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常态下尤溪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2017-09-26 06:31陈国花
福建轻纺 2017年7期
关键词:尤溪县企业发展

陈国花

(尤溪县节能监察(监测)中心,福建 尤溪 365100)

关于新常态下尤溪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陈国花

(尤溪县节能监察(监测)中心,福建 尤溪 36510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行转型升级是全面提升尤溪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新常态下尤溪县产业转型升级基本状况,分析存在问题,阐述尤溪县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并就提升尤溪县产业实力提出对策建议,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尤溪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常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策

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不断上升的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资和出口增长的成本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模式已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已经不容缓。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为尤溪县走出困境、实现产业全面振兴的当务之急。因此,形成尤溪县工业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实行工业强县,必须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1 新常态下尤溪县重点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二五”时期,尤溪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工业发展增速,产业集聚加快,尤溪经济开发区被列入省级开发区,已开发城南园、城西园区、埔头园区,开发面积1.8×105m2,入驻企业达100多家,从业人员2.3万人。初步形成“3+2+5”产业发展格局(纺织、林产、矿产三大支柱产业;电商、旅游两大主导产业;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加工、节能环保、生物及生物医药五大新兴产业)。

1.1 尤溪县纺织产业发展现状

纺织产业是尤溪县的第一大主导产业,已形成了“纺纱—织造—染整—涂层”地方特色革基布产业链,2009年被授予“中国革基布名城”;2016年混纺纱能力突破120万锭,形成具地方特色混纺纱集群,被授予“中国混纺纱名城”;2016年,全县84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80.2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总量60.4%;累计用电5.3×108kWh,同比增长17%。

1.2 尤溪县矿产产业发展现状

尤溪县具有得天独厚的铅锌矿产成矿地质条件和较好的找矿前景,资源丰富,是福建省铅锌资源大县。自上世纪90年代铅锌找矿取得历史性突破以来,发现铅锌矿产地24个,其中达到中型规模的4处。资源中铅锌金属品位较高,硫、银、铁等多种伴生元素利用价值大。铅锌矿保有资源量约1.9×107t,约合金属量1.2×106t,占全省铅锌保有资源储量2.8×106t的40%以上,居全省之首。近年来尤溪县依据有关规定通过暂停矿权延续和申报,关停部分矿山,按照以优并劣,以大并小的原则,对铅锌矿企业进行兼并、重组,目前正在逐步推进全县铅锌资源深度整合。

1.3 尤溪县林产加工业发展现状

尤溪县共有林产工业企业175家,年完成商品木材生产1.67×105m3以上;人造板生产2.4×105m3以上,指接材生产3.19×105m3以上;松香、松节油及深加工生产2.9×104t以上;现有竹林面积4.63×108m2,位居三明市第二,毛竹立竹总量达7000万株,年产毛竹材1260万根;锯材生产7.3×104m3以上;竹木工艺品生产1146万件。初步形成了以杉木指接材为主的集成材产业集群;以竹地板为主的竹制品加工产业集群;以版画、无框画为主森林文化创意产品产业集群;以松香、松油醇为主的林产化工产业集群;以茶多酚、中药饮片为主的生物制药产业集群;以笋制品为主的森林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2 尤溪县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的因素

尤溪县工业经济总体来讲,总量小、竞争力弱,转型升级面临着国内外严峻形势和逼迫和自身发展内在要求的双重压力。

2.1 依靠资源要素的工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在尤溪县现有工业中,依靠技术创新、品牌、工业终端产品市场发展壮大的行业企业比例较小。在劳动力成本高、土地资源有限、银根抽紧、能源和原材料大幅涨价的发展环境下,产业链不健全、粗放型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1]。

2.2 粗放型企业发展空间日益狭小

尤溪县工业产业层次普遍不高,大部分产业主要集中在生产加工型,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多数产品档次低,以“低价跑量”的竞争方式为主。如:尤溪县纺织业设备落后,产品低档低价、过度竞争现象普遍,产业发展已不适应消费结构提升的市场新需求[2]。

2.3 缺少大型龙头企业支撑

一个行业需要领导者。因为领导者能够把握行业的发展趋势,并有更多的资源来支持。尤溪县的工业并不排斥中小企业,但是没有大企业,就不可能形成一个大的产业体系和真正的产业链。可以说,大企业是尤溪县工业的“鸡肋”。尤溪县制定的“产业转型升级”扶持政策,培大育强政策,都想从这方面入手,这几年出现了几个超亿元的企业,但与全省比,与周边的其他城市比,尤溪县大企业实在是太少了。究其原因,除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外,主要还是观念问题,企业家缺乏合作精神,缺乏战略眼光是最大的问题。

2.4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高

尤溪县依靠产学研联合,引进科技成果,多年来为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科技成果长期依赖“拿来主义”,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研发投入少。2016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只有6家,占全市69家的8.7%;高新技术产值仅占规模以上企业产值比重的4.7%。创新人才十分缺乏,全县100多家纺织企业,没有一名高级纺织专业人才。企业研发机构少,目前全县市级研发中心仅1家,县级研发中心也只有4家。企业缺少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科技含量低,科技成果产业化慢。从表1、2、3柱状图可以看出,尤溪县的研发经费支出、项目情况及研发机构情况都明显低于省、市平均水平。

表1 尤溪县研发经费支出比较

表2 尤溪县研发项目情况比较

表3 尤溪县研发机构情况比较

3 尤溪县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3.1 大力提升传统产业

坚持总量与质量、效益相统一,对区域特色明显,经济发展贡献大、有重要支撑作用的传统优势产业;加强重点领域、主导产品和生产关键环节技术改造,推进以装备升级为载体的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由“制造”向“智造”转变[3]。

3.1.1 纺织产业

走差别化、功能化和产业联盟化道路,以发展高新技术纤维、产业用纺织品为重点,延伸高附加值纺织产业链条。加快城南轻纺高新产业园、染整专业园、福建省革基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产品、做大龙头,促进规模的纺织、染整及合成革企业聚集发展,推进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扶持骨干企业与带动中小企业,以增量发展带动存量提升,加快形成“纺纱-织布-染整-面料-服装(涂层)”完整的产业链条。着力发展功能性差别化纤维、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等,推进差别化纤维、功能性面料等项目的建设。重点推进福建德为聚纤有限公司锦纶6聚合切片及差别化功能性锦纶纤维生产项目、福建鑫森合纤科技有限公司差别化、功能性改性锦纶纤维自动化生产项目、福建隆源纺织有限公司高性能多种功能性纤维混纺生产线建设项目等项目的建设,促进企业早日投产达产。

3.1.2 矿产加工业

以铅锌资源为依托,以铅锌冶炼大项目建设为突破,以铅锌产品深加工为延伸,加强对铅锌矿产资源的整合,鼓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通过市场运作收购、兼并小企业,努力形成层次分明、衔接互补、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产业集聚区,实现铅锌矿开发科学有序、持续健康发展,建设具有尤溪特色的铅锌产业循环经济园。到2020年,实现产值100亿元。重点抓好“福建金东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日处理铅锌原矿1100t技改及尾矿综合利用一体化项目”、铅锌矿产品后续加工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发挥尤溪县铅锌产业特色,延伸该产业与化工、环保、电力、旅游等产业共生关系,辐射引导开发区内的各个园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从而确保尤溪经济绿色、快速发展。

3.1.3 林产加工业

重点围绕人造板、木竹制品、造纸、林产化工、森林文化产业等产业延伸拓展,实施项目和品牌带动,推进产业升级。以“红树林木业”、“百营木业”等杉木集成材加工企业为重点,打造木材高效综合利用和木制品出口基地;以“瑞森家居”等森林文化创意产品加工企业为重点,打造具有尤溪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以“沈源竹木”、“柏毅竹木”“闽龙竹制品”等企业为重点,通过自主研发及产学研合作,开发具有传统特色的竹系列工艺品、家居精品、竹雕刻等精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出口率;引资创办一家生产竹重组材产品企业和一家采用自动控温技术生产竹碳产品的企业;推进金闽公司松香、松油醇深度加工系列产品及日用化工生产项目,整合林产资源,延伸林产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3.2 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从技术链、价值链和产业链出发,加快关键技术突破,加快发展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

3.2.1 生物医药产业

以产业园、产业链为主要抓手,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带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建设规模化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快经典名方和确有临床疗效的中药新品种产业化开发和优质中医保健产品开发,重点培育一批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有效成分明确、作用机理明确、剂型先进的中药制剂。推进中药提取纯化、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生产技术的应用。

3.2.2 新材料产业

加强新材料产业自主创新,加快打造特色优势新材料产业链,加快发展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特色优势明显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3.2.2.1 新型功能材料

围绕提高纺织产品的档次水平,着眼现代纺织工业,重点发展新型差别化、功能性纤维、高品质纱线、产业用纺织品等领域,延伸拓展高附加值纺织产业链条,加快纺织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

3.2.2.2 化工新材料

重点发展合成树脂、工程塑料、功能性专用材料和高性能环保涂料粘合剂,以及功能化、专用化、安全、环保的精细化工产品,建设尤溪重要的精细化工材料生产研发基地。

3.2.3 新能源产业

重点推进水面型光伏电站项目、水面型光伏组件生产项目落地实施,以此为契机,发展太阳能装备(光伏、光热)、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及生产装备,加快构建太阳能装备制造体系。

3.2.4 节能环保产业

突出高效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重点领域,促进大宗固体废弃物、尾矿伴生矿综合利用,以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与循环再利用项目、有机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尾矿渣综合利用项目等为发展重点,加快构建循环经济示范园,使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新兴支柱产业[4]。

4 提升尤溪县产业实力的对策和建议

4.1 打造工业发展大平台,增强加快发展的承载能力

4.1.1 加快推动工业平台的高起点规划

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主动承接沿海地区的辐射,加快发展资源转化率高、产业协作性强的开放型经济,着力构建承接福州等沿海地区的城南园,承接湄洲湾、厦漳泉经济区产业梯度转移升级的城西园,物流集散地的临港工业园。依托资源禀赋,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把城南园规划建设成轻纺高新产业城、高端装备机械产业城、百强企业和央企对接城;城西园规划建设成轻纺、食品加工等产业园;洋中园规划建设成机电制造产业园;管前园区规划建设成精细化工产业园。吸引关联项目聚集起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品牌效应[5]。

4.1.2 加快推进工业平台的高标准建设

大手笔推进园区开发、园区道路框架和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园区硬件建设的标准和水平;注重配套好园区的生活服务、休闲娱乐设施。同时,根据产业要求,完善产业服务功能配套建设,由政府牵头、协会组织、企业参与,引导企业与政府共建公共创新平台或自建产品检测、研发中心。努力发展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研发与技术服务、工业咨询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园区总体服务功能,增强园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6]。

4.1.3 加快推进工业平台的高水平运行

建立健全领导联系平台机制,实行工业园区建设“一把手”工程,对重大项目信息亲自掌握和把关,对具体难题亲自破解。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坚持“以土地和项目融资”,采用“股份制”、“企业开发”、“合作开发”等多种模式,吸引多元化主体投资参与园区开发,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联动发展”的新局面,建成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升级或产业配套的基地。

4.2 加快推进大项目,增强持续发展的后劲

尤溪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工业发展相对滞后,起步迟、起点低,资本积累不足,历史底蕴不够深厚,基础比较薄弱。要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引进工业项目,特别是大项目和好项目,来推进我县工业总体水平发展。

4.2.1 加强项目策划储备

加大项目策划力度,着力策划引进一批龙头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策划生成和储备一批新投资10亿元以上、5亿元以上、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持续延伸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促进重大生产性项目的裂变和衍生,形成工业存量支撑、增量拓展的发展格局。

4.2.2 建设专业园区

引导城区纺织、染整、制革、食品、化工、林产加工等产业调整布局,鼓励企业“退城入园、集聚发展”。重点开发建设城南园,加快推进洋中机电产业集中区,有序推进城关镇、管前镇等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

4.2.3 加强投资引导

以“3+2”产业为重点,着力引进和培育“大好高”转型升级项目,坚决制止资源消耗大、污染重、效益低及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以有效、优质的投入来加快推动工业经济提质扩量、转型升级。

4.3 加快培育大企业,增强产业竞争实力

4.3.1 加强产学研结合

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解决关键技术,开发研制新产品,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政府部门要积极为我县工业企业牵线搭桥,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东华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科研院校的合作,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机,促进企业与国内各高校、研究所进行联系交流。

4.3.2 推进企业创新转型

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支持企业加快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使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加强自主创新载体建设,引导企业加快技术中心建设,研发并投产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7]。

4.3.2 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进技术人才,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加快新产品开发,不断提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4.3.3 积极寻求与知名企业合作

企业要放低姿态,勇攀高亲,努力与国内、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合作,汲取他们的高新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经营理念,提升自身生产经营水平。

4.3.4 引进和培育技术人才

企业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工作,高新引进急需人才,提高待遇,创造条件,留住人才。政府部门要帮助纺织企业引进急需人才,并给予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的优惠,以稳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4.4 强化产品质量管理,提升产品档次

4.4.1 建立产品质量检测服务体系

以纺织为例,尽快建立福建省工业用布(革基布)检验中心,结合《机织起绒合成革基布》国标,制定沙线、坯布等革基布生产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为企业产品开发、技术标准制定、产品质量检验等方面提供服务,通过产品检测来指导企业在生产加工、工艺控制等关键工序的合理配置及新产品的开发,提高我县革基布产品质量,打响“中国革基布名城”。

4.4.2 加强企业品牌建设

加强生产质量管理,稳定产品质量,增加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积极争创品牌,大力宣传,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加市场竞争力。

4.4.3 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挖崛企业发展历史,确立企业文化精神,设立展示馆,加强企业宣传,增强企业凝聚力,提升企业活力。

4.5 搭建产业服务平台,优化服务环境

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各行业协会的职能作用,建立公共服务、科技服务、社会服务、文化服务、合作、贸易、金融服务、咨询服务、培训教育和人才培养等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支持企业发展。

4.5.1 打造信息服务平台

建立“尤溪企业服务信息”网站,为尤溪工业企业提供电子商务服务、提高市场知名度、开拓产品销售市场、推广新技术应用、人才交流服务等信息交流工作。

4.5.2 强化园区服务功能

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要改变重园区开发和项目引进而轻服务管理的理念,将开发区管委会建成为多功能的服务平台,全方位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4.5.3 充分发挥协会作用

各工业企业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规范行业行为,引导企业眼光放远,抱团发展,区域内会员企业制定约束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抑制企业抢挖熟练工和产品竞相压价恶性竞争现象,保障企业用工成本和产品市场价格相对稳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益,维护行业整体利益。

4.6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保障机制

要实现各大特色产业实力的增强,就必须强化政府部门的调控引导作用,形成政府与市场、企业和社会共同推动格局,构建并完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工作保障机制[8]。

4.6.1 加强政策体系建设

研究制定尤溪县现代工业体系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和指导作用。制定和完善我县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重点在行业准入、招商引资、土地供应、服务人员、资金投入和成果转化上加大支持和服务,形成政策合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大对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政策扶持力度,动员企业投资科技创新,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自主创新创业。制定和完善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重点领域的专项政策,大力支持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积极谋划和储备重大工业项目,提高产业投资创新水平,积极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我县的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4.6.2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鼓励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机制,增加研发和技术改造投入,引进先进工艺设备并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提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营销水平。积极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企业,培育一批质量好、附加值高、生产规模、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引导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的发展产业及配套产品,向专、精、新、特的方向发展。完善和落实鼓励大众创业创新政策措施,培育壮大民营经济[9]。

4.6.3 大力引导资金投入。

统筹整合现有的各类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形成资金合力,改革和完善投入方式,通过贷款贴息、以奖代补、股权投入等方式,重点支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领域和重点项目。充分发挥国家、省、市各类工业扶持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形成了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和社会投资为产业发展的多元化投资机制的主体。要重视产业金融和资本一体化的发展,大力发展信贷担保、典当、风险投资、小额贷款等多元化投融资方式。

4.6.4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提高人才保障能力。健全人才制度,打破人才地域界线,使各类人才在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下,通过人才市场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加快引进高层次、企业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重点引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熟悉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擅长企业经营资源科技创新人才。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支持高层次人才参加继续教育,打造一批在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占据技术制高点的创新团队,打造一批善于开拓国际市场、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技工教育,加快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工业工人的培养和发展。

4.6.5 优化资源能源利用。

加快节能投资建立激励机制,积极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改进生产流程,鼓励企业实施节能减排,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节能技术服务和节能、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特别要抓好国家、省、市级重点耗能企业的监督检查。要综合利用关键资源要素,加强土地利用指标的规划和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整合土地资源。建立重大工业投资项目储备土地和应急通道,确保重大项目按照工业规划和产业布局落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对建设容积率和土地收益率明显低于经济平均水平和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应减少用地指标。鼓励企业盘活土地存量,加强对闲置土地的清理整顿。

4.6.6 改善产业发展环境。

在继续改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等“硬环境”的同时,大力优化“软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继续精减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完善首问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和岗位责任制,不断提高行政效能,为投资者和经营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规范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发挥其在行业自律、信息交流、咨询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舆论引导,推进诚信尤溪建设,营造有利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社会氛围[10]。

5 结论

尤溪县正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行势下,不断探寻的转型升级之路,关乎产业的发展与壮大,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己成尤溪工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方面,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尤溪县经济发展的要求,只有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才能实现溪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尤溪县重点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分析,不难发现尤溪县产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如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多数产品档次低、缺乏龙头企业支撑、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竞争力优势不明显等等。为此,尤溪县应主要从工业基础、产业结构、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档次等方面,强化对主导产品、生产关键环节及重点产业的技术改造,强力推进节能降耗,改造提升纺织、矿产、林产加工等传统产业,重点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开发一批高新产品,推进重点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填补产业链关键、缺失环节,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因此,凭借自身丰富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区位条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尤溪县工业经济的再次腾飞必然选择。

[1] 程杰.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绩效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3,21(2):100-103.

[2] 林红,肖庆文.晋江市产业转型升级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7):48-55.

[3] 张进士.晋江市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5:1-5

[4] 陶凤.大同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12:36-41

[5] 孙宝强.产业升级理论研究中的争论与反思[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1,31(4):56-62.

[6] 魏后凯.论中国城市转型战略[J].城市区域规划研究,2011(1):1-19.

[7] 赵红.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137(5):17-18.

[8] 條鹏.包头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32-41

[9] 张红伟,袁晓辉.四川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路径分析[J].商业研究,2011,405(01):11-15.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EB/OL].(2014-03-20)[2017-3-21].http://www.ndrc.gov.cn/zcfb/zcfbtz/201403/t20140328_604802.html.

F427

A

1007-550X(2017)07-0044-08

10.3969/j.issn.1007-550X.2017.07.005

2017-06-22

陈国花(1983- ),女,福建尤溪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科技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尤溪县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尤溪县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福建省尤溪县老年大学校歌重焕青春谱辉煌
爸爸的手提包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