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霖
【摘要】作为印象派音乐的鼻祖,德彪西将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的艺术技巧融入自己的乐曲中。他的作品以朦胧、抽象著称,是名副其实的“音画”,尤其是以乐曲《月光》最具代表性。基于此,文章在简要论述钢琴曲《月光》的风格特征与情感思想的基础上,从旋律、节奏、和声与速度四个角度系统分析了《月光》的创作特征,据此提出了其主题音乐、音乐情绪转变、主题音调回归的演奏处理方式。一方面深化了对于钢琴曲《月光》艺术特征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也能够为训练和演奏此钢琴曲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借鉴价值。
【关键词】德彪西《月光》艺术特征演奏技巧
《月光》的概述
1.《月光》的风格特征
《月光》又称为《明月之光》,是德彪西于18世纪90年代开始创作的钢琴组曲《贝加莫组曲》的第三乐章中的一部分。此作品是一首舒缓自然而优美动听的曲子,从头至尾都感情丰富,呈现出极强的空灵、精致的意蕴特征。德彪西采用平行进行的音程与不协和音,通过缥缈的音响实现了新的“和声的化合”,使一切思想观念与情感内涵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对光与色的印象之中。
2.《月光》的情感思想
《月光》主要是受诗人吉罗的叙事诗《月光比埃罗》的影响,描绘了德彪西在意大利留学期间,对北部贝加莫地区优美的月光夜景的深刻印象。该作品运用速度欢快的琶音淋漓尽致地刻画出寂寥空旷的夜空中充满明亮色彩的月光,勾画出夜色茫茫、诗人望月咏怀的场景,犹如自己真实地置身于晴朗而寂寥的夜晚,细细享受月光带给自己的温暖、舒畅、自由与浪漫的感觉。
《月光》的创作特征
1.旋律特点
一是该作品的主题是通过右手演奏,其中采用了小间距三度环绕下行的旋律进行方式,由此呈现出平和稳定、流畅自然的音乐线条特征,营造出一种平和自然的音乐氛围。二是该作品采用了级进下行旋律进行的方式,如运用双手演奏和弦的第15小节是第一乐段的插曲,右手采用了和弦级进下行的旋律,提升了乐曲的动感,使前期平和、寂寥的音乐氛围开始慢慢变得跃动起来。三是《月光》还采用了多声部旋律进行的方式,如B乐段中的第27小节就是由三个声部组成的旋律,大大增强了音乐的层次感。
2.节奏特点
《月光》中应用了多样性与不规则的音乐节奏,既有二连音、三连音,又有六连音等,大大增强了乐曲的律动性,呈现出丰富多样、变幻莫测的音乐形象与情感思想。
3.和声特点
《月光》对于和声的选择和处理,尤其是对于和声色彩的运用进一步凸显出了德彪西个性化的钢琴曲创作与审美特征。如《月光》中主题小三度音程的进行,通过小三度环绕下行的方式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月光的柔美、平和与蒙眬之感,尤其是个性化地展现了月光的朦胧色彩,使其对和声的运用呈现出色彩性的特征。
4.速度特点
《月光》在速度处理上与整个乐曲变幻莫测的情节内容与情感思想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即在第一乐段主题部分使用了表情的行板,随后的插曲部分使用了弹性节奏,呈现出自由化的速度节奏特征,第二乐段则应用了更加活跃一些的节奏,第三部分则返回主题部分的速度,尾声部分速度逐渐变慢,由此在舒缓的音乐声中结束整首乐曲。这些不同部分的音乐节奏与艺术家的情感思想趋于一致,展现了其在不同时期或者是在不同情境下对于月光的主观感受,从而增强了作品的音色表现力,与其他钢琴元素一起,共同强化了其情感表达效果。
《月光》的演奏处理
1.关于主题音乐的演奏
在演奏A乐段的过程中,要避免艺术化的或者是戏剧性的大起大落,保持长乐句的连贯性与协调性。具体来说,首先,我们应采用“指腹”技巧演奏三度音程,即通过指腹触键,下键时速度要慢但力度要深。在此过程中,还应注意突出高声部的旋律音,将力量重心转移至4、5指,由此增强高声部的音质效果。而在第9小节处,虽然是重复旋律,但拉宽了音区,右手从前一部分的三度音程转变成和弦,因此需要增强力度。这一部分要提高右手在高声部位置的触键深度,由此增强旋律感,同时也要很好地控制中声部的力度,特别是要控制好大指的力度。在具体练习的时候,我们应首先加强声部分层的训练活动,要能够突出弱奏部分的层次感,由此可以采用踏板的方式来增强其艺术效果,并在此过程中细致地分辨各个和声色彩,由此才能以合适的技巧加以表现,展现其不同的和声色彩艺术效果。其次,在插入部分,虽然声部有所增加,但力度要保持在pp上面,既要注意各个乐句之间逐层推进的情绪,还必须能够突出乐谱中带保持音记号的旋律音,尤其是要保持连贯自如的小指旋律音,提高其力度,控制好其不断变化的情绪。
2.关于乐曲音乐情绪转变的演奏
在演奏《月光》B乐段过程中,要能够合理地处理演奏的音区与调性,从而呈现出活泼、跃动的音质效果,由此将乐曲的情绪推向高潮。具体来说,在处理第一个乐句过程中,我们要从右手旋律音la开始,要加强对右手高声部旋律的处理,尤其是要突出右手小指旋律,增强其“明亮”性的音质效果;另外,则要增强中声部的连贯性,充分发挥其背景性的作用,而在此過程中也要充分保持住左手和声低音效果,由此实现此乐段三个声部之间的合理搭配,展现其应有的音色效果与情感表达效果。随后,从右手旋律音xi开始,我们要增强其音乐情绪,使其变得更加活泼、跃动。在处理第二个大乐句的过程中,要将音区提高一个八度,并随着音乐情绪的持续变化,尤其是随着音乐情感的持续高涨,其调性应随之转入E大调,要能够增强其“明亮”度,展现其活泼、欢快的情感表达效果。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地处理左右手的方向性,使其呈现出不断向上涌动的音质效果,犹如皎洁的月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一般,充满灵动性,甚至可以说是充满生机,使人产生欢欣、愉悦的情感体验。随后,我们注意加强三度音程级进下行的训练,在突出旋律音的同时,也能够保持其流畅自然的音质效果,中间没有任何的缝隙感。在第43小节处,伴随着调性的逐渐回归,我们要能够将左手伴奏织体从琶音转变至五度分解音程,将右手的旋律转变成独特的“二重唱”形式,即中声部与高声部形成旋律对唱的特征。endprint
3.关于主题音调回归的演奏
在演奏《月光》C乐段的过程中,其旋律再次回到了主题乐段的旋律,从而呈现出首尾呼应的旋律特征。我们在处理第一句的时候,要将右手旋律提高一个八度,由此才能真正呈现出该乐段所追求的“空灵”的音质效果以及由此所营造出的独特的意境氛围等;另外,则要将左手的演奏处理从三度音程转变成为琶音,并且要能够突出左手根音的进行,犹如湖水中的月亮一般,灵动而自然地闪现着柔美的色彩。因此,我们在演奏处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尽量避免硬生生地触键,而是应该柔和而又力度充足地进行触键,甚至可以采用“推动”式的弹奏技巧,由此增强音质效果的柔和性,一方面塑造个性化的音乐形象,另一方面强化其情感表达效果。在随后的乐段处理过程中,同样要表现出柔和、细腻的音质效果,降低力度为ppp,可以运用钢琴踏板技巧来表现出弱中变化的音质效果,展现其个性化的音色特征。尾声部分,其旋律是由十六分音符构成,演奏速度越来越慢,并由此逐渐在主和弦上趋于结束,由此暗示着欢快、跃动的月景过后,美好的夜色也即将结束,尤其是渐慢渐弱的分解和弦,营造出悠长回荡、余音袅袅的音质特征,使人回味无穷,并由此产生无限的联想和想象。在演奏这一部分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在深刻体悟其情感思想的基础上,合理地处理各个方面的演奏技巧,并控制好其演奏的速度与节奏,从而展现其情愿丰富而又意蕴深厚的情感思想。
作品通过“三部曲”式结构,呈现出个性化的旋律、节奏、和声与速度特征,深刻地展现了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征、审美思想与情感表达特点,给人以独特的音乐审美享受和情感体验。我们在訓练和表演此钢琴曲作品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其风格特征与情感思想的剖析,由此才能深化对此钢琴曲的了解,提高训练效果和表演质量。
参考文献:
[1]罗伊·霍瓦特:《德彪西钢琴作品集》,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6。
[2]赵晓声:《钢琴演奏之道》,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8。
[3]张佳林:《钢琴演奏与伴奏技巧》,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6。
[4]林丹:《德彪西〈月光〉的印象主义风格探究》,《艺术百家》2007年第3期。
[5]张敏:《从德彪西〈月光〉论印象主义钢琴音乐》,《艺术百家》2007年第5期。
作者单位:西安音乐学院陕西西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