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
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赞曾经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际交往能力是衡量一个现代人能否适应这个开放社会的标准之一。一个不善交往、缺乏交往能力的人,就很有可能会在自己与社会、自己与家庭之间构筑起一道厚重的屏障。小学阶段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个舞台,是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起始阶段,并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关键的基础。在我们身边一群存在交往障碍的小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以我为中心,不爱他人;或是自卑羞怯,不愿开口;或是行事极端,不能容人,或是一意孤行,缺乏团结合作精神等。为此,一线教师要重视培养小学生课堂内的人际交往能力。
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
现在的学生大多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在与他人交往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人际交往的障碍。追究其成因,我们可以从学校、家庭和自身三个方面去溯源。
学校原因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心理咨询部部长宋桂英说:“从我接手的事例看,造成孩子们失意、抑郁甚至痛苦的来源首先是老师。”在高考指挥棒的引领下,如今社会上还普遍存在着以分数和升学率来考核学校、教师的“功利主义”思想。这使得不少学校、教师不得不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摆放在首位,以致忽视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再加上受到我国两千年来“三纲五常”封建思想残余的严重影响,在师生地位上,两者间悬殊的差距还时时存在。由于社会、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教师被迫只能重视应试教育,所以很难意识到自己的一些言行举止无意中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小学生的心智发育尚未成熟,教师“恨铁不成钢”的一句话,就会给学生带来无形的精神压力,从而造成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
家庭原因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许多家长的愿望。正因为有这样根深蒂固的思想,所以很多家长完全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制订出过高的目标,对孩子严苛管教,还常常因为没有达到目标而打骂孩子;那些自以为起激将作用的话语,又常会一点点挫伤孩子的自尊与自信。有的家长因为性格、境遇等问题,总是采用打骂的方式来彰显自己的威信,操控子女的一切,致使孩子在家中感受不到温暖,对自己没有信心。“惩罚式”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在面对大众时往往会怯懦、胆小,不敢说话。另外,由于独生子女的普遍及家庭结构日趋不稳定,没有生活在大家庭中的机会,缺乏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再加上有一些家长不正确的引导,孩子往往整天待在家中,缺少伙伴的相伴,或成为以自己为中心、不顾及他人的“小太阳”,或成为离群索居、沉默寡言的“塑料娃娃”。如此一来,孩子出现人际交往的障碍也就在所难免了。
自身问题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容易形成人际交往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进入中、高年级以后,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自尊心也越来越强,他们渴望吸引他人的注意,开始关注自己与同龄人之间的差异,在乎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与评价。自己内心的秘密越来越多,不愿与师长,甚至身边的伙伴分享,有一种封闭心理。于是就出现了过往不曾出现的带锁的日记和密闭的房门。由于自我评价定位不准,学生也会产生骄傲自满或者害羞自卑的心理。由于在意别人的评价,学生又会时刻担心自己形象受损,进而影响到与他人的交往。
那么,如何在课堂内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呢?小学时期是儿童学校生活的起始阶段,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增强学习信心。此时,学生正处于成长的上升时期,性格的形成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存在,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相对来说,他们思想比较单纯,环境比较简单。基于年龄特点,他们有时不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因而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频频出现问题。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中对学生交往能力进行培养,教师责无旁贷。
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获取成功的九大要素之一则是“与人真诚的合作”,并且位于榜首;导致失败的九大要素之一则是“不善于与他人合作”,也列于榜首。由此可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有多重要。21世纪最需要的是有交往能力的人。所以,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就应该注重学生的合作學习。
学会倾听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学会倾听是至关重要的,被倾听就是被认可。假设一个人在说话时,没有人听,说话者往往就会产生一种被忽视和被拒绝的挫败感。所以在课堂上,就要求学生学会耐心倾听他人发表意见,能做到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并且关注发言者,不窃窃私语,否则就是不尊重别人了;倾听的同时,还要集中注意力,努力掌握发言人的发言重点,以便接下来对发言做评论;此外,除了关注发言人的语言信号外,还可以指导学生关注一些非语言信号,比如发言人的表情、神态等。这样的“察言观色”,不仅可以更加准确地捕捉到发言人所想传递的思想精髓,对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也起着重要作用。
学会评价 在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之后,就要指导学生学会评价。若发现对方有问题,应该心平气和地修正他人的观点,要注意表述的方法和语气,尊重被评价者的尊严,不能以高姿态面对同学,指责同学的错误或者不足之处;要以友善的态度去对待需要纠正的同学,以互助为目的,以学习为宗旨。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先肯定对方发言中好的、对的方面,再诚恳地指出不足之处,说出自己的意见,态度友好,面带微笑,讲究交往技巧,切忌讲伤害对方的话。当然,在评述他人发言的时候,如果能让被评价者主动参与,以至乐于接受评价,评价会更有效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使他们得到满足和自豪。
学会陈述 在多重人际关系中,说与听是联结并维系双向关系的重要纽带。学生除了要学会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外,同时还要注意学会陈述自己的想法,其中就包括回答教师的提问,以及参与同学之间讨论时的发言。无论是回答提问,还是参与讨论,都应要求学生先思考再发言,并逐步做到思路清晰、表达完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在发言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自己与聆听者之间的目光交流,通过自己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来传递自己的思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参与研讨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endprint
学会接受 所谓“从谏如流”,就是说多听取别人的建议,这样才会使自己得到提高。因此,在他人提出批评与建议时,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可能会觉得因为接受别人的意见,特别是自觉不如自己的人的意见,就好像很没面子。其实,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应当指导学生明白能得到他人的指正,无论是谁,只要是对自己有帮助的,那都是值得庆贺的。在这样的“指正”中,我们要求双方本着平等的态度,乐于接受对方的建议,虚心聆听。如果意见中肯,要表示感谢;如果意见与实际情况相悖,也要耐心倾听,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当然,如果时机适宜,也应学会适当维护自己的观点。
角色扮演是个好方法
角色扮演是培养学生“人际智能”的重要方法。课堂上的角色扮演常常是学生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它为学生提供了模仿、再现生活实际的机会,为他们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打下基础。
一方面,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模仿,练习着人际交往中的技能,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自己的交往智慧。当然,为了能够演好角色,学生之间就会协商由谁担任什么角色,使用什么道具,进行哪些动作。在协商的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有同时担任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角色的机会,也是很重要的。而且,扮演过程中常常要改变计划,这就需要学生共同合作,学会换位思考问题,更好地处理人际交往的技巧。在扮演中,还可以学习如何运用技巧性的语言争取自己的利益,控制自己的言行,以符合游戏规则。
另一方面,在角色扮演的时候,角色不同会引起角色之间的冲突,那么,扮演他人的角色就会有助于学生理解他人的立场及处境,可以促进学生学会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体验他人的情绪。这样也就有助于学生学会理解他人,原谅他人,进而化解怨恨,融洽相处。所以说,在课堂上,如果教师能为学生多创造角色扮演的机会,对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
在传统的教育中,往往是师长训斥、学生聆听;批评者与被批评者界限分明,因而特别容易形成对立立场;往往在教师严厉的斥责下,学生的自尊一点点被打消掉。而且,教师常常会不经心间向学生展示自己强大的能力,一句“这么简单的都不会”“你什么都做不像”,会使学生觉得自己是多么无能,从而慢慢失去了自己努力去探索的自觉性,忘记了只有通过各种磨练,才能促使自己成长。最关键的是,这种做法不但会使学生失去自信,让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而且会削弱他們的上进心,负面作用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就应当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以及每个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做到慎表扬、多鼓励、少批评。不能因为学生尝试失败,就冠以“笨蛋”的字眼。我们应当明白:做一件事情失败了,只能说明缺乏技巧,而不怕犯错误和积极改正错误是同样值得赞赏的。在对学生行为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面鼓励,肯定学生的表现,中肯的语言,真诚的眼神,心灵的感染,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当然,除了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外,学生之间的行为评价也十分重要。它不仅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成就感以及自我认识能力和自我反省意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结束语
情商远比智商更重要,会说话比会考高分更出色,懂得交往技巧的人往往能够事半功倍。在日常教学中,如果教师能追寻语文本色,打造高效课堂,立足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标,努力帮助学生消除交往中不良的心理因素,关注合作学习、角色扮演及行为评价,培养他们交往的技巧,注意方式方法,增强他们交往的信心,我们的学生就敢于和他人交流,成为新世纪真正的弄潮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