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
摘 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我们要善于在偏离点处、重难点处、想象处、对比处、关键词处提问,促进学生理解课文,走近文本中的人物,进行情感交流,勇攀智慧的高峰。
关键词:偏离点处;重难点处;空白处;对比处;关键词处
纵观大量课堂,我们发现教师提问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上课的效率,活化整个课堂,促进智慧课堂的生成。
一、在偏离点处提问——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由于价值观尚未成熟,遇到问题时有些想当然的想法,偏离做人准则。这需要教师及时调整,引导孩子走上正轨。
笔者在上《中彩那天》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爸爸中彩了却看不出他的喜悦?学生们很快就找出了答案,因为中彩的那张彩票不是爸爸的,是库伯的。我又追问:最后爸爸打电话给库伯,让他把汽车开走,你认为值得吗?我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不止一个同学说:我觉得他没有必要这样做,因为库伯家本身条件很好,完全可以有能力去买一辆车,而“我”家很穷,父亲渴望有那辆车,我觉得应该留下来。
这篇课文主要是进行诚信教育,对“一个人只要活得诚信,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进行深入理解,于是我又提问:那为什么说当“我”父亲拿起电话的时刻,是“我们”家最富有的时刻?这个追问有效地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他们认识到父亲打电话通知对方,领走的是汽车,但得到的是人情和道义,是更多的朋友,是心灵的宁静和快乐。
二、在重难点处追问——把握中心,化难为易
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概况能力较弱,对课文的重难点更是难以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对课文有清晰的把握和理解。这样,才能设计出概况全文的最关键的问题。
比如,王崧舟老师上《草船借箭》这一课时,让学生猜:到底哪个问题困扰着我?并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前,到底想过些什么?根据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抛出后,同学们就开始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去。一个同学说道:我认为诸葛亮在周瑜立军令状前肯定想到周瑜会暗害他,我的根据是课文中“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嫉妒”。因为诸葛亮的才能超过周瑜,而周瑜又是心胸狭窄的人,对他很忌恨,恨不得杀了他。另一个同学说道:我认为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前,肯定想到三天后有雾,我的根据是“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如果没有大雾,诸葛亮的借船计划也就会全部落空,那么他一定会落到周瑜的圈套之中。
王老师以“到底是哪个问题困扰着我”这样自问式的问题开头,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又抛出“诸葛亮在向周瑜立军令状前到底想过什么?根据是什么”,让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理清楚文章脉络,抓住课文的主要提纲。
三、在空白处提问——无中生有,同样精彩
语文课的内容广博,各色各样。我们不可能每样题材都有切身的体会。在上《冲出亚马逊》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我先提醒他们进入大森林要准备什么工具,然后请他们说说理由,即为什么要带这几样工具。接着让他们想象一下在进入丛林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你们是怎么样解决的,并把事情的经过写下来,再请组员汇报成果。孩子们在模拟的丛林探险中玩得不亦乐乎。
四、在对比处提问—— 一针见血,入木三分
在教学《九色鹿》时,我提问:九色鹿把落水人调达救上岸后,调达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学生说道:调达被救上岸后,他先是连连向九色鹿叩头,并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他还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我又追问:他遵守自己的诺言了吗?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画出相关的句子。然后多媒体出示:
1.(调达落水获救时)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千恩万谢地走了。
2.(面对皇榜时)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了,于是进宫告密。
课文通过调达前后的对比,在一次次精心的提问中,让学生认识到调达的丑恶嘴脸。可以说巧妙的提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在关键处词提问——潜心领会,心心相通
在孙双金老师上《二泉映月》中,我们可以看到孙老师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和精彩提问。孙老师提出:阿炳是怎么样卖艺度日的?给学生三个场景,让他们想象:
场景一:冬天大雪紛飞,寒风刺骨,双目失明的阿炳是怎么卖艺的?
场景二:夏天骄阳似火,阿炳是怎么卖艺的?
场景三:一天,阿炳生病了,烧到了39℃多,全身发抖,他又是怎么卖艺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想象。
孙老师从提问关键词入手,抓住双目失明、卖艺度日两个词语,让学生体会双目失明对人有多么大的打击,又联系生活,让学生知道“卖艺度日”的辛酸苦辣。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我们要善于在偏离点处、重难点处、想象处、对比处、关键词处提问,促进学生理解课文,走近文本中的人物,进行情感交流,勇攀智慧的高峰。
参考文献:
于永正.名师课堂经典细节:品读名师课堂100个经典魅力:小学语文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编辑 白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