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圆
2017年2月,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化节目《朗读者》开播以来,很快就成为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档充满文化感、打动人心的节目。以全新身份担任制作人和主持人的董卿,再一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曾在事业巅峰时暂别舞台,董卿回归后带给观众的惊喜,不仅是全新的事业,还有个可爱的孩子。既能面对摄像机端庄大气,又能怀抱娇儿知性温婉,完美妈妈董卿的育儿理念,成为许多新晋妈妈好榜样……
急刹车,事业巅峰的抉择
2012年,董卿心底深处出现了这样一个声音,想跟过去的自己做个了断,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那时候其实她在央视做得挺好,是很顺利的一个工作状态。该用什么方式让自己能有一个恒久的创造力呢?董卿觉得学习是唯一的途径。她觉得一定要停下来,哪怕这个停止显得有点像急刹车,刹得人咣当一下,自己的脑门都磕个包出来,但也必须要停下来。
2014年4月,经过多日考虑,董卿决定调整状态,暂时放下话筒,去海外学习深造。
在央视领导和董卿所在综艺频道的领导以及同事们的支持下,董卿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美国南加州大学进修。学校为她安排好了相应的导师,并制定了“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让现代媒体更好地发挥沟通的良性作用”的研究方向。带着满满希翼,董卿背起行囊,开始了为期一年的留学生活。
离开了国内的瞩目与光环,初到异国的董卿强迫自己要变得勇敢。虽然去之前,面对父母的反对,董卿信誓旦旦对他们说,她可以重新做一个学生,她可以素面朝天。但真正走进校园她才发现,换上学生的衣服,换上学生的書包,扔掉名牌包,扔掉所有化妆品,摒弃掉所有光环,这些都只是最表面的。
真正的困难是,她要经受得住所有落差,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学习如何变得强大。
远离了熟悉的镁光灯与摄像机,初时的不适应让她有些落寞。陌生的人群,不同的肤色,让人不自觉会产生疏离感。虽然导师与同学们都很友爱,但董卿还是特别想家。视频中看到一向坚强的董卿因为思乡几度哽咽,密春雷心疼不已,安排好工作赴美陪伴爱人。
丈夫的陪伴给了董卿莫大的动力,留学生活变得轻松起来。为了自己的学业和家人放心,董卿迅速调整。2014年5月,调整好状态的董卿首次通过粉丝互动的官网论坛透露留学近况,并给粉丝发来一张站在中国洛杉矶总领馆门口的近照。
“当然会遇到困难,也会有孤独和无助的时候。”面对粉丝的关怀,董卿信心满满地回复:“但我相信任何一段生命的过程都有它独特的意义。”
暂别离,家庭是全新舞台
接下来的生活变得勇敢而充实。洛杉矶的清晨正是国内的夜晚,爱人的惦念,会在每个清晨第一时间对董卿说早安。忙忙碌碌的求学生涯很快结束,伴随着董卿学成归来的,还有让家人欣喜不已的爱情结晶。
回到国内,董卿开始了新一轮的适应。这不同于求学时对异国的熟悉接纳,而是“妈妈”这个新身份带给董卿的挑战和迷茫。
虽然有家人的帮助,但董卿依旧有些手忙脚乱。小天使的到来,让董卿心中多了一份温柔的惦念。她本身就是“事无巨细”的人,大到孩子用的婴儿床,小到宝宝的鞋袜,董卿都亲力亲为地置办。荧屏生活这么多年,董卿在任何场合都很注重自己的形象。然而回国后立即融入“新晋妈妈”的生活,和奶粉、尿片作斗争的日子里,她却再也没时间精致装扮,从而让自己陷入不敢照镜子的邋遢形象。
初生宝贝的激动过后,真正育儿的生活却是一地鸡毛。作为新手妈妈,儿子出生前还是拥有自由身的董卿,宝宝到来之后的生活就充斥了尿布、哭声、喂奶。还有带孩子过程中的各种忙碌和担忧,更不用提生孩子时身体所遭受的各种痛苦,自身身材和皮肤等等的变化。这些统统狂涌而入,她的生活一下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上突然降临的重大责任心,让董卿感到焦虑和巨大沉重的压力,有时一整天都沉浸在孤独无助的情绪中。
每天一起床,董卿随手抓个卡子别住头发,套件宽松睡衣就开始伺候孩子。所有的时间都被孩子占据,想象中母慈子爱的惬意完全被琐碎与平庸所取代。孩子的完全依赖,让董卿有种千头万绪的忙乱。虽然不想做全职妈妈,但稚嫩的孩子让董卿根本“拔不开腿”。往往丈夫一大早出门工作时,董卿和儿子正在床上嬉闹,傍晚归家,母子俩已经玩累了沉沉睡去,身旁是散落了一地的玩具和图册。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董妈妈看着女儿疲惫的容颜,心疼不已。但较之父母的心疼,更让董卿焦虑的,是自己对家庭生活的全情投入和离开舞台的黯淡心情。每当夜深人静,半夜醒来哺乳的董卿,都会凝望着窗外的白月光沉思良久。
再出发:成长是伴你同行
2015年,董卿把孩子托付给父母,调整好状态重回央视。然而,投入工作的董卿因为节目录制,经常几天回不了家,有时甚至两周没法回家见孩子!虽然工作上取得成绩,但对孩子的愧疚却让董卿难过,生活和工作无法平衡,情感与事业陷入两难,让董卿迷茫不已。
密春雷看出妻子的情绪,带她和朋友一起聚会散心。和这些优秀的年轻父母相聚,董卿学到了不少育儿经。尤其是好朋友一句话一下子点透了她——
“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果然是大道至简,困惑了董卿那么久的问题,竟然有如此简单直接的答案!想清楚这一点之后,董卿开始规划自己生子以后的事业发展,一方面,她不想放弃继续成长的可能,不想因为孩子而变得止步不前;另一方面,她觉得自己也应该努力变得更好。她必须尝试在自己和孩子的世界里拿捏一种平衡的分寸,既不能“我的世界只有我”,也不能“我的世界只有你”。
这种让自己的独立身份和孩子的角色同时融在自己生命中的智慧,让董卿比大多数新妈妈都更有挑战。
全新的职业规划中,董卿开始孕育一个新的“孩子”。她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从小博览众书。一直陪伴她成长的阅读已经不止是一种习惯,而变成了一种力量,她要将这种力量与她的专业素养相结合,孵化出一档全新的电视栏目——《朗读者》。
从创意到立项,进展还算顺利,但是不同于中央电视台台内自制的节目,《朗读者》的节目制作采用了公司化的运作模式,董卿担当起了制作人。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身份,她不能轻车熟路地拿起曾经主持人的经验,而必须从头开始学习如何做一个制作人,如何协调一个团队,她必须成长。
曾经从容独戴光环,如今艰难合力前行。“一个念头在脑中,两页策划在手上,三个散兵起步,四处磕头化缘”,这是《朗读者》筹建之初的状况。虽是调侃,但这样的生活让董卿感到无比疲惫。
为《朗读者》筹备的1年,外界的种种压力让董卿无数次到了崩溃的边缘。可是每当她晚上两点三点睡不着,坐在家里的地板上,倾听着孩子熟睡中沉稳的呼吸,都能将她满心的阴霾驱散。
不知不觉,儿子已经2岁了。从当初在她怀里撒娇的柔弱小娃,成长为敢于独自逮小虫玩耍的小小男子汉。日常中,儿子的语出惊人与胆大心细,经常让家人大为赞叹。孩子这般勇敢,自然有父母的基因与教育在起作用。董卿想到自己小时候,不也是毕业于复旦大学的父母亲给她提供了最好的榜样吗?她知道,母亲的抉择与行动会让孩子情不自禁“复制”。言传身教有着潜移默化的力量,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的一生。
“我要和孩子一起成长,让他看到,我在很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董卿对家人发出爱的承诺:“让他在未来真正懂得的时候,对我有爱、有尊敬。”想到这里,董卿又像吃了菠菜的大力水手,充满动力与斗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