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英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与推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越来越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单纯指让学生能够在考试中考出一个很好的分数,而是让学生实现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上的增长。那么就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应该如何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新形势
一、更新教育思想,大胆放手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于替学生打点好一切,例如在面对一个题目时,教师会直接分析题目中的条件并一步步进行求解,让学生把自己解题的过程进行记忆,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会复制教师教授的内容,一旦遇到新的问题,他们很难有能力解决。俗话说:“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这种教学的形式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新形势下,教师一定要改进自己的教育思想,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学习、探究。举例而言:在进行时间的认识的教学时,如果教师一味地告诉学生哪个指针是时针、分针、秒针,应该如何来看时间的话,学生可能当时记住了,过两天再去就这个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时候学生就可能已经忘了。因此教师一定要改变思想,让学生自己去对表盘上三个指针代表的含义进行探究,学生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通过自己的探究、努力,这种教学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责任心,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新形势下教师要想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一定要紧跟新课改的思想理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二、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最终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因此教师要想保证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一定要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创建情境的形式来使得數学生活化。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四则运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个“水果经营商在卖水果找零钱”的视频,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另外,教师也可以开展生活化的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进行“平均数”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分给学生每个人不等数量的铅笔,让学生计算每个人拥有的铅笔数量的平均数是多少。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学生用数学的知识去解决,因此教师可以设置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去解决,这样的教学才有意义。数学的教学不应该仅仅用学生考了多少分来衡量,更应该以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了哪些技能来作为参考标准。
三、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标准
众所周知,学生之间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有的学生擅长逻辑思维而有的学生则更擅长语言方面。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把学生之间的差异考虑进去,而是采取统一目标、统一方法的教学形式,这种形式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永远学习能力都强,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很难有提升成绩的机会”。因此新形势下,教师一定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要求和教学方法,保证所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够有所收获,同时也保证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举例而言:在进行分数的教学时,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异分母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的学习,并重点引导他们进行独立学习,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数学学习能力相对一般的学生,教师则可以要求他们先完成同分母分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并重点引导他们进行互助式学习,大家一起互相帮助、完成任务;对于数学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对他们不设置任务,从最简单的知识点开始对他们进行渗透,保证他们最终能够有所收获。这种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让所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够有所收获。
四、改善评价形式,利用评价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根据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评价形式、标准都过于单一,因此在新形势下,教师一定要改善评价形式,利用评价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首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加入学生的课堂表现,对于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认真思考的学生提出表扬,对于课堂上走神、不认真思考的学生进行引导,保证他们能够通过评价了解如何改善自己。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同龄人之间的沟通肯定比师生沟通更顺畅一些,同时朝夕相处的学生肯定也更了解彼此,教师让学生说出自己所了解的学生的优点以及需要改善之处,利用这种形式来督促学生进行改进。
总述: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加深,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和要求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篇文章就新形势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保证做了一下探讨,希望能够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相信我们的教学效果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卢彩云.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探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3(8):25.
[2]高彩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杂文月刊(学术版),2016(1):22.
编辑 白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