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比较研究初探

2017-09-27 14:39黄晓萌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0期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

黄晓萌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中外合作办学的蓬勃兴起,不仅使高校学生有了更多获取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也带来了“双校园”模式下国内外两种不同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碰撞。本文以实际工作中接触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例,试析中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异同,并从中得到启示。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组织机构形式

G647.1

一、中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定义比较

“学生工作”是指学生课外活动和非学术性事务,学生工作是指高校对学生事务的计划、组织和领导。中外高校均通过学生工作对学生的学业、生活、成才施加影响,以此达到培养人才、丰富校园文化的教育目的。

但中外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上有所区别。国内高校的学生工作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管理工作。但国外高校学生工作的定义更加宽泛,包括除教学以外的所有与学生相关的事务。如在我国高校中隶属后勤系统的食宿经营以及学生医疗保健等在西方均属于学生工作的范畴。

二、中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组织机构模式比较

(一)中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组织机构模式介绍

1、国内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组织机构模式

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例,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组织架构一般为:校党委设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或副校长,校党委下设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工作部(处)、校团委,再下设院系,设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副书记下设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学院学生党支部、团总支及专兼职辅导员。其组织机构如图1所示:

近年来,随着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的转变,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例,学生工作部(处)进行了工作创新,增设了一系列“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服务机构,如学生事务中心、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等,挂靠于学生工作部(处)之下,其组织架构如图2所示:

2、国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组织机构模式

国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多采用扁平式结构,即只在学校一级设学生管理服务机构,学院仅承担教学任务,不承担学生管理工作。以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为例,该校的学生工作队伍构成为:学校设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教务长(Associate Provost, student),分管残疾学生服务(Access Ability Service)、体育与娱乐服务(Athletics and Recreational Services)、校园健康(Campus Wellness)、咨询服务(Counselling Services)、食堂(Food Services)、医务室(Health Services)、学生公寓(Housing &Residences)、零售服务(Retail Services)、学生成功办公室(Student Success Office)、剧院(Theater center)和校园卡服务(Watcard)。其组织机构如图3所示: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成功办公室(Student Success Office)提供了各种学生

事务咨询服务,旨在指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较好完成学业。学生成功办公室下设国际学生咨询部、学生创新部、学生交流与研究部及学生学习与适应部,其组织机构如图4所示:

(二)中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组织机构模式对比分析

1、学生工作组织结构模式不同

国内高校的学生工作“重管理”,因此组织机构模式呈垂直式的“金字塔”型的三级管理架构。这样的管理模式权利集中,任务层层下达,便于管理和控制,适应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的传统学生工作。然而,这样的模式也有其弊端,即政策层层传达后,具体执行人都是辅导员,而辅导员自身的素质决定了完成工作的质量。而且,面对学生心理咨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较为专业的问题,辅导员往往缺乏专业背景,给学生提供指导时常常力不从心。近年来,随着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的转变,国内高校设立了一些学生服务机构,如学生事务中心等,但由于发展时间短,规模还较为有限,专业化服务水平与工作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反,国外高校的学生工作组织机构模式“重服务”,因此组织机构模式呈扁平式管理架构。所有的学生管理工作都集中在学校层面,由专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的行政服务人员,分工较细,责任明确。例如,滑铁卢大学的学生成功办公室中设有56名工作人员。所有工作人员的个人介绍,学历工作背景,专业特长,分工权责及详细联系方式都可在相关网页上查询,便于学生寻求相关的帮助。如此一来,不仅服务质量得到了保障,而且工作效率也较高。

2、学生工作内容既有重叠也有交叉

国内外高校对于学生工作的定义不完全一致,因此两者在工作内容上既有重叠也有交叉。国内高校学生工作除思想政治工作外,还兼有学风督导,学业职业规划指导,公寓及其他生活管理等。

而国外高校学生工作的概念较为宽泛,以为学生提供服务为中心,如在我国高校中隶属后勤系统的食宿经营以及学生医疗保健等均属于学生工作的范畴。

但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或实习建议则属于教务工作而非学生工作。例如,以Co-op实习教育为名于世的滑铁卢大学,专门设有Co-op联系办公室和Co-op教育办公室,为学生提供实习教育及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但这两个部门都属于教学副校长(教务长)管理。

三、国外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

现阶段国内高校学生的管理单位大多仍是班级或年级,因此传统国内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金字塔”式模式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仍有其有重要的意义。但相比国外高校,这种管理模式确有效率不高、执行水平参差不齐等弊病。

未来高校学生工作的内涵及外延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可借鉴国外高校的“扁平化”管理,结合我国国情,加强校一级的职能部门建设,增强校级职能部门对学生的专业指導作用。

(一)扩充学生管理工作人数配置,提高学工人数与学生数的比例,以便提供范围更广的学生服务

国外高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数与在校学生的比例远高于国内院校。如滑铁卢大学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发展建议的学生成功办公室就有多达56人的人员配备。如现阶段暂不能扩充学生管理工作人数配置,可广泛发动教师、硕士研究生、校外专业人员等作为兼职辅导员,或可挑选高年级优秀学生做助理辅导员的工作。

(二)加快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进程,以便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指导和服务

国外大学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多具有专业背景和相关工作经历,因此能给予学生更专业和全面的指导。因此,国内高校辅导员队伍需加强入职后专业化培训,如个人成长与辅导,学生领导力培养等。此外,还可以通过聘请社会上专业人士担当顾问的方式,实现引进人才,同时也可缓解辅导员队伍人数不够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蔡君:《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高校学生管理》,载《黑龙江教育学报》2009年1月,第28卷第1期,第36-37页。

[2] 雷丽萍:《中外高校学生管理差异对我国现行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载《传承》(学术理论版)2011年第5期,第84-85页。

[3] 李冰水、谭琪:《比较视域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问题探讨》,载《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第164-168页。

[4] 刘香君:《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10月,第43卷第5期,第85-89页。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中外合作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护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的政策演进研究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产业与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人才培养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