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体育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2017-09-27 07:11贾贵深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4期
关键词:创造性体育教材

贾贵深

【中图分类号】G807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指凭借体育教材,训练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初步经验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适应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思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的良好个性得到全面张扬,使他们的创造思维得到发展,从而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那么,中师体育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呢?

一、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随着中师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体育课堂教学已从过去的“要我练”到“我要练”进行转变,学生的主体作用日益突出。这时,教师要抓住大好时机,及时引导学生向“我要怎么练”的更高层次发展,真正把权利交给学生,鼓励学生敢于展示自己的才华,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对提出古怪离奇问题的学生不能采取训斥、嘲笑或不屑一顾的态度,要积极保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妥善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并以学生的质疑为突破口,捕捉学生的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及时给学生以鼓励和肯定,以此推动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使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他们自行组合编排成套动作,并让编排有特色的学生上台演示,学生进行分析、交流、评价,教师则充分鼓励,提出改进建议。这样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无疑会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离开想象不可能取得成效。由于体育教学具有规范性和技术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可能一次性达到规定标准,因此,教师应借助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开启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明确动作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建立理念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体育教师应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当成创造性的劳动,从创造的角度优化教学设计,激发课堂生命活力,努力使教学成为既能体现教师创造价值又能体现学生创造价值的过程。(1)引导学生求异。教师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案时,要从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的角度出发,积极挖掘教材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因素,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求异,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在练习队列“齐步走”时,可以利用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启发学生创造其他方式的“齐步走”,这时,很快就有学生提出“正步走、前脚掌走、半蹲步走、高抬腿走”等多种走法。练习中,由于学生感到新奇有趣,课堂气氛积极活跃,队列意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充分激发。(2)启发学生探究。教师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能力,设计适于学生思考的探究程序,并在学生发现探究中,给予适当的启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动作的特点和要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如,学习“弯道跑”技术时,教师先不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可安排学生先自己练习,在跑动中提示学生体会直道和弯道上身体姿势的变化,特别是弯道上左脚与右脚的着地部位,左手与右手摆臂特点,启发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让学生根据自身体验得出弯道跑的技术要领。学生通过体验和自己归纳并得到教师认可和表扬,自然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思维。(3)鼓励学生自编自导。教师在准备操、游戏、舞蹈等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尝试自编自导的方法,首先教给学生基本的動作,在掌握一定的动作基础上,再给学生介绍创编的规律,以及生理要求等,然后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让他们分小组或个人自行创编,积极鼓励学生为大家演示。及时进行表扬,并指出他们的独创性和新颖性。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而且学生的表达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样的自主创新活动,无疑会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改革体育教学方法,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创造活动是一种高级的脑力劳动,教师要结合教材,善于提出问题,运用多种多样,求变求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主动性,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意识。过去一些教师生搬硬套教材,盲目按教参内容的步骤千篇一律地教学,教材内容枯燥简单,没有生命力,有的甚至鱼目混珠,主次颠倒,缺乏层次性、科学性和针对性。教材内容模糊而杂乱,特别是一些难度较大的竞技项目,如:田径教学中的耐力跑、跳高、跳远、铅球、标枪等,学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总是达不到相应的水平,更达不到相应动作的规范技术要求,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兴趣,老师也失去了耐性。学生或望而生畏,或敷衍了事,在生理和心理的承受能力大大超出了通过身体锻炼所获得的收效能力时,劳而无功,有的学生还会产生恐惧心理,对身体健康不利,对教材的继续学习不利。如果教师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采取多样化、程序化的方式,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例如:1500米跑不要在田径场上转圈子,而是根据学校自然地形的特点,采取自然地形跑,或围绕行进路线做各种图形跑,诸如蛇形跑、螺旋跑、追逐跑、对角线跑等,有条件的学校让学生骑自行车越野跑也未尝不可。只要目的达到了,有锻炼实效就行。教师应在这类教材的设置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过程;在设计程序上多考虑,轻成绩。在方法和手段上做文章,以培养学生的有效参与和锻炼乐趣为重点,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创造出更新更好的办法。球类项目过去大多采用“一锅熬”的办法,让学生都在一个层面上学,对技术环节讲得过多过细,对学生要求过于苛刻,而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素质、心理因素,结果往往是:素质好的学生兴趣越来越高,素质差的学生想练但又不得其法,看着自己比别人差,自卑感使他们由参与到旁观,渐渐失去了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小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目标,实行因材施教。这样,有利于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好的学生能得到足够的训练,差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提高,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在各自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比如篮球项目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行分组,对每个小组安排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内容,这样会使基本功好的学生不觉得枯燥无味,基本功差的那部分学生也不会觉得篮球项目跟解奥林匹克数学题那样头疼。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充分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潜质才可以得以完满发挥。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造性体育教材
教材精读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我们的“体育梦”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