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泳初级教学中两种方法的比较

2017-09-26 10:55曾启芳
师道·教研 2017年9期
关键词:蛙泳腿部游泳

曾启芳

游泳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在教学中如何能使初学者尽快地掌握游泳技术呢?在对蛙泳入门的各式教学方法中,我們不难发现,无论哪种教法,教学者都是根据游泳动作周期性的特点,采用从分解到完整的教学方法,首先把蛙泳技术划分为腿部动作、臂部动作、呼吸动作三个基本部分,在掌握了这些基本动作后再进行从部分配合到完整配合的教学。在从分解到完整的过程中会出现两种对基本技术不同的组合方式:一种顺序是由腿部动作→臂部动作→臂与呼吸配合→完整配合,另一种是由腿部动作→腿与呼吸配合→臂部动作→完整配合,这两种基本动作顺序不同组合的教法在效果上是否有不同?就目前而言,尽管在蛙泳教学中这两种教法都较为普遍地被游泳教师采用,但还没有人通过实验证明它们之间在教学效果上是否存在差异,因此本人试图通过实验的手段,对以蛙泳作为入门泳式的两种基本动作不同的配合顺序教学方法进行比较性的实验研究,以期验证两种教学法在教学效果上是否存在差异,为初学者选择效果较好的蛙泳入门学习或教学方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广州市番禺区东城小学学生30人,其中男生为12人,女生为18人,年龄在7-8岁,把他们配对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男生6人,女生9人,两组学生在教学之前不会游泳,学习起点无显著差异。两组的教学地点相同,在水深为1.1米的游泳池进行教学。两组的教学时间相同,共进行10次课的蛙泳教学,每次课时间为90分钟,实验过程中两组分别执行各自的教学进度。

1. 结果与分析

1.1实验步骤和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过程中分别执行各自的教学进度,表一为实验组教学进度表,表二为对照组教学进度表。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授课次数均为十次课,表一和表二显示,前三次课两组的教学进度都一样,变化出现在第四、五、六、七、八次课之间,第九、十次课都是蛙泳完整配合练习。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每次课对技术的掌握程度,本次试验制订了课后的测试项目(见表三),每次课后都由东城小学体育组的3位教师及施教者进行测验或技评,然后登记测验成绩,两组的课后测试结果见表四。

1.2实验结果分析

从表四的实验结果看出,两组学生经10次课的教学,最后全部学会了游泳,但显著性测验统计数据显示:两组实验结果之间差异的概率P≤0.05,说明实验组的教学效果比对照组好。表四的测试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均大于实验组,说明对照组的每课测试的结果离散程度比实验组的大。表六总体变异系数的测定结果对照组为0.25,实验组为0.18,通过对总体变异系数的测定反映出实验组的测试成绩好于对照组,这反映了在蛙泳教学中运用实验组的这种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游泳技能。而两种教法在操作中区别在于实验组学了腿部动作后紧接是腿与呼吸的配合,并用了浮板作为辅助手段;对照组学了腿部动作后紧接是臂部动作以及臂与呼吸的配合的教学。从理论上分析,实验教法主要有以下的特点:

1.3实验法降低了教学的难度

每教一种泳式都是从分解动作教起,我在教学实验中两组主要采用分解教学法,即先学习腿部动作,再根据各自的教学进度进行各部分的累加学习,最后掌握完整配合动作。因此在选择分解教学法上两组是一致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累加的顺序有所不同。

实验组的教法比较注意在各教学过程中合理地选择教学手段,衔接好教学进程和顺序,在学生刚掌握腿部动作就适时地加上浮板这一辅助器材,在有辅助器材的情况下加上呼吸这一新动作,比较合理地运用教学手段,比较合理地对新旧教学内容进行了衔接,降低了新动作的教学的难度,让学生轻松学习游泳,对快速学习、掌握好游泳的技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 结论与建议

采用腿部动作→腿与呼吸配合→臂部动作→完整配合的顺序进行蛙泳教学能比较合理地对动作进行衔接,降低了教学的难度,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游泳技术动作。

实验法强化和解决了蛙泳腿部动作和呼吸与动作配合两个教学的难点,教学中关键性技术早出现,初学者在学习过程增加难点的练习时间,从而提高对所学动作的掌握,提高学习的效率。

实验法能使学生直接地看到自己的进步,在一定的兴奋状态中进行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蛙泳腿部游泳
分体式腿部气动按摩装置设计
核心力量训练在少儿蛙泳训练中的应用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青霉素对腿部疏松结缔组织炎反复发作的预防作用
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