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琼, 张韦深, 关冠恒, 付 裕, 龙天澄, 汪雪兰
(中山大学 新华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20)
通信作者:龙天澄(1955—),男,硕士,副教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实验与信息管理部副部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生理学.
基础医学开放实验室教学创新模式探索
刘 琼, 张韦深, 关冠恒, 付 裕, 龙天澄, 汪雪兰
(中山大学 新华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20)
在实验教学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实际需要,并围绕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这一既定目标,进行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实验室的开放性管理和后期的运行。经过数年的努力、建设、发展,重新确立以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为中心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建立开放性、创新性实验室,将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转变为立体式、情境式的学习模式,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率。
基础医学; 开放实验室; 创新模式; 网络课程
在新时期,社会经济持续稳健发展,教育事业的改革建设也日趋成熟,高等教育正朝着预期规划的方向有序地发展。在此形势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塑造,是现阶段基础医学专业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1-2]。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应当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资源优势,多角度强化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当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新课题。依据我校基础医学实验室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从基础医学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入手,进一步探讨基础医学实验室开放教学改革的建设原则及实现路径。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 。2007年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在该文件中进一步提到,现阶段我国高等学校教育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实验室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是势在必行,各高等学校应当逐步建立各级创新训练项目,以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为基准,以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基础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岗位创新能力[3-4]。
我校基础医学专业坚持该指导思想,并结合专业办学实际,专门设立了开放创新实验室。确定了开放创新实验室的目的:主要是为我校医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服务,包括实验教学、实验研究、实验咨询、实验技术等[5-6]。在基础医学开放性创新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培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宗旨,通过整合、完善多方教学资源,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更加优质的实验设备,并适时完善管理制度以作保障。同时将我校的医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专业学生的知识学习开展创新型实验和科学研究,并通过相关的科学竞赛、社会实践等,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意识创新、科研探索等能力和素质[7]。
我校在开放创新实验室建立方面,按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标准,由各专业课程资历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教授作为主要成员,成立了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建成以后,将之前分散在各教研室的实验教学小组重新进行了整合,最终建设而成了目前的大学生开放创新实验室基础教学平台,主要涵盖了4大基础课程:医学形态学、医学机能学、细胞及分子医学和临床基础[8-9]。
在设立基础医学开放实验室环节,依据我校现有的实验室教学资源及发展应用现状,适当地开设了一些实验教学项目。以医学生为核心服务对象,确立了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规划方案,严格遵循以下4项基本原则。
(1) 创新原则。开放创新实验室的设立及项目的开展,尽可能突出创新,体现我校建立开放实验室“授人以渔”的教育思想,并结合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以及人才培养的规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创新项目。
(2) 专业特色原则。在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形式是次要的,把握实验的本质及实验课程的内涵是关键。因此,应当以实验方法及研究内容作为主线,例如在医学生物学实验这一门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可以通过科学的实验手段研究分析生物正常结构、组成和功能,以及疾病发生机制。在开放实验室的建设层面上,可以将各学科之间的优势实现互补,包括课程体系的建设、课堂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方法的创新等。
(3) 开放共享的建设原则。基础医学开放实验室的核心在于“开放”。首先须要清楚地认识到,开放性创新实验室的服务主体是学生,它是一个基础性、开放性的学生科学实验研究场所,因此这也就决定了开放实验室的建设及其教学管理,必须实行全面性、开放性。在整个平台内部,各学科的特色优势、专业教学资源,可以实现共享。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鼓励学生自己设计研究课题,从而进一步强调了学生在开放实验室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彰显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4) 人性化和柔性化原则。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与教学改革,旨在完善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独立、创造性地完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总之,在整个开放创新实验室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因此,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分批开放,将现有的教学资源得以最优化利用,并尽可能满足更多学生的学习需求。
3.1 基础医学开放实验室的建设
在开放实验室内容的建设上,应坚持“三步走”建设方略。
(1) 系统研讨,制订方案。比如在细胞及分子医学实验室建设方案制订上,与其他相关学科建立联系,基于这种联系,在研究内容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和汲取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一些成功经验,再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专业特色、办学风格,进一步明确实验室建设的目标及其原则(见表1)。正如前文中所阐述的几个基本原则,再系统化地开展和实施实验室建设的具体内容,最终制订开放性创新实验室建设方案。
表1 基础医学开放实验室教学目的
(2) 建设并完善实验室基础设施。关键是要切实加强实验室环境的建设,包括仪器设备的管理与更新,老旧设施的改造等,比如实验操作台、通风橱、空调系统、配电、照明、网线等。仪器设备需要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定期维护和更新,尽可能地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功能。除此之外,还应当完善必要的安全防范及预警设施,比如配置防火系统、洗眼装置及喷淋装置,布局要合理且安全环保。
(3) 配置设备。实验室的设备配置相当关键,基础医学开放性实验室,涵盖了多门核心学科的内容,因此,为了能够更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临床应用能力,在实验室设备的配置环节,必须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性,即重视新技术的应用。
3.2 基础医学开放实验室的管理
开放创新实验室能否发挥预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行与管理环节。因此,我校为了对建设好的开放实验室进行科学的管理,以达到良好的运行效果,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创新实验室开放管理条例。管理条例内容的设置,主要包含以下4个方面[10]:
(1) 开放实验室的出入时间。每一个实验室必须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来值守,确立考核制度,在职人员坚守岗位。此外,对学生的开放时间加以规范,尤其是在教学计划之外的时间,学生在业余时间需要提前预约。其中,工作日开放时间为 8:00—16:30;周末和节假日,可适当延长,晚间尽量不要超过 20:30。学生的进出需要登记,包括出入的时间;对实验项目、计划内容以及实验的结果,均需要登记。
(2) 开放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内容。安全管理内容需具体、清晰,便于学生牢记,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安全管理规章使学生能够树立起安全第一的观念,以便使实验人员能够自觉地遵守实验室的各项安全规定。
(3) 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则。安全管理规则须有利于操作和执行,包括所有实验人员须爱护一切公用仪器设备,节约用电用水;离开之前,一定要检查现场,确保无安全隐患。
(4) 制定适当的赔偿条例,包括实验经费的管理,以及实验室内设备、仪器被损坏后的赔偿事由。
3.3基础医学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
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教学上,可采取分层次的实验开放模式。在具体实施上,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或者根据平时成绩测评得出的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实行层次化开放教学与管理。首先,对于大一学生,由于是刚进入大学校园,很多学生是初次接触这一学科,在这个阶段需要做的就是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训练。此外,关于开放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以及相关教学项目的开展,我校尚且处在起步阶段,实验资源还比较少,无法在短期内满足全部学生的教学需求[11]。
基于此,我校根据学生多、资源少、学生实践操作机会不多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主要开展对学生的基本实践技能的训练。同时,充分利用课外实践的条件,包括开放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场地等,开展社会调查、疾病咨询和卫生宣传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本专业学科的体会和认识,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拓展了我校实验室的项目。
我校在开展与实施该项任务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初期,将医学专业6个班级共计239名学生作为试点对象,239名医学生均已学完病理学这门课程。在教学内容的改进上,适当增添相关的疾病目录,例如艾滋病、鼻咽癌等。此外,还专门增设了对病理学研究与临床病例讨论部分,包括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在病理学课程相关的实验内容改革上,将理论学时适当缩短,使其与实验环节保持一致。比如细胞和组织损伤、修复这一章节,由原先的6学时更改为4学时;血循障碍这一章节,由原先的4学时更改为3学时;炎症这一章节内容,由原先的6学时更改为5学时;肿瘤这一章节,由原先的8学时更改为5学时;消化系统疾病章节,由原先的8学时更改为5学时等。在方案实施上,由基础医学院系组建领导小组,计算机教研室全力配合,包括院领导、教务处、网络管理中心,统一协调管理。将原有课堂理论讲授、实验课实习缩短出来的学时,改为网络课程学习。对此,在试点过程中,我校专门投资了150万元,将病理学实验室改造为现代化的病理学实验,与网络教学相衔接,配备了显微电视教学系统。
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适时提升实验室教学的层次,以科研创新为主。大三、大四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实践学习后,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实践操作能力等。为了将学生的学习知识以及掌握的技能转化为自身的操作技巧,为毕业后临床实践岗位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奠定基础,举办了有关的竞赛活动,巩固加深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例如“挑战杯”“希望杯”等科研创新活动,设立专门的奖项、证书,由各学科教师、实验技术人员来指导,参赛人员可以个人参赛,也可与他人组队参赛,在大范围主题框架内,自定实验研究项目。通过资料查阅、课题选题、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方法运用、问题分析、结论阐述等,锻炼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使其知识技能的掌握与社会实际能够更好地融合。
本文依据我校基础医学实验室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从基础医学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挖掘、探究基础医学实验室开放教学改革的建设原则及实现路径。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需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现代科技快速发展,新的检验技术、检验方法、检验项目不断涌现,对于高校医学临床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在教学创新与实验室开放模式探索过程中,绝不可以片面地追求基础医学知识内容的“多”和“全”,多而全只会将学生培养成背书的“机器”。结合我校实际,通过探讨与分析,在基础医学开放实验室教学及创新发展领域,应当从临床医师的角度出发,重新确立以临床培养为中心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建立开放创新实验室,将原有的死记硬背式学习转变为立体式、情境式的学习,较好地提升教与学的效率。
References)
[1] 张顺科, 曾庆仁, 孙科柱,等. 基础医学教学实验室开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 10(21):4128-4130.
[2] 潘晓丽, 张明昊, 刘丹丹,等.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平台的开放与管理[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9):33-34.
[3] 林兴, 韦锦斌, 黄建春,等. 基础医学实验室开放模式的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14):245-246.
[4] 赵珍珍, 郝万清, 李伟. 基础医学开放性实验教学平台的设置与实施[J]. 光明中医, 2016, 31(5):746-747.
[5] 余上斌, 晏汉娇, 周新文,等. 医学机能学开放实验课程的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 32(2):133-135.
[6] 王斌, 宋旭霞, 钱冬萌,等.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 33(4):168-170.
[7] 罗布占堆, 夏雨航, 钟铧,等. 利用开放性实验室培养医学复合型人才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 32(2):215-218.
[8] 张晓林,卢碧玉,杨安平,等.医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基础医学课外实验活动改革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11):168-169.
[9] 武晓峰. 推动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 促进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J]. 管理观察, 2013(32):21-24.
[10] 于平. 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浅析[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27):269-270.
[11] 张家栋. 浅论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实验技术队伍建设[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4):96-99.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innovation mode for open laboratory of basic medicine
Liu Qiong, Zhang Weishen, Guan Guanheng, Fu Yu, Long Tiancheng, Wang Xuelan
(Xinhua College,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20, China)
On the basis of the reform o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 of teaching, and aiming at the established goal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aboratory infrastructure is carried out, which includes the laboratory open management and its later operation. Through the years of hard work,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target centered on students’ clinical practical ability is reestablished. By constructing the open and innovative laboratory,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learning mode is transformed into a stereoscopic and situational learning mode, which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basic medicine; open laboratory; innovation mode; network course
G482;G647
: A
: 1002-4956(2017)09-0233-03
2017-03-08
2015年广东省教育厅教育信息技术类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5059); 2016年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省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研究项目(2016S001)
刘琼(1969—),女,广东广州,硕士,实验师,主要从事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管理
E-mail:liuyanyanliu85@yeah.net
E-mail:Lssit@mail.sysu.edu.cn
10.16791/j.cnki.sjg.2017.09.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