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述++黄诗玮
摘要:微课是以网络教育为主体形式的新兴教育模式,具有具有个性化学习、资源丰富、不受时间地域约束等优点。本文主要从微课产生的时代背景、应用前景以及发展趋势来介绍微课,以期为国内微课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微课;发展历程;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G434
随着网络不断发展,人们的教育和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革。在泛在学习终生学习的大背景下,微课这一新兴词汇进入大众视野且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对微课开发和研究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微课是以网絡教育为主体形式的新兴教育模式,具有个性化学习、资源丰富、不受时间地域约束等优点,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与技能提升自身素养的新路径。微课在国内外的蓬勃发展表明一场伟大的教育信息化革命浪潮强势来袭。那它是否会像前些年以政府为主体推动的教育信息化改革一样呢?堆积大量优质课堂录制视频却未真正受用于学习者。有这样的疑问归根结底是因为人们对微课产生的时代背景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缺乏必要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本文从这些方面来介绍微课。
1、国外微课发展历程及现状
微课其雏形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有机化学教授勒罗伊·A·麦格鲁所提出的60秒有机化学课程[1],及英国纳皮尔大学的基提出的1分钟演讲[2]。而“微课”这一概念则是由美国“一分钟教授”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首次提出,他是新墨西哥州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他正式提出“微课”这一概念也称为“知识脉冲”,运用于在线课程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3]。他的微课概念是指运用建构主义的指导思想将教育方式与理念相结合,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在实质上改变了网络课程的教学形式[4]。
该概念提出同时,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可汗学院也在各国兴起。2004年可汗上七年级的表妹遇到了数学难题,他通过雅虎通聊天软件和互动写字版等技术及浅显易懂的讲解帮她解决了所有问题。后来,可汗把自己的数学辅导材料制作成视频,分享到YouTube网站上,有意识的把每段视频控制在10分钟内,以便网友能耐心理解消化,这就是最初的微课[5]。目前,可汗学院通过在线图书馆收藏了3500多部可汗老师的教学视频,得到比尔·盖茨夫妇资助和谷歌赞助的可汗还将视频翻译成西班牙语、法语、俄语、汉语等10多种语言,向世界各地人们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
以政府投入为主要来源构建的非营利性微课视频资源网站也得到了很大发展[6]。如英国教育电视网站视频库、美国中小学微课视频维基资源库、英语学科微课视频库等。英国教育电视网站的微课视频资源库建立于2004年,受到来自全世界范围的教师家长学生的巨大欢迎,其点击率曾一度超过586万人次,后因视频资源服务器无法承受巨大访问量及英国的金融危机,政府将出资开发的3500个精品微课转让给国内其他网络运营商,如TES网站,并要求其继续免费给教师开放使用。美国密西西比西北社区基金会属非营利学术机构,总部位于美国中南部地区。2008年,由乔·托马斯博士带领的视频编辑团队创办了基于维基功能的视频资源库“观看知道学习”,其工作重点是根据学生用户的多样性推荐视频,给用户提供最优质的素质教育。美国的“英语中心”视频网站创始人施瓦茨2008年创建了“英语中心”英语学习视频内容库,包括9000多个地道和特别制作的英语学习视频,涵盖初中高三个级别,包含“沟通技能”、“演讲技能”、“发音课程”及“词汇课程”等。还有著名的TED教育演讲视频网站等。国外微课的发展给国内微课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
2、国内微课发展现状
国内最先提出微课这一概念的是佛山市教育局信息中心教师胡铁生,于2011年提出。随着四个全国性的微课大赛先后举办——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举办的全国中小学微课大赛和第13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微课程组比赛,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首届高校微课大赛,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联合举办首届全国微课大赛,与微课相关的研究课题和论文数量呈现井喷之势,2013年堪称为“中国微课元年”[7]。
首先需要厘清的是微课的定义。首届中小学微课大赛文件中对微课的定义是:“微课”全程“微型视频课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之有机结合体[8]。高校微课大赛官方文件认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9]。 国内很多教育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微课的定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玉平[10]在《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中指出:微课是介于文本和电影之间的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是一种在线教学视频文件。长度在5分钟左右,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没有解说。胡铁生[11]在《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中认为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生成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及“微点评”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从而形成一个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性、情景化的资源动态生成与交互教学应用环境。张一春[12]认为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黎加厚[13]在《微课的含义与发展》一文中是这样定义微课的:“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焦建利[14]在《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指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郑小军[15]在其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我对微课的界定》的文章,文章中是这样表述微课的:微课是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endprint
另外,国内学者对微课的教学模式,学习模式与效果,微课资源平台建设与发展,微课教学设计与视频制作以及微课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为微课在国内的发展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3、展望
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微课发展对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微课的学习不受时间、地点、方式的限制,满足了人们泛在学习的需求,也可以作为传统教育的补充,为人们提供优质的在线教育资源,使没有机会进入世界名牌大学的人们从网络上学习著名教授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教育的公平。但是其发展会给我国的传统教育带来多大的冲击,教育改革该如何进行,如何才能保证教师教学方法的革新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成为教育改革的挡路石,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又该如何合理利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满足自身素质的提高,等等。这些都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我国有很多研究者已经致力于研究微课本土化的相关问题,相信通过大家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微课和慕课一定会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锦上添花。
说明:本文为邵阳学院2015年度校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15SZ14)
参考文献:
[1]LeRoy A. McGrew. A 60-second Course in Organic Chemistry[J]. Journal of Chemistry Education,1993,70(7):543-544.
[2]Kee T P. The One Minute Lecture[J]. Education in Chemistry,1995,(32):100-101.
[3]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9-20.
[4]张中兴.微课与微课程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8(6):586-589.
[5]李丽娜.“慕课”教学模式的研究及思考[J].科教导刊,2013,(11):40-41.
[6]吴秉健.国外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案例剖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23-26.
[7]郑小军.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48-54.
[8]中国微课网.教育部发布关于“微课”评审新标准[EB/OL].http://www.cnweike/? C=main&a=newsdetail&id=6,2013-05-10.
[9]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方案[EB/OL].http://www.enetedu.com/editor/uploadfile/2012113015400 581431.doc,2013-05-10.
[10]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5-19.
[11]胡铁生.我國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12]张一春.微课是什么?我给出的定义[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8dfa9ca20101 ouw0.html,2013.03-08.
[13]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10-12.
[14]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13-14.
[15]郑小军.我对微课的界定[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1a0210102e6ge.html, 2013.03-04.
通讯作者:黄诗玮,邵阳学院,1988年1月生,汉族,湖南永州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马述,邵阳学院,1986年7月生,汉族,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