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文锋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打造“数学味”充盈的课堂教学活动,应当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共同的追寻目标。但在小学数学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少数教师还是过分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与能力的传授、培养,导致课堂教学的气氛变得“凝重”,缺乏活力,失去了应该具有的数学味,导致学生缺乏数学思维。那么,在日常的教学中,如何有效的打造“数学味”充盈的课堂教学活动呢?
一、从小学数学的观察角度起始
学生应拥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慧眼,让他们从数学的角度去仔细地观察;去认真的思考;去有序的整理,进而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了数学素养。事实上,当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各种生活现象或问题时,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感到数学学习是有趣的、有意义的。
如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上学时间”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是:让学生利用数据分析统计出每天上学大约要用的时间;教学重点是:纪录、讨论一周的上学时间。就此,在教学时为了能让学生迅速的进入学习状态,我先让学生畅谈自己每天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再与其他同学上学所用的时间进行比较,是否一样?为什么?接着,再让学生比较自己每周上学所用的时间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主要原因是什么?在这个基础上,我组织学生分类统计,汇总出三个时段各有多少人,即“20分钟以内”“20到40分”“40分以上”各有的人数。当学生完成后,说说自己有什么想法和收获?这样,不但能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而且能使学生对“数据分析”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又与他们的数学学习紧密相连,能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使课堂充满了“数学味”。
二、从小学数学的思维模式切入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我们应该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鼓励他们用数学的思维模式去进行思考,激发他们思考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行和列的含义,并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合理确定物体的位置。为了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我先让学生说班级里的座位情况。有的学生会说我在第几排第几个、他在第几排第几个,也有的学生会说我(或他)在第几列第几个……这样就引起了学生的质疑和思考:为什么同一个学生的位置,他们的表述却不一样呢?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给学生视频展示班级学生的行列平面图,引导学生认识到必须有统一的表示方式方法,即用数对表示位置。这样的切入,开门见山,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师使原本很平常的生活问题变得数学味浓浓的,同时也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了真实的、丰富的认知。
三、从小学数学的本质和核心方面挖掘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并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促使他们“打破砂锅问到底”,透过数学现象看本质,找准数学知识的本质和核心。
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时,就有学生问:百分数,它能与分数、小数之间进行互化,这就表明它们在数的表示方面基本差不多呀!为什么还要用百分数呢?也有学生问:用百分数来解决的问题,难道不可以用分数或小数来解决吗?为了帮助学生有效的突破这个难点,我设计了这个问题:在一次数学调研测试中,我们班优秀的结果分别是95%、、0.95。这三个数的大小相等,你们认为哪种数的形式能最直接、最快反映出我们班优秀的情况呢?经过学生的争议和讨论,他们感受到了利用百分数来表示的优势。就这样,在学生的争辩与逐步形成共识中,在数学的本质和核心的挖掘中,课堂教学活动充满了浓厚的“数学味”。
教师通过必要的引导、点拨,让学生自己去挖掘数学概念的核心和本质,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总而言之,具有“数学味”的课堂才是最高境界的数学课堂,这也是我们应该遵循的数学教学之道。因此,我们必须用心尽心预设、把控、启引……使整个数学教学的过程充满“数学味”,只有这样,数学教学才是最有效的、最真實的,也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亭湖区永丰小学)endprint