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诫》:君子的大智慧

2017-09-26 22:25武庆生
党员文摘 2017年7期
关键词:慎言有志时时

武庆生

公元263年,魏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嵇康,写下了一封给儿子嵇绍的书信,后世整理嵇康著作的学者们将这封书信取名为《家诫》。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名士,嵇康的人格、思想与行为一直为人津津乐道,尤其是其不为世俗所染的高风峻节一直为后世称颂。最能表现嵇康卓绝气度、也最为后人敬仰的,是他因遭谗言所害而临刑时,从容地以古琴弹奏了一曲《广陵散》,在感叹了一声“此曲从此绝矣”之后,慨然而冷静地赴死。从这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有着非凡价值观和明确是非观的士大夫,也是一个能够舍生取义、气节凛然的君子。

《家诫》作为嵇康与尚未成年的稚子之间的告别,应该是其言也真、其情也切,具有很深的教化作用。

志向:

“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家诫》全文开篇即讲:“人无志,非人也。”《论语》记载孔子一生言语,曾有16次谈及“志”这个问题,但是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在这里,孔子将“匹夫”与“将军”相对而言,意思是:即使再卑微的一个人,别人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人生志向。但是到了嵇康这里,志向却成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也就是说“无志就不是人”,可以凸显嵇康把志向和理想看得高于一切的人生定位。接着,嵇康就从这个“志”出发,从“守志之盛”“秉志之隅”“未为有志”“方为有志”等四个主题、共六个部分娓娓道来,情真意切、不厌其详地道尽了自己对于“志”的独特而具体的人生感受,以此进行谆谆告诫。

守志:

时时坚守、安然处之

《家诫》的第一部分就是谈如何从内心去坚守志向。嵇康首先从正面提出了“内守”的途径,即“用心”(用心去思考志向)、“量善”(衡量和选择良善的志向)、“守誓”(口与心誓、心口一致)、“准行”(按照法度去践行),从而推导出“若志之所之……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于必济”(如果是心志所指向的,就要宁死也不改变,以自身不能达到为耻,以一定达成作为期望的目标)。

接着,嵇康又具体分析了内心不能坚守的原因及结果,富有创见地提出了“二心交争”理论:一方面人被过多的情欲和羁绊所纠缠,在实现志向时有“去心”;另一方面,对于实现志向却又时时怀有“就心”。这样去、就二心相互斗争,使人在两者之间徘徊,终而至于“只开花不结果”“勤而无获”或者“功亏一篑”。

最后,嵇康作了总结,“故以无心守之,安而体之,若自然也,乃是守志之盛者也”,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把守志作为一种几乎体察不到的常心来对待,能够时时坚守、安然处之,让一切似乎都是自然而然,那才是“守志之盛”,即守志的最高境界。

秉志:

立身当清远、行事当坚执

《家诫》的第二部分是谈如何不受外部影响而秉持志向。第一个方面,是“立身当清远”,即“上远宜适之几,中绝常人淫辈之求,下全束修无玷之称”。也就是:从较高层面看,对官员要适度接触、保持距离,不要从他那里找便宜和便利;从中等层面看,对那些总是求人办事、要人帮忙、不停骚扰的人要能够进行回绝;从最下的层面看,至少要保全自己潜心修养的名实。秉持志向的第二个方面,是“行事当坚执”,也就是不轻易改变实现志向的行为。当然,事先要自省,行事是否应该;事中要听取意见,看看别人说的有无道理,如果有道理就要立即接受和改正。

无志:

见义而不为、少义而轻为

在《家诫》的第三部分,嵇康用反向思维,谈什么样的行为“未为有志”,也就是不算有志向的是哪些行为。他列举了两种突出的情形:第一种可以概括为“见义而不为”,也就是一个人可能因为“小气”,而在别人遇到困苦之时,可以救济、也应该救济而不去救济;第二种则是“少义而轻为”,就是一个人可能因为“小情”,而对待于他有求的人,尽管于道义有损害,却不忍心当面拒绝而轻易地、勉强地、甚至竭尽全力地去帮助人。这两种都不算有志者。

有志:慎言、慎交友、慎酒

《家诫》的第四部分,从主题上是说什么样的行为“方为有志”,但却是从应该慎重注意的几个问题的角度阐述,可以概括为“三慎”。

第一慎——“慎言”。嵇康对于言语作了不厌其烦的四点强调:一是搞不清楚的不要说,这是“寡悔之道”(少些后悔的好办法);二是东家长、西家短的背后琐碎议论不要说,这是“不义之举”;三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不要插嘴,这是“小是小非”,不如听着让对错自然显现;四是酒后胡言乱语的争执也不要参与,不如走开到一边自处。在明确上述“四不可”之后,嵇康也提出了“一可”的告诫,就是当事情到了形势所迫、伤害道义、实在非说不可的时候,就应该果断正确而且无所顾忌地去说,这样的人嵇康称之为“方为有志耳”。

第二慎——“慎交友”。嵇康首先确立了什么样的为可交之友,即除了“知舊”(旧交)、“邻比”(邻居),只有“庶几以上”(指贤人)的才可来往,这也就等于确立了“非贤勿交”的标准。接着,嵇康点明了与朋友相处之道:“不须作小小卑恭,当大谦裕;不须作小小廉耻,当全大让。”通过两个“小小”,嵇康强调朋友之间应该以谦让为本,但不要拘泥于小小的礼节和对错,而应该从大处着眼、从大义出发去相互支撑。嵇康又警告了三种交友的忌讳:一是不打听别人的隐私;二是不留听、不参与一些“小团体”“小帮派”的私议;三是不应和、不跟随别人对于友人的非议。

第三慎——“慎酒”。嵇康是喜酒的,但即使如此,嵇康也没有格外宽容,而是给儿子订立了几条可行的原则:不要劝别人酒,要喝自己喝;别人劝自己喝酒,能喝则直接喝;感觉有醉意就要停,千万不可喝醉,搞得自己难堪。

(邱宝珊荐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图:杜小米)endprint

猜你喜欢
慎言有志时时
办有根有魂之学,育有志有气之人
——杭州市小营小学简介
慎思·慎言·慎行
“我时时被中国运动员激励着”
有志无书五言联
都市度假屋
时时可学,处处能学
导数时时用,“忽视致误”防
张明
村民最听党的话
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