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平, 李二超
(1. 兰州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50; 2. 兰州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50)
基于教师科研项目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研究
杨秀平1, 李二超2
(1. 兰州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50; 2. 兰州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50)
通过科研训练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当今高校重点探讨的议题之一。从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内涵、科研训练计划对师生的要求、科研训练的能力要求与训练流程、科研训练计划课程实施流程、保障举措5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提升科研训练计划的教学效果,为更多优秀本科生创新创业打下基础。
科研训练; 创新型人才; 科研项目
2015年6月,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工作会议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通过“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达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1]。
传统的理论教学一般以学科内容为主导,通过教师讲授(lecture presentation)的方式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多属于灌输教育,注重记忆与理解的初级阶段教育目标。此种教学方式对教学、科研与学习的整合力度差,同时,填充式的教学容易使学生养成惰性,应用效果差[2]。基于此,1995年清华大学借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把提升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纳入培养计划,针对在校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即SRT)[3]。“十一五”期间,教育部牵头推进了创新型人才培养进程,重点培养在校本科生的创新思维,挖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高校为进一步深化科教融合,强化科研对教学的反哺作用,把教师科研项目作为学生科研创新训练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支持力量,希望使科学研究与创新创业教育实现良性互动。基于此,以教师科研项目为依托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科研训练计划是创新创业类课程,其任务是以教师科研项目为载体,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参加课题研讨、专项辅导、参与实验(活动)等多种方式,接受从事科研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是学生和教师在科学工程、艺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各种协作,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征。训练过程以科研训练为突破口,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教与学的互哺[4]。本科生科研训练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引领学生积极向上的科研动机。随着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被纳入学分与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条件,学生参与科研训练计划的积极性提升且带有一定的功利性。通过对学生素质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从科研训练与课程学习的关系、讲解科研训练的知识架构、营造科研条件等激发动机产生的外因入手,刺激学生参加科研训练计划主观能动性。
其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科研训练项目的选择以学生的专业为背景,与学生的兴趣结合,突出科研体验的过程性、学科的交叉性、选题的时代性。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答疑解惑者、组织者。
再次,过程的体验性。本科生的科研训练通过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挖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在能力,培养本科生的科研思维。
最后,科研导师的引导作用。鉴于本科生缺少科研经验、独立分析科研问题能力较弱的现状,急需导师在科研进度、研究内容、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及时指导。根据研究进度,分阶段撰写科研训练报告与论文,按照进度安排完成阶段性的任务。
2.1 对科研训练计划指导教师的要求
申请开设科研训练计划的指导教师须承担纵向或横向课题,每位指导教师所带学生每年级的人数应进行一定控制。科研训练计划指导教师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参与课题调研、文献检索、课题研讨、专项辅导、实验(活动)等,每学期分散进行,根据不同学期学生知识与能力水平进行合理安排[5]。指导教师每学期初提交指导计划,每学期末提交一份总结,并根据学生实际表现及科研总结对学生成绩给予综合评定。
2.2 科研训练计划对学生的要求
科研训练计划与本科生第3—7学期相对应,本科生自二年级起通过双向选择加入教师课题组或科研团队,接受科研基本训练。以本科生的学期为限,可考虑开设Ⅰ-Ⅴ 5个级别[6],通过科研训练,每学期末学生提交1份综述、报告或1件作品,以确保学生应达到阶段性科研训练培养目标的要求,见表1。
表1 科研训练Ⅰ-Ⅴ级别需要达到的目标
3.1 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计划的能力要求
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所依托的项目形式多样,包括以赛事为依托的课程平台小组训练、以教学实践为目的的分组训练、基于学科和实验平台的方向训练、以导师课题为依托的专项训练、基于导师梯队的训练等[7],以下主要针对以导师课题为依托的专项训练为例进行分析。各学院根据不同学期学生知识与能力水平,构建依次递进的教育教学体系并制定课程大纲,明确教学基本要求与内容。科研训练(Ⅰ-Ⅴ)选修课程的开设可与导师制相结合,指导教师的授课资格及工作量计算等细节问题由各学院制定具体管理办法进行认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通过科研训练计划使本科生在意识、知识、能力、人格等方面得以提升[8]。科研训练的过程是一个循环研究的过程,在明确研究目的的基础上,基于理论与现实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提出研究假设,围绕假设和问题并收集并整理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并对结论进行置信度进行检验,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的能力要求如图1所示。
图1 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计划的能力要求
科研训练计划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学校科研创新训练实现创新教育的2个层次:第一,科研训练(Ⅰ-Ⅴ)选修课程每学期0.5学分,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修,学分既可认定为创新课程学分,又可代替公共选修课程学分。第二,鼓励学生在此过程中跨学科、跨专业选修科研训练课程[9],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结合科研课题涌现的优秀项目推荐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或者相关竞赛活动,入围项目给以经费支持加以进一步培育。
综合考虑本科生求学阶段的知识、能力培养,构建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平台体系。学生的能力要求包括实验能力、实践能力、信息识别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结合学生的知识来源,通过多阶段、多元化的交叉学科科研训练体系的建立,在导师+教学团队的指导下[10],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平台和实验支撑,以项目带动为突破口,在国家“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背景下培养创新型人才,其训练体系见图2。
图2 多元立体科研训练体系
3.2 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计划的流程
教师在获得科研立项后,可以自愿申请转化为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向所属学院递交科研训练申请,经学院和教务处审批后,科研训练(Ⅰ-Ⅴ)选修课程采用在开学2周内学生在对应学院报名。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开课学院负责审定选课学生名单的方式。科研训练(Ⅰ-Ⅴ)选修课程采用3~20周分散教学的方式,指导教师需依托课题细化科研训练计划题目;通过文献查阅确定研究方向,借助诸如高校图书馆等资源搜集资料明确研究主题、设计研究方案,解决关键问题,确定研究主体并细化研究方向;结合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状况撰写科研工作小结与总结;通过阶段性科研训练的跟踪评价,推进科研训练质量的持续提升,以学期为阶段建立师生双选的进入与退出机制。科研训练计划流程如图3所示。
4.1 建立引导式的科研理念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注重研究过程的培养,结合研究项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高校文化建设上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科研理念,建立浓厚的科研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科研的热情。每位教师都应承担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使命,以学生专业或兴趣为依据,激发其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积极性。引导树立科研理念也要调动科研辅助服务部门的积极性,以图书馆为例,可开设学科咨询服务、加大师生信息素养的培训力度、积极提供学科情报、主动跟踪科研动态等,结合科研训练为师生提供精细化服务[11]。
图3 科研训练流程图
4.2 建立激励机制
创新训练计划激励机制的构建是肯定学生科研付出的重要环节,具有强化作用。激励机制的构建需要从人、时空和形式3个方面入手,积极发挥3个要素的促进作用。注重激励的多主体性、激励的阶段性、激励的多要素性。通过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对成绩优秀的学生通过优秀团队与负责人评选制度、科研奖学金、差别学分奖励、校内外科研交流制度、科研周宣传和奖励制度等方式进行奖励。
4.3 对学生科研训练的正确引导
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基调下,一年级通过“创业基础”等课程与系列讲座培养本科生的创新理念;二三年级基于指导教师科研项目系统学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力争学生在四年级能独立撰写科研申请书。本科生科研能力训练的方案要给予正确引导,其设计方案如表2所示。
4.4 注重学科交叉与师生互动
在科研训练中注重学科交叉有助于教育资源整合与研究思路的拓展[12]。学科的相互交叉、学科间取长补短是科研训练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科研训练中发挥不同专业与学科的优势,以科研训练为载体,对拓展科研训练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科的交叉除了考虑校内学科交叉外,还要注重跨院校、跨国度的学科交叉,充分利用高校联盟的资源,通过科研训练项目促成校间合作。
表2 本科生科研训练方案
科研训练中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的指导;也有助于通过科研训练挖掘学生的兴趣爱好。师生在科研训练中科研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促成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提高科研效率,相互促进,有助于高校相对宽松、包容的学术创新氛围的形成。
References)
[1] 俞林伟, 施露静, 周恩红.我国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发展历程、困境与未来方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2):89-93.
[2] 占梅英. 搜寻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J].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3):146-150.
[3] 杨晓慧. 我国高校创新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15(1):39-44.
[4] 张秀娥, 张坤.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作用机制研究回顾与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6,38(4):104-112.
[5] 张洁, 杨新涯, 袁刚.图书馆在大学生训练中的创新服务实践[J]. 图书情报工作, 2014,58(22):54-58.
[6] 杨秀平. 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的构建及耦合机制研究[M].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3.
[7] 李萍萍, 李兴森.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2):199-202.
[8] 曲燕, 仇性启.卓越计划下实验资源共享与创新能力培养[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34(5):22-26.
[9] 李俊龙, 候怡, 宋菲, 等. 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实施过程中激励策略探析[J]. 中国大学教学, 2014(4):77-80.
[10] 蒲贤洁, 欧增福, 韩衷, 等. 基于开放实验室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实例[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34(3):237-341.
[11] 邴浩. 国内外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比较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14(5):106-111.
[12] 王永生, 屈波, 刘拓, 等.构建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实践的长效机制[J]. 中国高等教育, 2010(6):21-25.
Study of undergraduate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based on teachers’ research projects
Yang Xiuping1, Li Erchao2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anzhou 730050, China; 2.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anzhou 730050, China)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novative country depend on the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innovative talents. So,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ssues for the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innovative talents through the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The describtion is carried out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for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requierements for the research training ability and teaching effect, th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and the arrurance measure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more outstand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s; research project
G642.0;G644
: A
: 1002-4956(2017)09-0016-04
2017-03-29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150159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1XJC630016);兰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6-007E);兰州理工大学红柳青年教师培养计划(Q201213)资助;兰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创业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杨秀平(1979—),女,河北唐山,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管理.
E-mail:yangxp789@163.com
10.16791/j.cnki.sjg.2017.09.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