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听黄厚江老师讲课

2017-09-23 17:55向浩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议论性观点逻辑

向浩

我时常用两种方式听黄厚江老师讲课:一种是现场听。现场听的时候,我就像一台雷达,敏锐地捕捉课堂上的每一点信息,生怕遗漏。因为对我而言,每一点遗漏都会严重影响自己对黄老师课的准确理解。其二是读实录,就像解读教材文本一样解读黄老师的课例,并做上很多批注。边批注边想,这个教学细节是怎样做到如此精妙的?就这样一路下来,我慢慢发现,自己的语文教学也在悄悄发生改变,自己的语文课也越来越本色,越来越活泼。

我觉得,黄老师的课要多听,要细听,要边听边思考。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听黄老师的课就像看侦探片,不能溜号,否则随时都会有精彩和你擦肩而过,让你大呼遗憾。

听黄老师讲课,哪怕听他讲旧课(他经常上的课),也要用心听。他的课设计精妙固然不说,更精彩的是被他现场激活的学生生成,那才叫人大饱耳福。所以,他的“旧课”,在面对不同的学生时,依然会偶遇不一样的精彩。例如“写出人物的特点”这课,我听了不下四遍,但到现在我都还想听。与其说这四遍让我看到了共生教学课堂不一样的精彩,还不如说这四遍听课经历成了我教学生长的四个阶梯,让我“倚势攀缘”,慢慢接近语文教学的美好园地。

在第三届全国“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上,我又听了黄老师讲高三议论文作文指导课“议论性材料的分析与立意的选择”。这节课我是第三次“听”了,前两次是读实录,这一次是现场听。说实话,前两次我都没怎么看懂,这一次算是听明白了。前两次没怎么看懂,倒不是因为黄老师实录整理得不好,或者书中表达得不清楚,而是因为自己常年在初中学段从事教学工作和研究工作,对议论文的写作和议论文的教学了解甚少,所以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我是必然听不懂的了。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可以看出,要想听到好课,还得自己懂课。自己不懂课,好课听不明白,差课辨不清楚,最后甚至颠倒黑白,指鹿为马,这于我们的作文教学也是一种 “灾难”。

随着听黄老师课的机会和时间增加,我也慢慢发现:如果笼统地听黄老师讲课,是听不出“道”来的。听他的课,最好的方式就是选择一个点,抓住一条线,顺着他的课堂慢慢纵深下去,便会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之感。这一次现场听他讲“议论性材料的分析与立意的选择”,我重点关注他的“问”,收获颇丰。这节课上,黄老师的发问,主要指向两种逻辑:一是形式逻辑,一是辩证逻辑。形式逻辑,主要体现在主问题上;辩证逻辑,主要体现在追问上。主问题指向目标达成,辩证逻辑主要指向细节处知识点的正确。这里的所谓形式逻辑,狭义上是指演绎逻辑,而辩证逻辑,则关注结论是否准确,是否存在矛盾的可能,等等。

在黄老师的这节作文课上,问题主线是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统一。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的主线:

非洲某格言导入,让学生补充——问:选择一个人,还是一群人走,为什么?——讨论:一群人走的好处?——讨论:一个人走的好处?——讨论:否定对方观点——讨论:否定自己的观点——质疑格言本身:人生的格言是不是本来就这么简单,“一群人走”和“一个人走”是并列关系吗?——试着用具体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审题:从材料中发现矛盾,“快”就一定“远”吗?—— 归纳:矛盾统一—— 学生再围绕格言自提五个观点—— 师生总结方法。

从整个教学思路来看,黄老师主要想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多角度、多层级地分析议论性材料,并最终能提出比较深刻的观点,即比较深刻的立意。这节课的起点是学生围绕一则议论性材料提出比较简单的观点(立意),终点是学生能提出非常深刻的观点(立意)。其过程就是一级一级地推导演绎,这就是传统形式逻辑,非常严谨,非常缜密,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不过,在这节课里,在形式逻辑的主线中,黄老师灵活地运用了辩证逻辑法,让学生的思维避免直线行走。如刚开始学生将材料中“一个人走”与“一群人走”并列对立的时候,引导学生辩证思考“一个人走”和“一群人走”的好处,问的形式是形式逻辑,问的内容是辩证逻辑,“一个人走的好处”和“一群人走的好处”之讨论同理;否定对方的观点是对称辩证,自己前后观点相互否定是矛盾辩证;材料前后的分析相互否定是矛盾对立辩证……诸如此类种种的辩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准确深刻地理解材料,能深入思考并提出新的观点。这样的教学是智慧的,是很难驾驭和调控的,也是很多思路不清的教师无法设计、无法执教、甚至无法听明白的。对于我,真的很喜欢这样的课堂,喜欢这样的设计,因为这样的课,学生不仅完全被激活了,也完全被带向了纵深。因为这样的课堂,我们在听课中间,偶遇了一幕精彩:一个迟到的男生带着“一个人走的好处”和“一群人走的好处”的辩证论述,机智且潇洒地走上讲台。这样偶遇的精彩,与其说是学生的智慧,不如说是教师激活了学生所致。

如果把设计中形式逻辑主线安排看作黄老师课堂上的“理趣”的话,那么在课堂细节中的那些辩证逻辑,就应该是黄老师的“风趣”了,当然,这种“风趣”里也包含着“理趣”。正因为这些充满理趣的“风趣”存在,所以黄老师本人以及他的课,个性特征非常鲜明,深深地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欢。

在这堂课上,黄老师多次围绕学生的即时生成,组织逻辑论证,既有效,又非常有趣。如某学生在论证“快”与“远”的观点的时候,提出自己的观点“一个人会快,快可以走得很远”。对于很多教师而言,觉得这位学生的观点也是存在一定的合理性的,于是便会陷入学生的既定逻辑,其评价也多半会给予肯定,但是黄老师很敏锐地发现了观点中的问题,于是从学生观点的结论开始发问,指出其矛盾所在:“快,就一定走得很远?那开快车的人,也一定走得很远了。”学生和听课教师大笑。这是黄老师的机智幽默,也是他运用矛盾式辩证逻辑,从既定结论开始论证,质疑结论的准确性,从而证明学生的结论太片面。这样的追问,其实于这节课的大方向教学是无碍的,但是对每个学生生成的语文知识的准确判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正因为这样,黄老师的课,在学理上是经得起推敲的。

再例如,一个学生认为,“一个人走是孤独,孤独可以让人强大”,这个观点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毕竟孤独可以历练内心强大,克服孤独和排解孤独,本身也是内心强大的一条有效途径,但学生在对“孤独”的理解上有概念模糊的迹象,也就是说,学生在借“孤独”之词表达非孤独的意思,从而以此为条件构建一种逻辑,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看来,学生观点中本来条件都存在不准确性,其结论也就存伪了。因此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否则会严重影响学生日后的议论文写作。黄老师发现这个问题后,马上追问:“孤独的人就一定强大?”这看似非常简单的问题,却一针见血地指出“孤独”在学生的观点中存在偷换概念的现象。接着,黄老师跟学生讨论,这里的“孤独”更准确的理解应该是“独立”,而非寂寞。这个教学细节对我的影响很大,因为它让我深刻意识到:学生生成从某种意义上,比教师带进课堂的教学内容更重要,而且,这样的生成细节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是很容易滑过的,一旦滑过,就是教学硬伤,就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坏影响。另外我也意识到,教学中“滑过”的可怕和“滑过”的成因。“滑过”的成因有很多种,如教师意识不到观点的存伪性,如教师不能认真倾听学生的生成,如教师即使发现了也不知道怎么应变……这些成因,也从另一个侧面照见了黄老师高屋建瓴的学生观、语文教学观和语文教育观。

还如学生说:“一个人走,就可以内心坚定不受干扰。”黄老师回答:“内心坚定,本身就存在干扰。”这里黄老师没有发问,但是这句回答激起了其他人自我发问:“为什么内心坚定就存在干扰了呢?”在纵深思考后便幡然醒悟:“没有干扰,何需内心坚定呢?”这里存在三组逻辑:学生的逻辑,黄老师的逻辑,还有学生陈述的观点中的文字逻辑。几秒钟内的事情,却被黄老师如此机智地解决,听他这样的课,真是既增长知识,又让人兴奋不已。

在这节课上,黄老师辩证逻辑的火花频闪,如学生说“人多方向准确”,黄老师回答“人多方向不一定准确”;如学生说“人多力量大”,黄老师就讲“三个和尚挑水喝”的故事反驳;如学生说“高考就是一个人行走”,黄老师追问“你真的是一个人在走吗?”……

可能有教师认为,黄老师这样追问是一种讨巧,是为了“笑”果,但善于思考的教师会发现,这一次次的追问,最大的价值在于让学生更清晰地把问题弄明白了,让结论无限趋向真理。而这一点,在當下“言之成理即可”的教学迷雾中,无疑是一柄闪着强光的利剑,给真正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曙光,让语文教学在不断“创”改路上,慢慢守正,让语文更加“语文”,让语文教学更加本色。

一位厉害的教师不仅要懂得设计合理的主问题,还得依据学生的现场生成辩证追问,激活现场,让现场生成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推动着教学不断生长,不断前行。黄老师就是这样的智慧老师。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教研室;518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议论性观点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写作指津坊
观点
情理结合著华章
高中议论性散文习作探微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小说语文体式中的议论性修辞文本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