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杰
摘 要:铁路运输是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中的重要方式,铁路运输过程中出现事故会给国家的经济造成损失,严重时还会出现人员的伤亡,运用安全投资能够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本文从铁路运输安全投资的含义出发,总结了铁路运输安全投资的实现方式,对铁路运输安全投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供从事铁路投资的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投资;经济效益分析
引言:铁路运输安全在一般情况下是针对铁路运行事故而言的,广泛的含义就是在运输的过程中,不出现冲撞、伤亡、货物颠覆等事故。但是从严格的含义上来讲,对于铁路运输的要求应当增加,如货运过程中保证货物完整、及时、质量完好、不出现破损的被运送到指定的地点,因此铁路运输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
1.铁路运输安全投资的含义
铁路运输安全投资指的是为了实现目标,将一系列的资源投放到铁路运输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及该项经济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的总和,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有效投资方式。安全工作人员的配置、安全设备的安装维修及护理、安全方式的技术改进、安全教育等,这些项目所花费的资金都属于铁路运输安全投资,由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事故赔偿中得到的资金、没有意义的消耗则不属于铁路运输安全投资。
铁路运输安全投资的含义是和国家的经济体制相关联的,不同的经济时期,铁路运输安全投资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实行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期间,铁路运输安全投资也带有一定的计划性,且受国家相关部门支配的可能性更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在逐渐朝着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因此铁路运输安全投资的方式、目的、策略、管理模式也发生了改变[1]。
2.铁路运输安全投资的实现方式
2.1非经济效益方面的实现方式
铁路运输安全投资的非经济效益指的是保证运输过程中人员的健康与生命、为社会的稳定运行做出贡献、不污染环境、对产生灾害的控制等,这些效益尽管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确实在铁路运输中应当实现的非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铁路运输安全投资的投资方要通过加强运输人员安全意识、重视安全设备的配置,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等方式,将铁路运输中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进而实现非经济效益。
2.2经济效益方面的实现方式
铁路运输安全投资的主要受益来源于经济效益的实现,从铁路运输经济的角度来看,实行安全投资能够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进而减少因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具有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实现社财富增值的双重效益,简单来说,铁路运输安全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表现为“减损”和“增值”。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就要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让事故得到有效的控制,另外还要优化安全过程实施的方式,实现高效率的铁路运输安全投资[2]。
3.对铁路运输安全投资经济效益的分析
3.1铁路运输安全投资分析的必要性
安全投入要获得相应的安全产出是经济市场运作的规律,铁路运输的安全产出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铁路在运行期间内事故发生概率的减少、铁路运输环境的安全性增加、铁路运行效益的增加、铁路运输商业信誉的增加等,因此铁路运输安全投资产出与经济投资产出相比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其成果也在日积月累之后才能看到的,这也是一些铁路运输企业忽视铁路运输安全投资的因素。在传统的铁路运输管理思想和模式中,安全投资是一项浪费企业运营资金的人项目,并且在安全投入后,很少有铁路部门对其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和比例进行分析,这样即使铁路运输部门要进行铁路运输安全投资,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对合理的投入资金范围也不了解,这些都是对铁路运输安全投资进行分析的重要推动因素。
3.2财产损失估算分析
财产损失指的是铁路运输事故中造成的车辆损失和直接财产损失的折合金额,其中不包含受伤人员的救治费用和死亡人员的善后费用,如果计算事故赔偿中的财产损失,则要计算这一部分,现指的是财产损失,即直接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分为车辆损失和货物损失两种。
车辆损失涉及到的有损坏车辆的数量,一般情况下,损失的车辆数量越多,带来的财产损失越多;损坏车辆的程度,在其他变量相同的条件下,车辆的损坏程度越大,造成的财产损失越多,为了方便对损坏的程度进行统计和管理,可以将损坏的程度分为四种,即报废(车辆不能行驶,且没有修复的可能)、严重损坏(车辆不行驶,修复后有正常行驶的可能性)、一般损坏(不能行驶,修复后可正常行驶)、轻微损坏(能行驶、外表受损,可视情况进行修复);损坏车辆的类型,损坏的车辆类型不同所带来的财产损失也有所不同,我国铁路运输中的车辆有内燃车辆和电动车辆两种,在估算财产损失时要以不同车型的维修费用个制造成成本为依据[3]。
货物损失涉及到的有货物的价格、损坏的数量、运输的费用等,财产损失与这些变量是成正比的关系,即货物的价格越高、损坏的数量越多、运输的费用越多,所带来的财产损失越多,相比较车辆的损失估算来说,货物的损失估算较为简单和准确。
3.3人员损失估算分析
人员损失指的是铁路运输事故给工作人员和游客的生命健康带来的损失,最严重的就是参与人员的死亡,那么对死亡人员的善后处理费用,给家属的赔偿费用也属于人员损失估算的范围,本文将估算事故伤亡人员所造成的劳动价值损失作为估算人员损失的方式。估算事故伤亡人员劳动价值损失,要以事故发生这一年中有工作能力人员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基础,结合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给当年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力度,同时要将人员损失的金额折合成当年的现值。
死亡人员的损失估算,根据事故死亡人员报告,将死亡人员按年龄段分类,分别估算出完全劳动年龄段的损失和部分劳动年龄段的损失。
受伤人员的损失估算,根据事故受伤人员报告,将受伤人员按受伤程度来分类,分别估算出不同受伤程度人员的损失。
3.4铁路运输安全技术的分析
铁路运输安全技术的进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体现型,即技术的进步是是以生产要素的进步为依托的;第二种是非体现型,即技术的进步是因为生产要素之外的外界因素而产生的,如铁路运输管理资源的合理分配、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提高等。以此为依据可以将铁路运输安全投资中安全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分为以下两个类型,第一,技术方面的经济效益,先进的科学学体系和智能的管理系统能够减少管理中由于决策失误带来的经济损失,提高铁路运输安全投资工作的效率;第二,资源配置上的经济效益,合理的配置方式能够提高资源运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总结:综上所述,可以得出铁路运输安全投资是影响铁路运输经济效益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铁路管理人员应当价加强对铁路运输安全投资方式以及投资数额的研究,分析各项事故损失变量与投资变量的关系,为铁路运输安全投资提供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张鲁喻.铁路运输安全投资经济效益的初步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4.
[2]吴文娴.石长铁路运输成本与经济效益分析及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3.
[3]黄彩德.基于DEA的运输包装(铁路)安全投入效益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