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2017-09-27 15:17席李靖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中职体育尝试有效性

席李靖

摘要:中职体育教学是其他学科教学得以顺利完成的基础,同时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在整个中职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奠定终身体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何有效地提高中职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是现今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的困惑或首要任务,经过对中职体育教学多年的总结和实践,就此提出一些意见。

关键词:中职体育;有效性;课堂;尝试

【中图分类号】G807.3

引言:

中等职业技术院校体育教学在中职整体教育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能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保证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的重要课程。因此,在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满足素质教育的整体要求,重视学生身体能力的综合性的培养,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结合职业素养进行,能够积极的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未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

探索精神。学生是中职体育教学的主体,但这一点却并未充分体现

在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中。这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并

未与学生个体需求紧密结合,而是采用按照教学大纲按部就班的

机械进行,既不能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也没有考虑学生

毕业后直接面对社会的职业需要。如中职学生正处于热衷体育运

动的年龄段,但却对体育课缺乏应有的兴趣,这就是因为其主体性

在体育课上没有得到充分突出,教师是课堂主体,他们只是进行教

师“组织”下的体育运动,对他们来说体育课是“无用”且“无趣”的。

(二)从学生到教师都并未认识到体育课程对所学专业、未来就

业以及终生发展的意义,教师仅满足于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

学生也因体育课内容的老套、僵化、缺乏吸引力,只是应付了事。但

体育教育不能仅局限于不计质量的完成大纲要求内容,增强和发

展学生体质,还应使之对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和完成学校整体教学

任务即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有帮助。否则只能有一种结果,那就是教

师不去创新教学方法手段,缺少生动活泼且与学生需求结合紧密的教学形式,学生则越来越失去了上体育课的兴趣,体育教学基本任务都难以完成,更不用说发挥出体育的其他教育功能。

(三)中职学校的定位决定了其体育课程与普教在目标和首选上必然存在区别,但长期以来,大部分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一直沿用普教的路子,不能结合職教特点,体现职教特色,开展与学生职业相适应的有针对性体育教学,收不到良好教学的同时,直接导致“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这一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二、实现中职院校体育价值功能的途径

(一)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优化体育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我国青少年学生群体的身体素质,需要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以“终身体育、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真是需求为出发点,不断优化体育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中职体育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设各类体育课程,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比如可以建立必修、必选和选修三类课程构成的体育教学体系。对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运动进行问卷调查,比如篮球、乒乓球、网球、健美操、太极拳等,根据调查结果合理设置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还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二)广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对于中职院校来说,为学生设置的体育课的时间很有限,要想充分体现体育教育的价值功能,就需要体育教师组织学生广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比如建立学生体育社团,定期组织不同类型的体育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促进中职学生的个性发展。还可以实现中职院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有效联合,组织竞技体育运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全民健身的推进。

(三)开展与学生专业相关的体育教学

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需要学生毕业后能够投身社会各个行业的一线岗位,这就需要学生有很好的身体素质来适应多样的工作环境。这就需要中职体育在传授基础的体育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结合专业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比如可以把体育课程拓展到课外,根据学生的专业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训练,比如游泳、攀岩等,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良好的体育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在进行中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改革策略研究过程中,要充分地结合中等职业技术学院生的实际特点,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参与体育活动为根本目的,来制定出合适的中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改革策略,并在中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策略的研究过程之中贯彻“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精神,促进中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效率的快速提升。并充分地结合学生对于集体运动参与度比较强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分组进行体育运动,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兴趣度。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既不偏离教学的中心目标,也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促进中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

五、提升中职学生的体育审美情趣

体育是娱乐身心的一种活动,而体育教学则是一种按照一定教学目的进行的有序教学活动,是为了提高学生体能素质,促进道德意志高效发展的教学过程。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教师通常可以利用体育项目的教学特点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如为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体育老师可以通过开展个人比赛项目,如跳高、跳远、200米短跑、400短跑等,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增强了竞争意识,增加了荣誉感。

小结

总之,在中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中职体育教学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转变中职体育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教学的热情,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使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顺应总体改革的大潮,促进中职体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仕海.论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应为学生职业发展服务[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

[2]黄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读与写(上,下旬),2013,(24):228-228.

[3]蓝美周,覃勇力.中专体育教学初探[J].读与写(上,下旬),2013,(11):249-250.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职体育尝试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再试试看
再试试看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微课在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体育教学体现终身体育思想的几点思考
中职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