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菊红
摘 要:长征过程艰辛无比,但又充满了温情和感动。如何抓住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感受彭德怀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的矛盾的情感?通过三次引导,层层深入,逐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验情感。
关键词:体验情感;情感温度;长征精神
一、案例背景
本课讲述的是在长征途中彭德怀为了让更多的战士走出草地,忍痛将深爱的大黑骡子杀掉的故事,表达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情感。彭德怀的这种情感是极其矛盾的,一边是立下赫赫战功的大黑骡子,一边又是为了战争宁可牺牲生命的战士。那如何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感受彭德怀这种矛盾的情感呢?
二、案例过程
片段一:
师:同学们,请你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觉得彭德怀和大黑骡子就像朋友一般。
生:彭德怀会轻轻地与它絮语。
生:会把他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
师:我们从这些语句中感受到彭德怀——
生:爱大黑骡子。(板书:爱、骡子)
师:他那么爱大黑骡子,可他却一次次下令杀它。请你快速浏览课文3~20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彭德怀下命令的句子。(出示三次命令,指名读)
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并从语意环境中感受它所传达的情意。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前两小节,明确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紧接着提出疑问:他爱它为什么却要下令杀它?找找彭德怀下达的三个命令。第一次情感体验开始了。
片段二:
师:彭德怀下令要杀大黑骡子,那他是不是不爱大黑骡子了?
生:不是。
师:请你默读课文,从文中画出描写彭德怀爱大黑骡子的词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写完后,在组内交流你的感受。
生:按要求完成。
师: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的。
生:“什么,杀掉?”老饲养员着急了。我可以看出老饲养员是非常着急的,他在意这匹骡子,因为他知道彭德怀爱这匹骡子,把它当作朋友。
师:你从饲养员的话语中感受到。(板书:语言)
生:我从“着急”“聚拢”“大声”感受大伙儿对大黑骡子的爱,更别说彭德懷。
师:你抓住了他们的动作描写。(板书:动作)
生:“深情”一词告诉我们彭德怀与大黑骡子的感情非常深厚,他对大黑骡子也是非常地舍不得的。(板书:神情)
生:“平静”一词让我感受到其实彭德怀内心是复杂的,但他压抑着内心的不舍。内心汹涌澎湃,表面却显得镇定自若。
承接上一个片段,进一步感受彭德怀如何爱他的大黑骡子。我引导学生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及人物所处的环境,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较上一环节,学生对彭德怀有了更深的崇拜感,人物形象也在无形中高大了许多。此时,学生对彭德怀坚决的态度有了些许敬意,对他爱大黑骡子的情感也体会得更透彻。
片段三:
师:同学们,我们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彭德怀这么爱它为什么还要杀它呢?
生:他更爱他的战士。
师:彭德怀仅仅是更爱他的战士吗?我们先来看看这是怎样的一匹骡子?读课文的第8、9自然段。
师:你读出了什么?
生:大黑骡子也是一名战功赫赫的战士。
师:你知道彭德怀带领的是一支怎样的部队?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
师:殿后的部队任务是什么?
生:掩护前方部队撤离。
生:阻止敌人的追击。
师:是的,殿后部队的任务非常艰巨。要知道,红军过草地时就有一万多名战士牺牲在了这片茫茫的草地上。面对深爱的骡子和饥寒交迫的战士,作为第三军团团长,彭德怀的职责是什么?
生:让战士活下去。
师:如何活下去?
生:杀了大黑骡子,让战士吃肉,吃了肉才有力气,才能走出草地。
师:所以,彭德怀下令杀大黑骡子。1935年8月底,他率领部队走出草地!彭德怀为了战士,为了革命,他愿意献出一切。这是他作为军人的职责。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想?
生:我觉得彭德怀很伟大,他把战士放在了第一位。
生:我觉得他是真正的英雄,因为他把战士的生命看得比谁都重要。
生:我觉得他是个有魄力的领导,因为他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生:我觉得他不负“团长”这个称号。
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回到文本重新去认识大黑骡子和彭德怀的职责。从语言文字中,引导学生感知这已经不是一匹骡子,而是一位朋友、一位战友。彭德怀的爱也是出于对这位“战士”的敬意。而当提到他的职责时,学生似乎豁然开朗,彭德怀执意要杀大黑骡子的初衷是为了履行他的职责——带领更多的战士走出草地。此时,学生对彭德怀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三、案例反思
情感在三次感悟中层层递进,最后达到顶峰。同学们一开始感知彭德怀爱骡子,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体会到他更爱战士的情感,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感知到彭德怀的职责。学生走进文本,入情入境,体验情感,感受温度。这正是叶圣陶先生所强调的“理真情切而意达”。
参考文献:
[1]李汉威.简论划分汉语单句复句的标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4).
[2]杨海明.真实文本语料观与动态视角[J].世界汉语教学,1999(2).
编辑 李博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