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青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62-01
面对21世纪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好好教育下一代将是最重要的课题。教育是为了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教育是一群人影响另外一群人。教师要把一个“自然人”通过学校的教育,变成为能适应社会,具有强烈责任感的“社会人”;还要通过课堂教学,赋予学生在未来社会生存的能力。那么教师该怎么做呢?
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就要做师德表率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确,教师的言行举止也时刻被学生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效仿之。让学生成为真人,教师就要先成为一个真人。所以,教师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通体透亮的,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点燃人生的明灯、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这不仅是让学校的学生所折服的问题,更是教育管理好学生的问题。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自己能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学生还能做不到吗?
二、转变观念,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能人尽其才,用自己的特长服务于社会。教师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看问题的眼光要与众不同,别人看到的是黑点,教师应该看到白纸。教育观念如果转变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拷问着我们的教育灵魂,教师不是缺少眼睛,而是缺少发现智慧的眼睛,发现美的眼睛,发现生命价值的眼睛。看来今后即使在最难教育的学生面前,教师也要信心百倍,透过学生气人的一面,看到他们可爱的一面,看到他们的热情上进,看到他们的正直善良,看到他们的纯洁的心灵天空。一个孩子的转变和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期待学生的成功要有耐心,有信心,教师要善于等待,善于寻找和挖掘孩子的闪光点,为他们创造闪光的机会,让他们尝到成功的机会,这才是实现孩子转变的最好方法。
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学校本来是传播人间真、善、美的地方,是播撒爱的种子的地方,而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让学生生活在爱的荒漠中,怎么能培养出有同情心和爱心的下一代呢?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教师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人生,而不是机械地宣读成人的经验和结论。
鲁迅说过:“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爱是教育的最基本条件,爱心也是教育成功的原动力。教师的的爱心是照亮学生乃至家长的心灵之灯。教师有爱心,校园才能处处洋溢着希望和温暖,家庭、社会才会充满着和睦与健康。俗话说得好: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希望更多的老师成为神,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民族的未来,把培养孩子真正放在重要的位置。当教师决心成为爱的使者时,这个世界将会因为有你、我而变得更加美好。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常思考,会使教师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做出严格的反省,正视自己的短处,努力寻找补救的途径。现在的学生见识丰富,他们的观念更超前,视野也比教师开阔,而且他们对外部世界的感受比我们敏锐。在教育中,要做一名理性的教育者,走下讲台摘下面具,接纳学生的个性,接纳学生的思想,接纳学生独特的创见,还要接纳学生的内心感受。尊重学生就是老师在坚持自己观点的同时,仍然能够给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
新课程强调对人的关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倡“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清楚:条条道路通罗马,学生成才的道路千千万万,社会也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因此,教师要以宽容博大的心胸,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尊重孩子的天性和个性。发挥每个孩子的优势,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充分发展,相信每一只丑小鸭都会变成白天鹅的!
四、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欣赏的力量》这个故事中,讲一位刚领到驾照的司机,差得要命的驾驶技术让乘客很恼火。其中一位教授在乘车离开时说:“谢谢您,你开得不错,技术娴熟。”受宠若惊的司机感激地握着教授的手说:“谢谢您的鼓励,我一定会努力开好车。”虽然是教授的 “美丽的谎言”,但是从这个故事中不难发现,当一个人受到别人欣赏时,或他的某种能力得到别人认可时,他就很容易受到正面的引导。善于欣赏别人的人不仅自己获得快乐,而且在不知不觉为社会做出贡献。
歌德有句话说的好:最真诚的慷慨就是赞赏。教师学会欣赏学生,把学生当作聪明的学生来对待,用对待聪明学生的方法来教育时,学生就会成为聪明的人;当把学生当都当做科学家、作家、画家的时候,教师的眼里就无“后進生”可言。既然如此,教师就得先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应努力把课堂变成学生感悟做人道理的地方。
如果教师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学生,就会让自己找到一个快乐的窗口,因为学生带给教师的惊喜实在太多,如果时时处处发现学生的优点,就是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天天开心的理由。这些足以让教师每天都快乐,因为快乐的核心就是自己。只有教师真正快乐了,才能让学生感染快乐;只有教师真正快乐了,才不会在这世界上留下太多的遗憾;只有我教师真正快乐了,才无愧于教师的职业。所以,都做一个快乐的教师吧。
五、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
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校健康成长、良好发展呢?多年来,教育强调地是灌输,是培养“知识经验的载体”;培养了众多“临摹高手”;习惯于要求学生按照要求地去做,习惯于制定不尽的模式。过多的要求会埋没天赋,过多的要求会摧残创造的天性。只要能做好,为什么非让学生按照固定的要求模式去做,而不能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去做呢?为什么学生还没有做教师就知道以他们的方式做不好?这或许只是时间堆积的思维定势,这或许也就是教育需要改革的根源所在。所以,教师应该是让学生明白,明白怎么去思考,怎么学习,该做什么事,该怎么去做事,在方法上加以引导,理念上加以引领。
当然,凡事都有律可循,教育也不例外,但仍需要不断地探索。我们在平时教育中常见的熟悉的情境,但不同的处理方式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结果。教师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显得多么重要。一句尖刻的话语,一次漫不经心的作业批改,一个对错事件的误判,会打击他们的信心,造就越来越多的后进生;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活动的机会,使其奋进,促其发展。教师的言行举止时时处处都可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影响会其一生。所以,教师只有营造蹲下身来与孩子说话的教育氛围,才能诞生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下一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