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希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064-01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的统一。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其中“知识与能力”体现的就是语文的工具性,而“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的就是语文的人文价值。语文作为工具的特点体现在它的基本能力上:听、说、读、写。语文的人文性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性。
然而,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在急功近利的心态下,语文课过于重视知识与能力,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重视不够,课堂教学忽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种做法本身也是与人文精神背道而驰的。
教育是为人服务的,而人的发展就是要尊重人性,以人为本,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应该重视这一点,回归人文性,重视人的价值和意义,彰显人性和人文精神,以有人性的环境来培养有人性的人,以人文精神来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最终实现人性的解放。
夏衍先生的《包身工》是报告文学的开山之作和不朽经典,也是高中语文课本里仍然保留的少数传统经典篇目。作者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和点面结合的手法,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表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的悲哀。
但是,这只是一些常规的知识和能力,如果课堂教学仅止步于此,未免太浅显。时过境迁,一百年后我们阅读《包身工》,依然会感到深深的震撼,主要源于文章本身所蕴含的巨大人文价值,即对人性和人权的思考。
通过对包身工的衣食住行和劳动等几个场景的分析,都透露出一个信息,即包身工没有自由,名为工人,实为奴隶,没有起码的人格尊严,得不到基本的人权保障,劳动者的权利得不到丝毫保障,被肆意蔑视和践踏。作为包身工的对立面,带工老板和手下一应走狗,对芦柴棒和小福子等人的惨无人道的殴打和惩罚,则显现出人性丑恶的一面,没有同情心,没有人性,蔑视人权,践踏生命。
二者对比明显,此时则应顺势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制度的产生,然后再顺势引入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让学生明白资本家是为从包身工身上榨取剩余价值的最大化,所以如此泯灭人性。此时再引入马克思的那段名言“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那么學生就能更深刻的认识到,原来泯灭人性的背后是有经济原因的。
这样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学生对经济现象背后的原理能有一个基本认识,开阔了视野,当然前提是教师要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另一方面,也是这节课最大的价值所在,即让学生明白,生命需要尊重,人权不能被践踏,唯有如此,学生在成年后,才能保持优美的人性,对生命有敬畏感,懂得尊重人权,懂得美之所在,丑之为何。
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的根与魂,应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
如《氓》。这首诗不只是塑造了痴心女子负心汉的形象这么简单,也绝不是要告诉我们爱情有多么不堪。我给学生讲了林徽因和梁思成,周恩来和邓颖超贤伉俪的故事。最后我总结道,我们在艳羡完美爱情或者叹息人物命运之余,也应该思考一下自己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女孩子应该优秀坚强独立,做一个被他人欣赏和尊重的人,男孩子则应该有责任心,我们当务之急是使自己成为这样优秀的人,而不是简单的把好感当成是喜欢,甚至破坏了男女同学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所以语文老师应该抛开传统保守的认识,引导学生大胆思考,回归这首诗的本真,这对于帮助学生树立自我独立意识和正确的婚恋观是极有帮助的。
再如《奇妙的对联》。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对联虽然奇妙,但是有人说,在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对联已经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了,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立即引发了学生热烈讨论,学生畅所欲言,有人说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升修养,传承传统文化。也有人说学习对联可以从中体会汉语的神奇,汉字的优美,中国人思维的灵性,增长智慧。
最后我总结道,对联是文学和书法的完美结合,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文化上,我们不宜妄自菲薄,也不宜妄自尊大,我们要与时俱进,就要学习,更要包容,但是永远要牢记一点,那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才是我们这个民族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屹立于世界民族强林的根基所在。越是走向世界,越要保持民族特色,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善于挖掘经典篇目和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极其有益的。
我们每个人从启蒙开始,上的第一堂课就是语文课。我们的情感体验方式、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以及我们成年以后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无不受着早年语文教育的影响。
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要求教师要有人文精神和文化视野,保持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以真实自由乃至个性的人文情怀也即真性情来引导学生,那么学生就会保持赤子之心,成长为真实自由个性的生命体。
讲《记念刘和珍君》,我告诉学生,鲁迅先生深刻冷峻,令人敬畏,是因为他的悲天悯人,心有大爱,硬是因为软,冷是因为热,黑夜给了他黑色的眼睛,先生却用来寻找光明。当然先生虽然深刻,但也有偏激之处,我们应该把他请下神坛,才能真正了解他的伟大。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只是一次美妙的精神之旅,不应过度阐释。契诃夫的《变色龙》则把人的奴性表达的淋漓尽致,无怪乎我们平时把反复无常、善做奉迎之辈比作变色龙。莫泊桑的《项链》并不只是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他把人类的虚荣心写到了极致,放之四海而皆准,有永恒深刻的现实意义。玛蒂尔德在丢掉项链之后的生活才是真实和充实的。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偶然。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两马驾车,并行不悖,在课堂中都应得到重视和体现。在培养学生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人文精神,拓展人文底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正如冯骥才先生说的那样:“人文精神是人类创造的另一个太阳——照亮自己和照亮未来。我们需要通过教育,让人文精神的光辉继续照耀我们前进”。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周国平人文讲演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