,才会更有利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更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总的来说,音乐是一种奇妙的语言,无时无刻不在抚慰着人们的心灵。真善美从音乐教育中获得。

参考文献

【1】吴彦儒. 我国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建设研究[D].扬州大学,2011.

【2】赵晓兰 携德之手,与音同行——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小学科学:教师,2011,11(5):140-142.

【3】张惠捷.让德育之花盛开三尺讲台—浅谈小学语文新课标下如何将德育渗透在作文教学中[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08:70.

【4】新华社.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A].北京:新华社,2001.10.24.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德育音乐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中西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探析
音乐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音乐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