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加荣+谢明铎
2017年高考已经圆满落下帷幕,大家都在探究高考试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 下面笔者对2017年全国卷Ⅰ理科数学的总体特点,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为2018年高考备考作参考.
高考新动向
2017年高考命题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秉承立德树人“一堂课”、服务选才“一把尺”、引导教学“一面旗”的任务,以“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为考查内容,以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为考查要求”的高考评价体系框架为指引,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强化能力立意、素养导向,着力提升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优化高考选拔功能,推动中学素质教育.
高考数学把考查逻辑推理能力作为重要任务,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考查考生的缜密思维、严格推理的能力.同时,通过多种渠道渗透数学文化,如有的试题通过数学史展示数学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有的通过揭示知识的产生背景和形成过程,体现数学的创造、发现和发展特点;有的通过对数学思维方法的总结、提炼,呈现数学的思想性. 因此,高考数学除体现出较强的选拔功能外,还对提升学科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对数学课程和教学改革均具有积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摘自《中国教育报》)
笔者认为2017年全国卷Ⅰ理科数学卷沉稳大气、难度适中、稳中求变、导向明确,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试题坚持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考查数学核心素养,体现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人才,有利于引导中学数学教学.
考点新变化
为了进一步分析2017年高考考点的变化,笔者将2015,2016,2017三年试题的考点作对比分析如下.
由表可见,2017年的全国卷Ⅰ与2015年、2016年相比,命题方式、试题结构、题型分布等基本稳定,注重了对主干知识、核心考点的考查力度. 高频考点在试卷中占较大比例,如客观题中的集合、复数、命题、概率、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双曲线、三角函数性质、函数性质、三视图、框图、二项式定理、平面向量、线性规划、圆锥曲线(定义、方程、性质)等;主观题中的解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面积公式)、立体几何(面面垂直、二面角)、概率统计、圆锥曲线(方程、最值、定点、定值)、函数与导数(单调性、零点、含参讨论)、参数方程、绝对值不等式等.
相较于2015年和2016年的试卷,今年的难度基本持平,选择题偏易,填空题与解答题难度适中,整套试题计算量较大. 第12题与第16题的难度提高,而第20题与第21题的难度略有下降. 其中第21题在2015年、2016年的基础上,继续考查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在题目的设问中,体现层层递进的思想. 若考生能发现(1)(2)问之间的联系,直接利用第一问中的函数性质求第二问的函数的最大值,这个题目会更加快捷地得以解决,本题与2016年文科第21题惊人地类似.
另外,试题根据《考试大纲的说明》的变化,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如:选考题由“三选一”调整为“二选一”,删去了《几何证明选讲》,试题由原来的24题变为23题. 试题加强了综合应用,如第3题复数与常用逻辑用语的综合;第16题立体几何与函数思想、不等式的综合等. 试题还加强了创新性的应用,如第12题体现了数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第19题体现了概率统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试題特点及新亮点
填空题与解答题虽然难度适中,但灵活性较强、创新程度较高. 全卷在平实、平和中也适度彰显创新性、综合性与实践性,以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 如理科第3题、第12题、第16题、第19题、第23题等试题均体现了本卷的创新性. 其中,第3题把复数的基本概念和命题的真假判断结合起来,让人耳目一新,体现了知识的交汇的创新;第12题以大学生创业为背景,考查数列中分组求和的思想,体现了试题素材新颖、贴近生活、极具时代性;第16题体现函数思想、不等式在解决立体几何最值中的应用,体现了解题方法的创新;第19题将概率统计中的正态分布、独立重复试验和二项分布相结合,应用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体现了命题的综合性、开放性、实用性和创新性;第23题将以前的恒成立改为不等式的解集包含一个区间,体现了试题的立意创新. 根据2017年《考试大纲》提出的“加强数学文化素养考查”的要求,本卷渗透数学文化,如第2题,以我国太极图中的阴阳鱼为原型设计几何概型,灵活地考查了数学文化.
真题探源
2017年的全国卷Ⅰ理科数学非常重视回归教材,以教材为本.
如:(2017年全国卷Ⅰ)设[xyz]为正数,且[2x=3y=5z],则( )
A. [2x<3y<5z] B. [5z<2x<3y]
C. [3y<5z<2x] D. [3y<2x<5z]
第11题与人教A版《必修一》第83页第2题的基本解题方法、思路是一样的,是对教材课后习题的改编.
(人教A版必修一第83页第2题)若[2a=5b=10],则[1a+1b=]______.
这两道题目,都可以先取对数,再进行运算. 由此可见,高考题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 像这样的题目还有很多.
又如:(2017年全国卷Ⅰ)已知曲线[C1:y=][cosx],[C2:y=sin(2x+2π3)],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 把[C1]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π6]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C2]endprint
B. 把[C1]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π12]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C2]
C. 把[C1]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π6]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C2]
D. 把[C1]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π12]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C2]
(人教A版必修四第57页第2题)已知函数[y=3sinx+π5]的函数图象为[C].
(1)为了得到[y=3sinx+π5]的图象,只要把[C]上所有的点( )
A. 向右平行移动[π5]个单位长度
B. 向左平行移动[π5]个单位长度
C. 向右平行移动[2π5]个单位长度
D. 向左平行移动[2π5]个单位长度
(2)为了得到函数[y=3sin2x+π5]的图象,只要把[C]上所有的点( )
A. 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
B. 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
C. 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横坐标不变
D. 纵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横坐标不变
(3)为了得到函数[y=4sinx+π5]的图象,只要把[C]上所有的点( )
A. 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43]倍,纵坐标不变
B. 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34]倍,纵坐标不变
C. 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43]倍,横坐标不变
D. 纵坐标缩短到原来的[34]倍,横坐标不变
这两个题目都在考查三角函数图象变换.
再如:(2017年全国卷Ⅰ)(真题略,见P68例4)
第19题以《高中数学必修三》中第79~80面的《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为背景,结合了统计概率两大主干知识,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与运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贴近考生应用能力的真实水平.
除了这几个题目外,还有1,3,4,6,13,14等题,都是源于数学课本的基本概念或由课后习题改编而成.
2017年全国卷Ⅰ理科数学卷遵循《课程标准》理念,贯彻《考试大纲》要求,坚持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查,加强了对数学能力的考查,注重应用与创新意识相结合. 它对中学数学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主要表现为回归课本、夯实基础,重视数学思想方法,加强数学实际应用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科学性、知识性和能力性上起了一个很好的示范與导向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