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巧妹
摘要: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 英语学习的运用之一主要体现在口语的交际。课堂教学在我国英语教学中作用特别,而目前我校在口语上存在着练习时间少,口语表达能力不佳的现状,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从哪些因素影响学生的口语及教师应从哪些方面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出发,旨在能在限定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关键字: 口语能力;提高;教学
· 【中图分类号】G633.41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外国友人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那我们的学生是否可以走出课堂用英语进行日常的自然的交流呢?我们的社会要求我们的学生会说能说,但是现实情况却是不容乐观,我们的学生知道语法,知道单词,知道时态,知道考试如何得高分,但是一到开口说话,就结结巴巴不知所措,学的都是“哑巴英语”--- 纸上谈谈看似不错,就是开不了口。所以与社会的要求相比,现有教学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十分低下”。实际上,所谓“十分低下”并不是指学生什么也不能说,而是不能就相关的内容进行正常的交际。换而言之,How are you ? hello! Nice to meet you !这些都能说,但是就一具体的话题就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交流。
争对这些问题,笔者做了以下思考: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口语? 而作为一位初中的英语老师,又能在这些方面做些什么?
首先争对第一个问题,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口语?
第一,性别因素。在大学,特别是一些语言学院,几乎是女生的天下,据有关研究发现,女生确实有学习语言的天赋。 男性的发音器官较短,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中日耳曼语族下的西日耳曼语支,讲究音节的长短有致,高低起伏,而男性在这些方面与女生相比,存在着不足。 在我们班,相比而言,女生上课更爱发言,读音也相比标准,语速相對较快, 对语言的敏感度也相对较高。 同一个背诵材料,大部分女生一节早读课时间(35分钟)就基本可以掌握,可以大体背诵,并进行模仿,角色对话等。但是男生则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死记单词,语序上,要花费的时间远远超过女生。
第二,性格因素。 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性格对于语言的学习起多大的作用? 班上有位陈同学,她有个双胞胎的妹妹在另一个班级, 我们的这位同学,性格非常内向,在班上沉默寡言,几乎没有什么朋友,成绩也不是很好,特别是英语,总是在班级倒数几名,口语也是非常不如意。 而该同学的妹妹,性格相对开朗很多,经常可以看到她的笑脸,英语成绩虽然也相对落后,但是比起姐姐是好得多,上课回答问题虽然正确率不高,但是声音很大,语音面貌也相较较好。 由此是否就可以证明,一个人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口语能力。性格开朗,外向,就可以更放得开地和同学交谈,得到练习的机会就多,对于错误及嘲笑也更不会放在心上,而信心对于语言学习又起到促进作用。
第三,所处的环境。如果把一个对英语完全陌生的人放在一个完全讲英语的环境里,相信不出多久,他定能说一口能被理解的英语,因为周围的环境逼迫他开口说英语,说让别人能听得懂的英语,所以一个人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而我们的英语课堂只有45分钟,就算45分钟让学生全部讲英语,一天也不过45分钟而已,更何况我们的学生每天都还不能有45分钟的练习时间。所以环境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口语学习。
那么针对以上的三个因素: 性别,性格,环境,我们作为一个中学老师又可以做些什么? 之前的三个因素都不是我们老师可以轻易改变,但是我们还是在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方面做些什么。
首先,老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对学生发言内容的错误,不急于纠正,还应积极调动班级的气氛。鼓励发言已是老生常谈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可以做的,就拿我来说,作为一个老师,想着在45分钟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如果有个学生结结巴巴,半天说不出来,老师着急,学生着急,就忍不住说: thanks, next one。 有段时间我发现之前上课很爱发言的一位学生上课容易走神,也不爱举手了,英语成绩也有所下降,反思之后,自我反省,是不是因为之前的几次“next one ”伤害到了他的自尊。 在之后的课堂上,我故意提问他,并耐心地听他讲完答案,还在最后给予肯定和表扬,效果很明显,虽然成绩没有进步很多,但是上课明显认真很多。 另一方面。一个老师只有把课堂气氛调动了,才能刺激学生踊跃发言,大胆表现。 像一些竞赛活动等,学生在比分的影响下,会放下语法,放下内向,放下拘束,大胆积极表现,这无形中锻炼了自己的口语。
在本文中,笔者针对有可能影响学生口语水平的因素:性别,性格,环境进行初步分析,并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教师应在课堂鼓励学生发言,调动课堂气氛,以此最大限度增加学生锻炼口语的机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