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新课程改革乃大势所趋,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的新的学习方法和教学理念,也让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在课堂的讲解开始变得精炼,要想学生在课堂中更加活跃,教师的提问艺术显得直观重要。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提问效果不佳以及提问毫无艺术的问题依然存在,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果教师无法通过课堂提问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就无法掌握提问时机,就会失去正确启发学生深度思考的机会。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提问技巧,并结合阅读内容完成问题设计十分必要。
二、语文教学课堂提问存在的不足
(一)问题肤浅而散乱
如果教师提的问题肤浅,学生就不需要动脑思考,简单的回答就能应对老师的提问。虽然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可能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效果不佳,势必不能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学生也容易因此养成不深入思考的习惯。有的教师为了提升课堂的活跃气氛,让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在备课的时候只注重“问题”,而没有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中散乱的“问题”不断,学生虽然会踊跃回答,却还是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得表面化。这种只注重问题的教学方式貌似完成了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但实属强加式教学行为,只会导致问题之间缺乏联系。过于肤浅而琐碎的提问,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掌握阅读重点和知识难点。
(二)提出的问题学生参与面有限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满足课堂教学高效有序的要求。而有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对优生提问,忽视了差生的知识能力,直接影响到后进生的积极性,也容易让学生产生挫败感。课堂教学中每一位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结合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设计问题,并注重问题的层次性,以便所提出的问题可以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如果受到教师的表扬,会更加积极思考,应对老师的发问,否则会影响到学生的回答欲望。
(三)提问时机把握不准
有些教师在提问时会先点名,然后提出問题让学生回答。这种提问方式会导致学生在回答期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其他学生也不会动脑去思考问题,从而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因为当学生无法回答老师的提问时,老师就只能自己回答了,这无疑会形成自问自答的课堂气氛,不但降低了学生的思维训练的效率,提问也流于形式,没有实质,丧失了提问的意义,所以这种方式最不可取。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有效提问设计实施
(一)钻研教材 锁定有效提问的切入点
知识的获得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学过的知识可以成为获取新知识的基础。在课堂提问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程度来设计,并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让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是否通过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是课堂教学的工作要点。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语文《项链》一文时,笔者就设置问题:“你如何从正反两面来评价玛蒂尔德?”立刻激发学生去认真阅读文章故事情节。提问能帮助学生深刻领会全文的中心思想,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在不同学生的回答中也能体现学生的个性。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合理有效,会让学生从细微之处对文章有更多的理解和思考,对全文的理解更加透彻。
(二)激发学生参与思考的层面
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注重所设问题是否有层次,提问是否有针对性,才可以让课堂提问达到更好的目的。合理的课堂提问设计内容不可以过于简单,也不可以太难,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所提的问题难度过高,会让学生有挫败感,并影响到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学生在考虑问题时过于困难,时间久了会开始拒绝思考,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年龄、生活习惯和所掌握的知识情况等因素来完成。所提出的问题和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比较贴近,在课堂中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针对认知结构和实际生活经验有差异的学生,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就要结合差异性有层次地确定问题,这样通过问题的回答可以让学生所积累的知识有逻辑性,并达到逐步获取知识的目的。
(三)抓住有效提问的时机
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因此课堂提问需要遵循具体的标准来完成。为了让课堂提问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要结合教育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问题。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提出的问题掌握了准确的时机,课堂气氛不但生动活泼,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是以人教版高中语文《项链》一文为例,在让学生通读文章之后,笔者就提出“导致玛蒂尔德命运十年困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时,会有不同层面的回答,既可能有表面的回答,也可能有深层的社会问题的思考。教师抓住有利时机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分组讨论最后回答小组意见。综合小组回答意见以后,笔者抓住提问时机,再提出“玛蒂尔德身上的闪光点是什么?”再一次在文章中提炼正能量来输送给学生,充分扮演好了教师主导的角色,让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了更高的发展。
小结
课堂提问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参与兴趣、开启学生心智的重要方法。艺术性的课堂提问可以提高阅读效果,让学生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鲁志鲲,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高等农业教育,2005,(8).
[2](美)古德,布罗菲.透视课堂[M].陶志琼,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美)Marylou Dantonio.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M].宋玲,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4]何善亮.有效教学的整体建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费丽娟 湖北黄石阳新一中 4352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