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忠
“核心问题”是对课堂教学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问题。教师可针对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核心问题”,使整节课的教学都围绕“核心问题”开展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此,提炼“核心问题”,并围绕“核心问题”开展教学,是值得教师不断思考与探究的问题。
一、课前,认真解读教材
课前,教师要认真解读教材,只有读懂教材内容,才有可能准确地提炼出本节课教学的“核心问题”,并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教学。
1.潜心研读——罗列问题
教材凝结了众多编者对教育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它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体现了基本的教学要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只有把教材的纵向联系、横向联系摸清读透,读懂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才有可能设计并提炼出有价值的核心问题。即教师要读懂教材的主题图,读懂问题情境,读懂教材中例题,读懂每一道习题,读懂教材内容的结构,读懂教材的呈现方式,读懂教材的旁注、留白,读懂教材的对话、提示语以及问题等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让教材中的信息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信息。同时,教师还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识规律,研读学生已有的认知起点、学习困难、学习方式以及需求,才有可能设计提炼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为此,教师可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先罗列出一系列与本节课相关联的、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再进行分析、整合与提炼。
2.用心梳理——分清主次
课堂上要解决的问题找到并罗列出来了,教师就必须用心去分析这些问题,理清这些问题的先后关系、内在联系及作用。在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就要对问题进一步进行梳理,需要根据问题的重要程度,分出主要问题与次要问题。一般来说,决定重点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的问题就是主要问题,教师要梳理清楚每一个问题是不是具有这样的特性。这样,教师就能进一步明确教材编者的编排意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的聚焦点以及学生的困惑点,课堂教学就有了“主线”,思路就清晰起来。如教学“分数与除法”一节课时,我们不难看出,第1、2两个问题是知识载体,目的是为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提供直观、可操作的学习素材,第5个问题是对第3个问题的抽象概括,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式,建立模型,便于学生记忆,第4个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与本质的问题,第6个问题是关系式成立的必要条件。显然,这6个问题都是为了完成“怎样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和“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这两个问题服务的,是铺垫与延伸的问题。这样,问题的主次就凸显出来了。
3.匠心取舍——确立核心
梳理出一节课中最关键、最主要几个问题之后,教师就要适度地进行斟酌、取舍。上述最主要的问题中,显然“怎样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和“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引领性较强,应成为本课最有价值的问题,也就是核心问题。这个核心问题虽然比较粗糙,但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造,让其接地气。在核心问题的引领下,适当设置、有序推进其他辅助性问题,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因此,我们要关注每个问题是否具有这些特性,从中进行整合与提炼,确定核心问题。
二、课中,聚焦核心问题
在备课时,教师所确定的“核心问题”,有的还抓得不够准确,有时还会改变。教学中,教师还需依据学生实际与课堂教学生成等情况,进行灵活调控,适时进行调整。
1.调整核心问题
(1)以“学生需求”为切入点,调整核心问题。教师既要考虑学生本身的需求,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了解学生实际需要来调整本节课教学的“核心问题”。如在教学一年级“认识钟表”一节课时,学生往往对几时,以及为什么分针要走一圈时针只走一大格等问题不能深刻理解。为此,教师应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调整核心问题。
(2)以“思维障碍”为切入点,调整核心问题。教师要分析学生思维障碍,即产生错误的原因在哪里,只要打通学生思维障碍,打掉这个结点,学习新知就能迎刃而解。因此,教学过程,应寻找学生思维障碍,来调整核心问题。
(3)以“学生活动”为切入点,调整核心问题。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活动,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參与到对知识的探究过程中,依据学生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来调整核心问题。
(4)以“教材留白”为切入点,调整核心问题。新教材中常有“留白”,在这些似“无”的空白中,隐藏着极其丰富的“有”,需要教师去填补、去探究、去创造。教材中留有“空白”,是说教材中一些推导的过程与结论没有出现,给学生设置真正的悬念、留下探究的空间,并配有一些开放题、变式练习,启发学生思考:“还有没有不同的思路?”如果改变某个条件“会怎样?”等等,让学生不断求异、联想、探究、解决。总之,教材中“留白”,就是给学生留下过程的“空白”与结论的“空白”,让学生在数学概念建立的抽象概括中、公式的发现中、问题的解决中真正去探究,去体验,从而获取新知。
2.研究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是在教学中能起主导作用,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问题,也是对数学课堂教学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教学时,针对核心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呢?
(1)在互动中探究“核心问题”。要给学生表述思考过程的机会。这一思维过程的表述,不仅是培养数学语言的有力载体,更是让其他学生学习怎样思考的机会。数学是讲道理的学科,让学生在表述思考过程中,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多提供给学生交流互动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探究问题,交流方法,学会新知。
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会使教师感到头疼。教学中,往往花了很多时间让学生举例验证、归纳总结,教师感觉还不错,实际运用时出错率却相当高。学生常犯的错误是相同因数只乘了一次,即(120+90)×5=120×5+90。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是由于学生对算式两边的“5”的意义没有理解好,这个学生的思维障碍,也就是我们所要解决核心问题:“为什么左边的算式只有一个5,右边的算式却要写两个5呢?”只要学生弄清了两边的5所表示的意义,就能帮助学生认识乘法分配律的内在含义。endprint
(2)在操作中探究“核心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为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可见小学生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思维与动作的关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提供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探究问题。
如,在教学一年级“认识钟表”一节课时,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亲自拨动钟表教具,让学生体会到分钟转了一圈时针只走一大格,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分钟从“12”出发要回到“12”,这样分针才算走了一圈,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了“几时”应是分钟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这样,放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拨动钟表学具,就能很好突破本节课的核心问题,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
(3)在计算中探究“核心问题”。在计算教学时,教师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提炼出一两个既能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又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去尝试,去计算,去解决,从而学会所要学的知识。
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不含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一节课,其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含有两级运算应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教学时,当学生用多种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之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4×3+7和7+4×3这两个综合算式。并出示核心问题:不论4×3是在前还是在后,为什么都要先算?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交流,然后指名汇报。为此,确定教学核心问题是以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为前提的,也是基于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数学素养提升的。
(4)在思考中探究“核心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思考时空,只有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即一个问题抛出,教师不能急着就叫学生讨论、交流与回答,而要学会静心等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充分展开,交流问题的质量才有了保障,也才能从中暴露学生思考问题的路径。
(5)在活动中探究“核心问题”。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活动,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对知识的探索和体验,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如,在教学一年级“认识人民币”一节课时,我依据教材内容,提出一个核心问题:“你会应用人民币吗?”并针对以往学生对老师虚拟的购物场景兴趣不高的现象,设计了“小小商店”活动,让学生用自己从家中带来的“商品”(玩具、图书等)进行“真买真卖”。活动前,让学生将自己的商品贴上了适当的标价,并且要求學生准备些零钱。活动时,让学生实际购买自己喜爱的“商品”,或者以适当的价格卖出自己的“商品”。活动结束后,请一些学生说说自己购物的经过时,学生兴奋地说:“我会用人民币了。”“我买到了自己喜爱的东西。”……只有让学生身体力行,学生才会拥有自己的感悟。
三、课后,反思核心问题
课后,教师要及时进行反思。一思所确定的本节课核心问题是否准确,有没有地方需要进行调整。二思辅助问题是否服务于核心问题。课堂教学中除了核心问题,还需要设计一些辅助问题。在核心问题之前出示的辅助问题,主要是为了引出核心问题做准备,通过一些的辅助问题,使出示核心问题不至于唐突,也为核心问题的探究与解决做好铺垫。在核心问题解决之后出示的辅助问题,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也使核心问题得到很好的提升与拓展。为此,教师就应该反思教学中辅助问题与核心问题的关系是否处理得当,辅助问题是否都指向于核心问题,为核心问题服务等。
[本文属于“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十二五”课题的论文。课题批号:KC2014-051]
(作者单位:福建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