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媛
拿到吴长青这部《网络文学创作与研究概论》,我以为我会读到一位学者对某一特定文体的具体分析,然而事实上,我领略了一个基于网络的文学世界和它所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的全景式的画卷。作者挟着多年来对网络世界、网络文学的深入了解和深刻研究,怀着对时下青年精神生活的深切关怀,远远超越了纯粹的文学批评对某一文体的研究界限,把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有着深刻社会历史渊源的文化现象,进行了综合性的全方位的分析研究。在全书严谨周密经纬纵横的理论体系之间,我总能真切地体会到吴长青先生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那种不盲目、不偏狭的治学态度和他对大众特别是青年精神生活状况的人道关怀。
对文学史来说,几十年几如白驹过隙,但就是这一二十年之间,网络文学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令人瞠目结舌。作者、读者和市场显然比研究者和批评家们的反应快得多,他们在创作、阅读、接受、衍生各个领域迅速制造了五花八门的现象和话题,以极快的速度充斥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时下国人的精神世界里攻城略地。马季先生说:“中华民族喜欢听故事,有讲故事的文化传统。进入现代化以后,这种讲故事的传统一度被中断了,文化环境和文化土壤发生了变化。‘五四运动和‘文革把民间的文化传承断掉了,‘文革以后基本没有了。实际上老百姓对好故事,尤其是民间的故事一直有强大的需求。”(《网络文学最重要的作用是将当代文化土壤丰富化》)网络文学上承中国民间通俗文学传统,直面时下国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现代性危机,迅速填补了正统纯文学作品在普通市民接受领域的空白,以前所未有的鸿篇巨制,占据了国人的精神生活。面对如此丰富而多变的研究对象,任何一个有理论远见的批评家都是无法沉默的。当然,关于网络文学的批评研究近年来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将网络文学研究系统化、学科化,吴长青先生此书堪称先驱。
他以不惮于前驱的热情和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态度,致力于屡屡被误读的网络文学,从网络文学的本质属性、产生的历史语境、艺术审美特色、作为艺术或是社会意识形态跨界的研究评价标准、商业化与产业化研究、受众研究及社会影响及海外传播几个方面对网络文学进行整体研究,不虚美,不隐恶,为我们在网络文学的世界里拨云见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理论。
尽管目前学界通用的网络文学定义是:通过互联网发表传播的大众文学,目前主要是指网络连载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版权运营的长篇小说。但吴长青先生更强调的是:网络文学是以技术传播为价值核心,在外延上依旧是以语言为主要阅读载体的一种文字组合形式。并且着重指出: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在与技术结盟的过程中势必会分化出传统文字所不具备的游戏功能。而这,恰恰是网络文学的复杂性之所在,也是它之所以不適用于传统的文学评价体系,反而必须被当作一种文化现象加以观照的根源所在。
技术、游戏、商业……这些在文学批评领域有些陌生的关键词让网络文学在成为作品的同时,也具备了消费时代商品的一切品质,更遑论它还经常主动承担起引领消费的责任。很多时候,我们对消费至上娱乐至死的时代充满恐惧疑虑,并习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与之相适应的一切。然而,吴长青先生在“网络文学的接受度与受众研究”一章中,以大量翔实可靠的数据和精确的图表向我们展示了网络文学是如何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及它在青年中享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显然,网络在个人诉求的表达,个体梦想的满足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当它面对“日趋惨烈的现实早已告诉青年人:集体世袭,贫富悬殊,上升通道壅塞,整个社会结构已经闭合……”的现状时,现实中人们种种愤懑不满以及被挤压得无处藏身的个人梦想形成了网络文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互文”。作者引用了菲斯克关于大众文化的论述:“大众文化(包括网络文化)制造了从属性的意义,那是从属者的意义,其中涵括的快乐就是抵制、规避,或冒犯支配力量所提出的意义的快乐。”网络文学带给青年表达的快乐,反讽的快乐,解构的快乐和实现的快乐。尽管这样的快乐短暂而虚幻,但与其短暂的致幻效果伴生的是对个体自由、个人价值的恒久追求。也许正是基于此,作者甚至预言:“高度发达的网络文学将会成为新的话语启蒙场域。”在我看来,与其说作者是在构建网络文学的研究和评价体系,不如说他在竭力阐释我们这个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并企图借网络文学之眼透视整个时代之病和我们的精神之殇。
学界常有专家在谈到“五四”时,指其被当时民族救亡运动打断,没有真正实现对国人的思想启蒙。恐怕不只是思想启蒙,对现当代文学的审美观念在大众中也没有充分建立。随后由于历史原因,文学的政治功用被过分夸大,也不利于健康的文学观念的发展。恰恰是十几年来野蛮生长的网络文学,正在弥补大众对文学认识的不足。作者显然也对网络文学由自发写作向自觉写作的转变有着浓厚兴趣,并对网络文学突破“滞胀”,走向经典化寄予厚望。米兰·昆德拉说:“把握现代世界中存在的复杂性对我来说意味着一种简约、浓缩的技巧。否则的话,您就会坠入无尽的陷阱。”(《小说的艺术》)网络文学现象自然是复杂而多变的,但优秀的批评家总能提炼出“简约、浓缩”的技巧,以避免让热心的读者陷入“无尽的陷阱”。 这部《网络文学创作与研究概论》当有此功效。
(作者系保定市文联秘书长,青年文学评论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