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宇
【分类号】G633.34
实施素质教育,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品质。当前各级各类高校招生透露的最新信息都表明:无论文理科,高校选拔人才最看重的是人才素质,就是人才必须思维活跃,知识视野开阔,想象力丰富,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创新潜能。而作文能力就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综合素质唯有通过作文最便于考察,这也就是中考和高考中作文单题给分最高的原因。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呢?我认为我们必须更新教育思想,在作文教育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力求使作文教育返璞归真,在思想上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说可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一、打破应试思维束缚,致力培养创新意识
过去的作文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脱离生活,忽视作文精神方面的功能,把作文训练看成是单纯的技能训练,常常以一些常规性的作文辅导法,从审题、选材到提纲、段落,泛泛而谈,使学生无从下笔,还有的搬来一大堆范文让学生模仿,这些方法往往使学生误入歧途,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这种现象,从根本上说还是由于我们长期形成的的教育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势所致。长期以来,我们作文教学过多强调工具性和知识的系统性,忽视人文性和审美性,把作文教学变成枯燥的应试训练,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敢创新。因此教师必须要把鼓励学生写自己的真实思想,敢于说心里话的训练理念放在第一位,鼓励学生形成写作个性,充分发挥导的作用,大力提倡新思维、新表达,新体验,用自己的话语去写身边的趣闻趣事,去关注个人或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
二、进行创新思维方法训练,培养作文创新能力
任何形式的作文都是思维的表现,因此一切作文训练都必须伴随着思维训练。要加强创新思维训练,首先要注重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平时就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作文审题、立意、选材中透过表面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要通过平时的语文教学和作文训练引导学生用全面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并能够分析解决问题,既能够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又不忽视问题的重要细节。让学生养成使用辩证思维的良好习惯,形成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更要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思维方法。具体的说:一是注重逆向思维法的训练,即能够从与材料内容或题目相反的角度去思考,一反传统看法,尽量想出与之相对或相反的观点。如果能够运用逆向思维审题构思,就常常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二是注重加强多向思维方法的训练,即能够让学生从材料或题目的内容等多方面去挖掘和阐述,注意对事物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从而写出别有心裁的文章。三是注意加强外向思维方法的训练,即思维的领域从自己思考的领域拓宽到更加广阔的别的领域,从而得到有益的启示,获得信息的再反馈以能够解决本领域的问题。如果在实践中应用这样的训练要求,对于写什么和怎么写都不做过多的局限,让学生们的写作触角尽可能的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的作文就已不单是仅仅反映学生特有的清纯、稚气,而会更多的表现出对社会对人生的成熟与理性的思考,且文采焕发。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那些创新意识强的人总能够从看似平常的事情中,从不同角度和的独特视角来研究问题,这种不同角度和独特的视角就是我们要提倡的求异思维。其实求异思维最主要的是要求学生在审题、立意构思的整个思维过程中,要能够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纪,使思维能够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得出不同一般的结论。如我市举办的围绕“曹冲称象”、“五禽戏”故事进行的作文竞赛就是克服思维定势,采用求异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典范。
三、扩大课内外阅读量,为学生作文创作奠定基础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穎别致的好作文来,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培根有句名言就很能说明这个作用: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这是多么精辟的伦理。语文教师要想法设法更好地引导学生去阅读和作文,在具体方法上,语文教师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专题讨论交流沙龙,让学生有机会交流阅读心得和读书体会,或以举办故事会、开辩论会等多种形式来锻炼口才。还可以通过出墙报、办校园广播站,成立校园文学报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和充分讨论中,从古今中外名著的阅读和大量诗文的赏析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位,同时也能够从中积累大量词汇和丰富的作文材料。通过这种多层面的阅读和充分的讨论交流,学生们的视野开阔了,作文知识和社会也丰富了,思维的方式也活跃了,也就不会再为作文时“无米之炊而苦恼,作文自然就能够下笔如有神了。
四、创设民主气氛,激发学生创新作文的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兴趣,在作文课上创设出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气氛,允许学生大胆设想,敢于质疑,鼓励他们的创造想像和求异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学生思维,鼓励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控、交流,营造出一种安全心理氛围。提倡学生写有个性的文章,学生的个性不同于作家的风格,学生个性主要指表现他们的特点和气质,体现在他们写作上的优势。不但要注意拔尖的个体,还要顾及非拔尖的群体,不但要肯定一些文章的整体美,更要善于发现文章的局部美,并法时给以褒扬,以此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总之,课改后新教材陆续推出,编选者更注重时代性、科学性和人文性,且容量也比原来增加了一倍多,这就必然要求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它也成为中学作文教学的重要转折,给了我们的作文教学很大的启示,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中学作文教育,我们要让学生从教师身上、从课文中感性的学习写作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要让学生认识到每一次写作都是创作或创新的过程,它需要加工提炼,把观察所得的感性材料加以扬弃,分解出生活的精华与糟粕,写出有鲜明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形象生动见解深刻富有个性的文章,从而让所有学生都成为热爱生活,并勇于表现生活的有独创精神的高素质的人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