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2017-09-27 10:01梁荣梅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0期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

梁荣梅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课课堂教学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它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于学生的心理需要为根本,它能帮助学生及时缓解情绪压力,应对挫折困难,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因此,心理健康课课堂教学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我院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开展情况,就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41

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等文件出台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已经成为各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1]。近些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高职大学生,许多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偏低,在校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倾向的比例在三成左右,而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约占一成左右。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改善教学思路,对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开展现状

1.教学管理形式化,管理不科学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一般设置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在教学对象方面,主体教学对象为大一新生。在教材选用上,教学内容相对随意,没有统一规范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没有突出高职特色,重视心理知识的传授。而且大部分院校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连贯性,我院仅对大一新生开始心理健康课程,在心理健康课程设置方面,总课时15,课时数量少,以至于无法保证心理健康知识的连贯性。

2.教学模式单一,方法枯燥

大部分院校普遍采用大班教学,以大型公共课的形式进行集中教学,大多以传统的课堂讲授的传输式教学为主, 教学方式单一枯燥,重视传授式教学,忽略学生的内心体验以及对知识的领悟,甚至不采用多媒体教学,我院采用小班黑板教学,因不能利用声像、图文并茂等手段,学生气氛较沉闷,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与教师互动较少,很难达到心理建康课程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的。

3.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性

大部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师资配备不足,思想教育老师兼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资专业背景不强,难以做到引导学生“助人自助”,对于心理健康教师培训也是有所欠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作为一门发展性课程, 教师队伍知识不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容易出现不了解学生的时代特点和阶段性特点,实践和体验脱节的现象。

4.硬件投入较少,经费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包括心理健康课程,还包括心理咨询,而高职院校心理相关软件配备不足,大部分高职院校只是配备简单的个体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量工具,如量表,心理咨询工具,如沙盘等配备不齐,无法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这些测量工具能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的状况,消除心理障碍,恢复和保持健康心理。

二、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一)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改变的单一的教学方式

心理健康课与其他理论课教学不同,采取轻松、愉快的的课堂方式对学生的心灵成长就是一种很好的促进,因而在组织教学方式上,应该更灵活,更具有新颖性,可以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或者室外的素质拓展训练都是很有必要的。如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通过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还可以播放一些典型的视频心理案例、心理电影等,丰富学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2]。

(二)采用灵活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参与进去,体验快乐

高职大学生倾向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因此,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高,可以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如在课堂中采用情境模拟法、案例分析法和角色扮演法。采用角色扮演或心理剧表演的形式,真实反映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性及实际应用能力。心理健康教师在上课前应该集体备课,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集思广益,让课堂内容丰富多彩。

(三)建立科學,完善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 “自我感悟”

传统的评价方法重视教学成果,心理健康课程主要是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服务,传统的考核一般采用考试方式,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课程接受的程度以及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弱化对学生成绩的考察,注重学生的“自我感悟”。学生在自我感悟中既能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一起,使知识广泛运用,又能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心理素质。因此“,自我感悟性评价”的考评方式也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而且它也是反映教学实效果的一个体现[3]。

(四)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预防性和发展性教育,因此,注重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如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可以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开设讲座,周末播放心理电影等方式,创造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要的物质环境、人文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契机,注意发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班级,专业团队和辅导员要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较系统地学习与掌握有关心理卫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心理问题时能有效地将这些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实践。

(五)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很多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担任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师一般由思政教师、辅导员等人员兼任,这不利于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建立起“心理健康教师——其他学科教师——辅导员”三级网络,学校应该制定教师的培训计划,定期让心理健康教师参加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定期开展心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其他学科教师和辅导员职员工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观念,积极拥护,支持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注意自己的行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并有意识的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1]齐艳娟.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研究.黑龙江.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2)

[2]唐月芬.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的几点思考.广西.课程实践研究.2010年

[3]米慧艳.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与对策.河北.教学研究.2007年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职大学生新媒体环境下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