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篮球运动在高校校园的广泛开展,篮球比赛在校园中火热进行,篮球裁判员出现不足,学生裁判员的执裁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本文从高校篮球运动开展实际情况出发对大学生篮球裁判员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更为合理有效的培养模式,为今后培养高校篮球裁判员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篮球 大学生 裁判员 培养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41.2
李宇辉:(1987— ),男,助教,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体育运动训练学
1高校培养大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必要性
1.1高校篮球运动发展的要求
篮球运动是一项大学生非常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在高校中篮球比赛也是大学生乐于参加的体育竞赛,随着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在高校中的推广和发展,大学生篮球赛在高校中以不同的形式举办,在大学校园里有为迎接新生而举办的以院系为参赛队的迎新杯篮球赛,在各个学院有以班级为参赛队伍的交流赛,还有为送别毕业生而举办的告别赛。在高校之间也经常会有高校之间的交流赛,篮球运动在高校中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参加到篮球运动中的学生越来越多,高校校园内各种形式的篮球比赛越来越多,这就对高校篮球裁判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构架和谐校园篮球文化的需要
良好高校篮球赛事的开展积极的丰富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文明健康的体育赛事是构建和谐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篮球运动在校园在校园的开展,最为重要的就是篮球裁判工作,一般有学校组织的篮球比赛由体育教师或者体育专业的学生担任裁判员居多,而这样的大型活动都是一年一次,参入的面比较窄,还满足不了普通学生对篮球项目的需要,这样就有了,社团的篮球活动,各院系的篮球活动,班级之间的篮球活动等等。篮球老师作为引导者和管理者精力十分有限,远远满足不了这些活动的要求。也正是这样多丰富的校园篮球文化造成了对篮球裁判员的需求。
2高校培养大学生篮球裁判员的优势
2.1高校具备良好的教学环境和雄厚的师资
场地设施是开展教学与训练工作的重要保障。开阔的篮球场地,窗明几净的室内篮球馆场,这些完备的基础设施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比赛环境,有比赛就离不开裁判的执法。高校不仅具备良好的教学环境还有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篮球教师。高校的篮球教师基本持有篮球裁判员的等级证书,有的还是经验丰富的国家级裁判员。他们理论知识渊博、运动技术过硬,执裁经验丰富,踏入工作岗位后,又从事多年的教学工作,因此还具有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而且由于经常参加一些国家级、省市级篮球比赛的裁判执法工作,因此他们可以给大学生篮球裁判员提供充分的指导。
2.2高校能为大学生裁判员提供较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高校篮球比赛赛事频繁可以给大学生篮球裁判员提供很多锻炼的机会。在大学校园中每学期都要举办不同级别的篮球比赛。学校之间的交流赛,学院之间的友谊赛、以宿舍为单位的三人篮球赛等,这为培养大学生篮球裁判员提供了非常好的临场执法锻炼机会。篮球比赛是激烈程度不一样,裁判水平也参差不齐,学生裁判员在临场实践的过程中要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出现了问题及时像老师请教,只有这样随着执裁场次的增加,临场执法水平才会有提高。
3培养高校大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对策
裁判员是比赛的管理者是一项神圣的职务,作为一名篮球裁判员必须认识到裁判工作的重要性,只有深刻认识了篮球裁判工作的重要性,才能热爱和忠诚裁判工作,从而在篮球比赛中追求公平公正。
3.1精通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理论上是实践的基础,篮球裁判员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篮球裁判知识,深刻领会规则的精神实质,努力避免因篮球知识掌握不牢固在比赛中出现的错判、漏判以及反判的现象。大学生裁判员在篮球规则学习时要认真研读,做到领会规则精神。业余时间可以通过观看裁判教学视频学习裁判基本功,观看篮球比赛相互探讨判罚缘由,从而提高篮球裁判知识水平
3.2 对裁判员基本功训练的培养
裁判员的基本功有五个方面:手势、鸣哨、抛球、移动和默计时间,不仅反映出裁判员的工作态度和水平,还表现出裁判员的气质和权威。因此,要当好一名裁判员,必须掌握好基本功。裁判员的手势,是规则中的一部分,是裁判员宣判的方式,语言的表达,罚则的交待,并能在熟练运用。学生篮球裁判员在手势的学习时注意规范,要有节奏感,做到落落大方,从手势动作上给观众和球员良好感觉,因此,在教学与训练中,要反复练习手势,可以对着镜子练习,也可以两个人一组指导练习,互相纠正。在临场中注意提高手势的表现力和节奏感。避免过分夸大和戏剧性的表演。篮球比赛中裁判员响亮、干脆的名哨声能提高教练员、运动员和观众对裁判判罚准确性的信任度。哨声是裁判员对场上发生的情况进行及时管理的开始,所以裁判员的哨声应响亮干脆使整个场地的所有人员都能听到。临场裁判判罚准确与否,能否抓好第一违犯动作关键的是移动跑位。裁判在移动跑位时,要根据区域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根据攻守双方战术的变化和球的转移,要不停地移动,积极主动地抢占理想的观察位置,寻找最好的判罰角度。在临场实践中要注意裁判员之间的沟通,相互提醒,相互配合。比赛中抛球要放松,抛球的高度和位置要适中。默记时间要准确,与挥臂计时相结合,有时默记时间的同时可以参照二十四秒计时器。
3.3 对裁判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裁判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使比赛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裁判员要提前进入赛场,到达赛场之后,裁判员之间要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然后进行做好充分的热身,避免出现赛前紧张焦虑。其次在比赛过程中无论场上比赛激烈与否,临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全神贯注于比赛,排除干扰。学生裁判员在学习的初期会遇到不敢响哨的问题,这个时候要提高自信心,积极跑动,大胆判罚。另一方面,很多学生裁判员临场中会出现焦虑,紧张的现象,这个时候教师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励引导他们,帮助引导他们通过自我暗示坚定信念,克服消极因素的影响。
3.4巩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模式
理论联系实践一直是教学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对于篮球裁判工作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一场激烈的比赛能否顺利进行和圆满结束,关键在于临场裁判员对规则理论的掌握和理解,以及正确运用规则来对比赛强有利的控制。因此对学生裁判来说,不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对规则的准确把握,而且还要有临场实践。除了比赛外,还应多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篮球的裁判工作和观摩学习,特别是校外一些比较正式的比赛对学生的锻炼更加有效。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裁判行为中,去解决赛场上发生的各种问题。经过无数次的理论到实践,及时总结实践再到理论的重复学习与实践,学生的临场裁判将迅速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玉林.现代篮球运动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436-437.
[2]杨士荣.普通高校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培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455-456.
[3]吴建逊.大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培养模式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1(27):115-1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