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质现状的大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2017-09-25 05:58:26杜朝辉徐延林
关键词:体质力量素质

杜朝辉,徐延林,黄 龙

(重庆工商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重庆 400067)

基于体质现状的大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杜朝辉,徐延林,黄 龙

(重庆工商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重庆 400067)

为了解大学生体质现状的薄弱项,有效推动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从而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对2015年大学生的体测数据进行了整体分析;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大学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成绩评价、教师理念等方面存在不足,这些因素无疑最终会影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和体质水平;针对大学体育教学内容设计,进行力量素质训练的课堂干预性实验研究,结果发现上肢力量训练除了能提高力量素质外,对其他身体素质包括速度和耐力也有较好的协同提升作用;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了高度重视高年级大学生体育锻炼监管,改进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与评价方法,改革教师教学理念等建议。

大学生; 体质 ;教学改革

大学生属于准高知群体,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直接影响未来事业发展以及生存质量。重视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当前大学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本研究以重庆市部分市属高校的大学生为例,在了解其体质健康水平以及目前体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干预性实验研究结果,提出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的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重庆市2015年参加体质达标测试的部分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随机选取2015年重庆市部分市属高校大学生体测数据共计25 257项,运用Excel和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进行相应分析评定。

1.2.2 调查法

设计了“大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共发放206份,回收199份,回收率96.60%,有效问卷190份,有效率95.48%。 问卷信度检验为0.85,专家效度检验为0.92。另外围绕体质达标测试的相关问题,对从事高校体育工作的20名教师进行了访谈式调查以及现场观察体育课的课堂教学情况。

1.2.3 实验法

随机抽取2015级非体育专业男大学生40名,先进行体质达标现场测试。然后进行3个月的力量训练干预性实验。具体实验方法如下:课堂中俯卧撑30个为1组,总计做3组;直臂俯卧支撑1 min为1组,总计做3组。课后俯卧撑1 min为1组,总计做3组;直臂俯卧支撑1 min为1组,总计做3组。3个月后再进行体质达标测试,了解体质水平的改变情况,并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总体体测数据和部分单项体测数据现状分析

本研究对25 257名2015年参加体测的大学生进行了达标成绩的统计分析,其中2015级大学生6 882名,2014级大学生5 978名,2013级大学生5 945名,2012级大学生6 452名,测试结果统计见表1。

表1 重庆市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质测试总体情况Table 1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physical tes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some Chongqing universities

注:*P<0.05。

从表1 结果可以看出,2015年重庆市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质达标总体合格率为79%,其中优良率仅6%,多数学生(73%)仅达到及格水平线,且高年级大学生体质水平与低年级相差较大(不及格率相差22.8%),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出现明显下降趋势,与张国强、赵丽[1]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这可能与高年级大学生未开设体育课,学生未形成锻炼习惯,缺少监管等因素相关。据《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显示,目前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不如中学生,部分身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重庆市大学生体质总体情况与全国的总体情况也相似。可见,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容乐观。

通过分析大学生体测数据总体情况,本研究筛选出4项表现突出的单项数据进行分析,见表2。

表2 重庆市部分高校大学生部分单项体测数据情况Table 2 The data of partial physical data of college students in some Chongqing universities 单位:%

从表2看出,男大学生的引体向上、1 000 m跑测试结果问题突出,不及格率高达67.5%和37.2%,女大学生800 m跑和仰卧起坐测试结果问题突出,不及格率分别为41.5%和17.44%。可以推断大学生的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是体质达标的薄弱环节,这两项是决定体质、体能最重要的因素。针对当前大学生的体质薄弱项,如何通过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体育课堂成效,进行相应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2 大学体育教学现状

2.2.1 大学体育课的设置情况

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高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4个学期共计144个学时),三年级以上(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调查显示,高校一、二年级均开设了必修体育课,但重庆市大多数高校大三、大四没有开设体育选修课,同时高年级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也没有设置专门的监管部门,大部分学生也没有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到了大三、大四中断了体育锻炼,从而导致了体质水平的下降,从一定程度上说明高校对体育工作的重视度尚不足。

2.2.2 大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与成绩评定

教学内容就是学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仰、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2]。只有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才能实现有效的体育课堂效果。以重庆某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大纲为例,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主要由技评(60%)、平时成绩(40%)两个部分构成,其中技评包括有身体素质1 200 m跑(占技评的40%)或者游泳(占技评的30%)。平时表现包括考勤、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几个方面构成。这种成绩评价方法尽管对大学生耐力素质有专门的强调和侧重,但从学生体测达标的数据结果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大学生的耐力素质方面仍然是薄弱环节,没有达到通过考核评价的方式促进体质水平提升的效果。同时,教学评价中可以看出,教学内容有技术、有氧耐力训练,但缺少对力量素质的专门设计和评定,作为一项基础性身体素质,缺少力量素质训练不利于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身体素质的平衡发展,从而影响了体质整体发展水平。另外,成绩评定还缺少动态激励性评价,不利于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2.2.3 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调查

为了解大学生体育课堂上的锻炼效果,本研究对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调查情况Table 3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从表3可以看出,44.39%的大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能够达到中等出汗,有较理想的锻炼效果。5.35%的学生不出汗,43.85%的学生仅微微出汗,表明运动强度或者运动量过小,没有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和有效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这可能与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以及学生锻炼意识和锻炼态度等因素有关。

2.2.4 教师自身知识、观念更新不足

通过访问可知,部分体育教师工作后中断了继续学习,在知识、观念上跟不上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不能科学设计体育的课堂教学和有效激发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据调查显示,20%的大学生认为体育课堂过于枯燥无味,21%的大学生认为体育课堂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通过现场观察也发现,部分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简单、教学方法陈旧、科学性不足,缺少个性化特点和区别对待教学原则,未将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和能有效提高体质水平的科学教学方法作为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2.3 体育教学中力量训练的干预性研究

为了使教学内容设定更加科学、完善,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本研究对40名男大学生进行教学内容重新设定的实验研究,进行了3个月的上肢专门力量训练,体测数据对照结果见表4。

表4 实验前后的体质测试数据均值Table 4 The mean of the physical test data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注:*P<0.05,**P<0.01。

从表4实验前后的体质测试数据看出,实验后引体向上、肺活量、50 m跑、1 000 m跑的成绩均有所提高,其中1 000 m跑、引体向上的提高幅度分别高达 24.45%,45.11%。经过方差方程求出实验后p<0.05,由此可见,上肢力量的训练,不仅有效提高了引体向上的成绩,同样可以达到提高心肺功能,提高短跑、长跑能力,并都有显著性差异。分析其生理学机制,上肢力量训练的憋气动作以及对胸部肌肉、呼吸系统的刺激效应可使肺活量增大,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耐力素质的基础。另外上肢力量增加,有力的摆动可以提高身体重心,可以使躯干纵轴旋转幅度增加,有效延长大腿前摆距离,同时通过躯干传递带动下肢腿部有力蹬伸,从而增加了步长[3]。由此可见,力量素质作为基础性身体素质,在体质的综合性提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潘娣[4]等的研究也认为:提高大学生体质水平的有效运动形式为有氧训练( 如自行车) 和/或力量训练。因此作为体质水平非常重要的力量素质应引起高度重视。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由以上研究显示,大学生体质总体水平一般,优良率较低,其中高年级体质水平下降,单项身体素质表现为男生引体向上、1 000 m问题突出,女生800 m问题突出;从大学体育教学内容设计和成绩评价指标看,对身体素质中有氧耐力素质重视,但教学效果不佳,较忽视力量素质的训练,未设置专门的力量训练计划与评价指标;通过对体育教学力量素质的干预性实验研究发现,力量素质训练尤其是上肢力量素质的训练能有效提高心肺功能、短跑和长跑运动成绩。

3.2 建 议

3.2.1 重视高年级大学生体质发展和体育锻炼的监管

(1)制度上重视。成立主管校长领导下的教务部门、体育部门、学生管理部门、院系共同参与的专门管理机构。组建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将课外体育锻炼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与教学、体育工作统筹管理,从制度上明确和保障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时间。

(2)思想上强化,措施要得力。将高年级大学生体质达标成绩纳入毕业考核内容,严格执行体质达标不合格者不能授予学位的规定。

(3)建立学校体育志愿者服务对接体系。综合性大学或者多学科性大学充分利用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特长,与其他专业高年级大学生建立体育志愿服务对接体系,让体育专长者进行体育健身指导的志愿服务,并从制度、时间、经费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

3.2.2 改革体育教学内容设计的评价体系

改革教学与评价内容,将力量素质纳入考核评价指标。建议将体育教学评价中的身体素质成绩设计为30%,增加力量素质的评价,有氧素质与力量素质评价各占15%;同时,采取技能测试与体能测试成绩不能相互替换原则,或者技能测试成绩不能替代体能测试成绩,即体能不合格则体育成绩不合格的策略。

建立过程评价和动态评价机制,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仅靠课堂训练很难达到体质健康水平的要求。因此,调动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积极性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一个更为重要的任务。为促进大学生课外自觉参加锻炼,建立过程评价机制,即加大平时成绩比重是一个有效途径。同时增大体育教学评价动态性,如对体测达到优秀等级的学生采取加分或免考手段,对体质水平提高的学生给予加分或者精神上的奖励,突出教学评价的人性化特点,有利于进行分层教学、人性化管理、区别对待,并重点辅助体质水平差的学生,帮助他们设计科学合理的体育健身计划。

3.2.3 加强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没有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就不会有体育课堂教学真正意义上的改革。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教师队伍结构要达到合理,需要完善再培训体制[5],让更多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更新,改变课堂教学的惯性思维,将体育课堂教学与学生体质水平以及课外锻炼积极性紧密联系起来,有效提升体育课堂的含金量,高校体育教师应将帮助学生提高体育兴趣、激发体育锻炼动机、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作为核心任务。

综上所述,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强化力量素质训练是有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达到体育课堂科学设计,提高体质水平的重要内容,由于条件限制,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力量训练主要进行了上肢训练,仅对男生进行了力量训练实验,在以后的研究中还需进一步进行更加深入广泛的研究,如体育课堂中的核心力量训练,通过大学生个性化体质健康促进研究帮助大学生建立个性化运动处方[6],建立个性化运动处方的网络体系自行测试评价[7],互联网+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实践[8]等,这都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努力的方向。

[1] 张国强,赵丽.忻州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体质现状分析[J].体育科技,2016(5):86-87,90

ZHANG G Q,ZHAO L.Analysis on College Students’ Current Physical Fitness Situation in Xinzhou Normal College[J].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6(5):86-87,90

[2] 曹永跃.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4):62-65

CAO Y Y.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 and Main Problems on University PE Teaching Content Setting[J].Journal of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2011(4):62-65

[3] 张永强.浅析上肢力量训练对于提高短跑成绩的重要性[J].体育世界,2012(8):107-109

ZHANG Y Q.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Strength Training of the Upper Extremity for Sprint Marks [J].The Physical World,2012(8):107-109

[4] 潘娣,王荣辉,周财亮,等.大学生健身意识和健身行为对体质影响的追踪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12):68-73

PAN D,WANG R H,ZHOU C L,et al.The Impact of Exercise Consciousness and Behavior on College Students' Fitness: A Tracking Study[J].Journal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2016(12):68-73

[5] 张曙林.科学健身视角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1):43-44

ZHANG S L.Research o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tific Fitness[J].Bulletin of Sport Science & Technology,2017(1):43-44

[6] 余岚.大学生个性化体质健康促进研究:基于体育教学改革的视角[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YU L.Study on Personalized Fitness and Health Promo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a Perspectiv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D].Beijing:Beijing Sport Unive-rsity,2013

[7] 张伟 ,陈华卫.江苏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5):87-91

ZHANG W,CHEN H W.Status and Strategy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Jiangsu[J].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2011(5):87-91

[8] 刘从梅,陶运三.“互联网+”视角分析高校体育教与学改革[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117-120

LIU C M,TAO Y S.Analysi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et+[J].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7(1):117-120

Research on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Based on Physique

DUZhao-hui,XUYan-lin,HUANGLong

(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67,China)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weakness of present physique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so as to boost the physique health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This paper overall tested physical testing data of college students in 2015,and used survey to know that there are shortcomings in the aspects such as content design,teaching method,result evaluation,teacher ideas and so on in present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These factors definitely affect the physical training interesting and physique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Based o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contents design of the colleges,this study conducts strength training and class interference experiment,and results reveal that upper limb strength training can not only improve strength quality but also can synergistically boost speed and endurance.On the basis of above research,the paper gives suggestions for paying attention to senior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training supervision by reforming classroom teaching contents design and evaluation method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by reforming teaching ideas of the teachers and so on.

college student; physique; teaching reform

G420

:A

:1672-058X(2017)05-0107-06

责任编辑:罗姗姗

10.16055/j.issn.1672-058X.2017.0005.018

2017-03-24;

:2017-05-05.

2015年重庆市教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53086).

杜朝辉(1970-),女,四川蓬溪人,硕士,教授,从事体育人文研究.

猜你喜欢
体质力量素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1:38
中医“体质”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0:28
中医“体质”回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2:20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32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30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37°女人(2017年1期)2017-01-14 02:32:18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怀疑一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