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董绍军
初秋雨水多 养生祛湿热
■ 文 董绍军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秋天来了,但暑湿之气还未消,在享受秋收硕果时,别忘了祛除体内的湿热之邪,千万不要让这些致病因素影响到个人健康。
初秋天气仍热,且雨水多,这段时间天上有烈日,地上多水湿,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黄帝内经》言“湿气通于脾”,因脾喜燥恶湿,因此湿邪留滞。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水肿或腹泻,外加人们喜食生冷瓜果、冷饮,更助长了湿邪,损伤脾阳。尤其是胃肠感冒患者特别常见,主要表现为腹泻。另外,由于天气变化,人们往往在休息、食物等方面未多加注意,从而导致肠道疾病的发生。对此,需在以下方面加以注意。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家庭卫生习惯。众所周知,“饭前便后要洗手”,但很多人还是没有刻意去遵守。另外,家庭厨房里常用的砧板、刀具等厨具一定要分开。曾经有这样一位病患,患者(34岁,女性)从未吃过生鱼,但却被诊断为肝吸虫病(由肝吸虫寄生于人体的肝内胆管引起的一种疾病)。后来经过医生的判断,认为患者很可能是因为吃了未煮熟的淡水鱼才受到的感染。而患者自己则意识到,她之所以患病,是由于其使用的厨具并未分开,肝吸虫卵留在砧板上,继而感染到其他食物,而一旦人进食了观看连续剧,忽略了休息,致使睡眠严重不足,身体的抵抗力也开始下降。研究表明,成年人的睡眠时间最好在8个小时左右。而对此一些人却认为晚睡晚起无所谓,睡眠时间足够就行,但是,这其实是错误的理解。人要遵循体内生物钟的活动,免疫力才能增强,所以晚上十一点到清晨七点才是最理想的睡眠时间。
最后,食物要保持新鲜,当天的食物最好当天食用,尽量不要留到次日。虽然食物放在冰箱里细菌的繁殖速度较缓,但同样会滋生细菌,所以,食物尽量不要留过夜,
首先,注意公共卫生,改善公共环境。只有干净清洁的公共环境,方能抑制细菌、病毒的滋生与传播,保持公共卫生并不仅仅是政府的行为,个人在居住环境周边也需注意,要做到不乱扔垃圾。在对垃圾的处理过程中,不要让垃圾袋里的脏水流出袋外,污染环境。受污染的食物,也非常容易感染肝吸虫病。所以,一定要在食物的加工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远离肠道传染病。
再次,要有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以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即使是吃同一样食品,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反应,主要还是视个人的机体免疫状况而定。如今,有许多人喜欢熬夜玩手机或者如果实在不想浪费,那最好能在次日解决。食用前要将食物再煮沸5分钟左右。特别是中秋即将到来,月饼最好少买,买了要尽快吃,不可留太长时间,过了保质期的月饼更加不可食用。
上面的几种方法重在防患于未然,但是现实中还是有一些人会出现腹泻的症状。这时,除了采用西医的治疗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中医按摩的方法辅助治疗腹泻,中医按摩方法重在按摩反射区,比如肛门定点按摩(脚底)、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
肛门(脚底):在降结肠往内按摩有一条横行肌肉凸起的感觉为直肠反射区,末端有一凸起小颗粒是肛门反射区。(双脚内侧)肛门在踝关节骨缘边的点,双脚内侧直肠在肛门上方,小腿骨内侧约三分之一下凹陷处。找到按摩点时,要定点揉按。
降结肠:在左脚的横结肠末端相接点再往下按摩到脚后跟要再往上爬的地方终止,这段距离就叫降结肠。按摩方向要由上往下按摩。与横结肠、升结肠统称大肠。
横结肠:左脚横结肠位于脚底在十二指肠反射区稍微上方一点点,用手触摸时有一长条形横向肌肉,要由内侧横向外侧按摩。右脚横结肠在脚底,约脚底半径一半要往内侧按摩,用手触摸时有一横条形肌肉,要由外侧横向内侧按摩。
升结肠:位于右脚底的外侧,在脚后跟上方凹陷处再往上按摩约一半与右脚横结肠相交处是升结肠。按摩方向要由下往上按摩。与横结肠、降结肠统称大肠。
中医祛湿的方法有多种,医生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制定治疗原则。通常的方法有清热利湿、淡渗利湿、温化水湿、祛风胜湿等。但关键在于要保持小便畅通。清朝温病医家叶天士曾说过:“利湿不利小便而非其利也。”也就是说,小便通畅,湿邪也就会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除了上文提到的腹泻外,初秋时的湿气也常常惹人烦恼,因此,如何祛湿也已经成为了健康保健的重要策略。
第一,多吃些祛湿热的食物或药物。祛湿的药物最常用的莫过于香薷了。在民间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立秋后就有吃香薷饮的习俗。《本草纲目》中称:“世医治暑湿并,以香薷饮为首药。”用于治疗因暑湿未除而引起的低热无汗、恶寒怕冷、呕恶腹泻、关节酸痛、头重昏沉等症,也可作为立秋后祛湿的保健品。健脾和胃又有祛湿作用的食物有冬瓜、赤小豆、山药、扁豆、鲤鱼等,这些食品有很好的利水湿的功效,可以经常食用。另外,在家庭做菜时适量放些香料,如白豆蔻、大料、桂皮、葱、姜、蒜等,也会有振奋脾阳、祛湿化浊的辅助功效。
第二,进行针灸或穴位按摩养生法。通常选用足三里、阴陵泉、丰隆、脾俞、三阴交、中脘、内关等穴位。有病时以针灸为主,保健养生用穴位按摩或拔罐疗法。丰隆、足三里是祛湿化痰的要穴,脾俞、阴陵泉补中益气、清热利湿,中脘、三阴交、内关升清降浊、利湿和胃。按摩手法也简单,用大拇指揉按穴位3分钟以出现酸胀感为度,每天3次即可。
第三,适当增加运动量,以快步行走有汗出为好。中医认为脾主肌肉四肢,舒适中和的快步行走,让四肢经络气机在运动中得以畅通,也可起到健脾化湿的作用。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秋天来了,但暑湿之气还未消,在享受秋收硕果时,别忘了祛除体内的湿热之邪,千万不要让这些致病因素影响到个人健康。
(编辑 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